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9篇
基础医学   2篇
口腔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22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30篇
综合类   17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莹超  郄中霞  李美芬  张霞  马钧 《临床荟萃》2010,25(17):1512-1514
急性泌尿系统感染是临床常见感染疾病,主要包括尿道炎、膀胱炎、肾盂肾炎等。近年来由于抗生素、免疫抑制剂、激素及介入性诊断和治疗措施的增多,急性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对药物的耐药率也越来越高。现对我院2008年5月至2009年5月内发生急性泌尿道感染患者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糖皮质激素在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救治中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放射配体结合法测定28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外周血白细胞糖皮质激素受体(GCR),结果(1018.3±825.2)位点/细胞,显著低于正常人(4634.1±436.5)位点/细胞(P<0.01)。而其血浆皮质醇浓度为(289±151)ug/L,高于正常人(124±47)ug/L(P<0.05)。结合病人APACHEⅡ评分,并根据GCR指导地塞米松的用法,使ARDS的病死率由88.3%下降至36。4%。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原位肝移植术后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的预防。方法 回顾性分析了173例乙肝相关性肝病病人,移植前后给予抗病毒药物预防乙型肝炎病毒再感染,拉米呋啶2例,拉米呋啶+乙肝免疫球蛋白(HBIg)166例,阿德福韦+HBIg5例,观察临床表现、血清HBV、HBVDNA及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等指标。结果 应用拉米呋啶预防的2例病人,有1例再感染,其血清HBsAg、HBeAb、HBcAb和HBVDNA均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用拉米呋啶+HBIg预防的166例中,有3例再感染,血清均HBsAg、HBeAb和HBcAb阳性,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有HBsAg表达,其中1例血清HBVDNA阳性,有1例经治疗后HBsAg又转阴。用阿德福韦+拉米呋啶+HBIg预防的5例中,血清学和肝活检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均无HBsAg表达。结论 原位肝移植术是治疗HBV相关性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手段,拉米呋啶+HBIg或拉米呋啶+阿德福韦+HBIg联合应用可以有效预防乙型肝炎病毒的再感染。  相似文献   
4.
5.
改良腔门静脉半转位肝移植术:附二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门静脉系统广泛栓塞曾被认为是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近年来国外陆续有报道对此类病人采用门腔静脉吻合术获得成功。我中心于2005年成功对2例门静脉系统广泛栓塞病人采用改良半转位肝移植术,现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中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处理方法并评价其对肝移植疗效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46例良性终末期肝病行肝移植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31例(12.6%)病人术中确认有门静脉血栓形成。其中14例I级;8例Ⅱ级;7例Ⅲ级;2例Ⅳ级。I、Ⅱ级的门静脉血栓病人施行了血栓切除或取栓术:Ⅲ级血栓病人采取供者髂静脉在供肝门静脉与受者肠系膜上静脉间架桥的方式重建供肝门静脉循环:对Ⅳ级血栓,采用了改良的门腔静脉半转流术。病人术后6个月死亡率:门静脉血栓组6.5%,无门静脉血栓组7.4%(P>0.05)。结论:术前存在的门静脉血栓已非肝移植的绝对禁忌证,根据血栓的不同情况采取合理的手术方式可以使病人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7.
8.
影响重症中暑患者预后因素及其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目的:探讨影响重症中暑预后的因素及死亡原因,以指导治疗。方法:收集重症中暑患者44例,将死亡病例与治疗好转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并分析死亡原因。结果:死亡组与好转组比较,体温>40.5℃者,昏迷程度深者,合并基础疾病、休克、心律失常者,血Na+、血细胞比容(Hct)几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1),血K+也有差异(P<0.05)。死亡原因:24小时内主要为心、脑、循环衰竭与猝死;24小时后主要为呼吸衰竭。结论:影响重症中暑患者预后的因素主要有体温、昏迷程度、基础疾病、心律失常、休克、低血Na+、低血K+、血液浓缩。治疗应针对各危险因素,应早期阻断高热引起的恶性循环,及时纠正水、电解质紊乱;防止各主要脏器的衰竭;晚期则主要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三氧对抑郁症模型小鼠行为学以及脑内海马、额叶和杏仁核小胶质细胞数量与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小鼠随机分为4组,模型组、模型加三氧组、对照组和对照加三氧组,每组10只。对模型组和模型加三氧组小鼠进行连续7 d,每天1 h的束缚应激制备抑郁症小鼠模型,其中模型加三氧组和对照加三氧组采用三氧水(80 μg/mL)腹腔注射。造模前3天给予三氧作为三氧预防性干预,造模成功后给予三氧作为三氧治疗性干预。利用悬尾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新环境抑制进食实验和开放旷场实验检测各组小鼠行为学变化。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免疫组化染色检测海马、额叶和杏仁核小胶质细胞数量的改变。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技术检测海马、额叶和杏仁核炎症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ume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表达水平。结果三氧预防性干预中:三氧能改善小鼠抑郁行为,减少脑内额叶、海马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数量,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三氧治疗性干预中:三氧未能改善小鼠抑郁行为,模型加三氧组与模型组额叶、海马、杏仁核区激活的小胶质细胞数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氧治疗性干预未能降低额叶、海马区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水平。结论三氧腹腔注射对预防小鼠抑郁症形成有一定的作用,但无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尿胱抑素C(Cys C)在2型糖尿病肾病(DN)肾小管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型糖尿病(T2DM)确诊病例72例,并按1989年 Mogensen提出的方法,根据尿清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三组:T2DM正常清蛋白尿组(UAER<30 mg/24h)26例,T2DM微量清蛋白尿组(UAER 30~300 mg/24h)28例,T2DM大量清蛋白尿组(UAER>300 mg/24h)18例,同时测定尿Cys C,α1微球蛋白(α1MU)和β2微球蛋白(β2MU)进行比较。结果 T2DM组尿Cys C为0.106±0.076 mg/L,明显高于对照组0.032±0.013 mg/L(t值为27.8,P=0.000); T2DM正常清蛋白尿组与对照组比较,尿Cys C与β2MU,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α1MU,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T2DM患者尿Cys C与α1MU,β2MU的相关性分析,尿Cys C与α1MU呈现明显的正相关(r=0.88,P=0.000),与β2MU也呈明显正相关(r=0.92,P=0.000); 以UAER>30 mg/24h为截点作T2DM患者尿Cys C与α1MU,β2MU的ROC曲线,其曲线下分布面积(AUC)分别为0.911,0.806,0.899,经比较尿Cys C与α1MU的AUCROC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Cys C与β2MU的AUCRO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尿Cys C的灵敏度和特异度与β2MU相当,要优于α1MU,且干扰因素少,是一种诊断DN早期肾小管损伤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