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5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7篇
综合类   1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9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自1993年迄今采用食管胃隧道式吻合术治疗贲门失驰缓症11例.经3月~2年的随访,未发生反流性食管炎或复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先天性主动脉窦瘤破裂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在低温体外循环下行主动脉窦瘤切除修补 ,同时矫正合并畸形。结果 :全组无手术死亡 ,无残余分流 ,均痊愈。结论 :首选超声心动图检查 ,且其确诊率高。一经确诊 ,尽早手术治疗 ,同时矫正合并畸形。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及横结肠代食管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病人均采用横结肠代食管手术、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除横结肠咽腔吻合32例外,均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2例、吻合口狭窄8例、气管切开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食管化学烧伤后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术,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都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4.
横结肠代食管在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较少见,以往对此类患者因缺乏胃或因空肠、结肠代食管并发症多、死亡率高而放弃手术治疗。本研究在掌握横结肠代食管术的基础上,自1982年以来为15例胃大部切除术后食管癌患者施行横结肠代食管术,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食管癌切除术后心律失常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1 012例食管癌根治术后患者,其中115例发生心律失常(心律失常组),897例未发生心律失常(无心律失常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年龄≥65岁,男性,术前有心脏病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史、高血压病史,胃代食管经胸内颈部或弓上吻合,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时间≥4 h者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增高(P均<0.05).结论 高龄,男性,术前有心脏病史、COPD、高血压,胃代食管经胸内颈部或弓上吻合,手术相关并发症和手术时间≥4 h为心律失常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膜孤立性纤维瘤(SFTP)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法回顾分析河南大学淮河医院胸外科1990-01-2009-08间收治的胸膜孤立性纤维瘤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胸闷、胸痛、咳嗽、咯痰、发热是SFTP的主要症状。诊断主要依据免疫组化分析,所有患者的CD34、vi mentin、bcl-2和CD99均阳性表达。随访5个月至19 a,无复发及转移。结论胸膜孤立性纤维瘤的诊断主要依[靠免疫组化分析,根治性切除是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动物肺气肿模型制作方法。方法:选 16只健康杂种犬,随机均分为 2组。应用木瓜蛋白酶行气管内注入及雾化吸入 2种方法,呼吸机过度通气诱导,每种方法分单、双侧肺 2种情况 (各 4只犬 )。诱导后1~3周行大体标本观察,测量肺体积,病理学检查肺组织结构。结果: 2种方法所制的肺气肿模型肺组织表面均可见肺大泡形成,病理学检查:肺组织结构破坏,肺泡融合成肺大泡。模型肺体积与正常肺体积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01)。雾化吸入法各叶肺组织呈均质型肺气肿改变,注射法各叶肺组织呈非均质型肺气肿改变。双腔气管插管单侧用药,用药侧肺组织呈均质型及非均质型肺气肿改变,对侧肺组织结构正常。结论:木瓜蛋白酶加呼吸机过度通气,能快速诱导大动物肺气肿模型。不同方法能够诱导出不同类型肺气肿模型。  相似文献   
8.
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260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报告260例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术的临床经验,总并发症率14.2%,死亡率2.3%。根据结肠血管解剖特征,常规选用横结肠作移植肠段,首选左结肠动脉升支供血,行顺蠕动吻合,移植肠段置于胸骨后进行食管重建利于术后放疗。我们认为横结肠长度足够、血运良好、基础代谢率低、体积较小、易游离,足以代替食管全长,且使胃能保持正常生理位置,是食管理想的替代物。文中也对手术操作体会及并发症的预防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程序性死亡因子-1(PD-1)在肺结核病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初步探讨其在结核慢性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选择肺结核患者(30例)为研究对象。对照组40例,分别为20例确诊为肺部感染的患者及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分别用流式细胞术及RT-PCR检测PD-1蛋白及mRNA在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细胞因子浓度。结果与两对照组相比,肺结核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上PD-1蛋白及mRNA的表达均明显升高(P<0.01),外周血TNF-α和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肺部感染与健康体检者相比,各项指标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PD-1在肺结核病患者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明显升高,这可能在肺结核病的发生、发展及慢性化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红冰 《当代医学》2011,17(26):73-73
目的利用邻面去釉技术对轻中度牙列拥挤进行矫正,以达到解除拥挤观、使其稳定的效果。方法采用直丝弓矫治技术结合邻面去釉术对15例患者进行矫治。结果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结论邻面去釉术在矫治“边缘病例”或Bolton指数异常患者时,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方法,同时也要严格掌握好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