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7篇
儿科学   6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3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4篇
内科学   14篇
皮肤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9篇
外科学   23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9篇
中国医学   8篇
肿瘤学   3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和肺功能正常人群气道上皮中杯状细胞和粘蛋白表达量的变化,探讨两者间关系及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因孤立性肺结节行病灶切除术患者38例,分为COPD组18例,正常肺功能组20例.取病灶远端正常段支气管组织制备石蜡切片,AB/PAS特殊染色法检测两组个体气道上皮细胞中杯状细胞含量,免疫组化法测定切片中粘蛋白MUC5AC表达量.结果图像分析显示,与正常肺功能组比较,COPD患者气道上皮中杯状细胞数目明显增加,两组间杯状细胞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有显著差异(P<0.05);COPD组粘蛋白表达量也有显著增加,两组阳性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但强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OPD患者存在杯状细胞的异常增生和粘蛋白过度表达,上皮中粘蛋白的表达部位与杯状细胞形态基本一致,提示粘蛋白的表达增加可能源于杯状细胞数目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细胞间信息传递机制之一假单胞菌喹诺酮信号(PQS)在铜绿假单胞菌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基于基因融合分析在转录研究中的实用性,构建了两种PQS相关对照质粒和整合突变株.一种是酶切质粒pYHP441获得pqsA'-lacZ片段后,亚克隆入质粒miniCTX-1中,构建成pqsA'的阳性表达质粒,随后将构建的质粒,通过双亲交配过程整合入野生型铜绿假单胞菌株PAO-1染色体组中;另一种是通过点特异插入诱变策略,将四环素基因盒插入启动子pqsD和pqsE之间,构建的阴性质粒转化入大肠杆菌S17-1株后,和上述pqsA'阳性表达突变株进行双亲交配过程.结果 针对今后PQS的相关研究,构建得到稳定表达PQS的质粒和阳性突变株作为阳性对照.构建获得pqsA-E启动子敲除质粒和相应PQS表达受阻的整合突变株作为阴性对照.结论 两种质粒和整合突变株的构建成功,使得PQS的相关研究结论具有客观性、精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3.
4.
5.
目的:CMS030是从脾脏提取的四肽化合物,本研究观察CMS030对小鼠皮肤和心肌移植排斥反应的影响。方法:通过体外T淋巴细胞转化实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实验,观察CMS030在体外的免疫抑制作用,建立小鼠皮肤移植和心肌移植模型,观察CMS030对小鼠同种移植物存活时间的影响,观察CMS030对移植受体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和脾细胞分泌IL-2的影响。结果:CMS030在体外能够抑制T淋巴细胞转化和MLR,在体内可以明显延长小鼠皮肤移植物和心肌移植物存活时间,抑制皮肤移植受体小鼠T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和脾细胞分泌IL-2水平。结论:CMS030通过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IL-2,抑制T淋巴细胞功能,有效拮抗移植排斥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咪唑安定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镇静、抗焦虑作用。方法:20例在呼吸机应用过程中出现焦虑、恐惧、烦躁不安(Ramsay镇静评分1级)患者,首先静脉注射咪唑安定,负荷量0.03~0.3 mg/Kg,然后给予维持量0.02-0.2 mg/Kg·h-1,用0.9%氯化钠稀释后持续静脉泵人。结果:24小时内16例病人Ramsay镇静评分达到2-4级,有效率为80.00%。结论:咪唑安定对呼吸机应用过程中的焦虑、恐惧、烦躁不安有镇静、抗焦虑作用,并且能改善心率、呼吸频率和SaO2。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大鼠一侧后肢的缺血再灌注损伤行不同条件缺血预处理,观察脊髓腰骶膨大处运动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变化,探讨其保护作用.[方法]通过血管夹暂时阻断大鼠左侧髂总、髂内和髂外动脉,建立大鼠后肢缺血模型.以缺血6h再灌注2h和12 h分为A、B两组,预处理方式为缺血10 min血液复流10 min,按无预处理、预处理1次、无时间间隔预处理2、3次,分成A0、A1、A2、A3;B0、B1、B2、B3组.取材腰骶膨大处脊髓灰质前角,光镜及透射电镜下观察不同条件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损伤中脊髓前角超微结构变化.[结果]组织形态观察结果显示A0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减少,核溶解消失,损伤明显,预处理后神经元细胞增多,可见部分细胞核存在;B0组缺血再灌注损伤后神经元细胞大部分坏死溶解,预处理后坏死溶解现象减轻.超微结构观察显示A0和B0组脊髓前角神经兀细胞不同程度核周器扩张损伤,出现内质网扩张、大量线粒体空泡以及核膜溶解消失.预处理后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叠加预处理后损伤进一步减轻.[结论]缺血预处理能减轻大鼠肢体缺血再灌注下脊髓腰骶膨大运动神经元的损伤,对脊髓具有保护作用.反复3次预处理产生的保护作用优于2次预处理及1次预处理.  相似文献   
8.
马睿   《中国医学工程》2011,(9):115-115,117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在治疗急性呼吸衰竭急诊时的治疗效果和对症状改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132例急性呼吸衰竭患者,治疗组67例采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对照组65例采用气道湿化、体位引流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症状缓解时间比较,治疗组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PaCO2、PaO2比较中,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心率、呼吸次数比较中,两组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无创正压通气可有效改善肺部通气症状和呼吸功能,是有效缓解急性呼吸衰竭急诊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肾积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新生儿肾积水盂管交界处狭窄段的病理变化、手术及保守治疗的指征。方法 总结 10例新生儿肾积水的治疗。 10例均行B超、IVU或CTU、ECT检查。 7例 8个肾因肾盂及肾盏明显扩张、肾功能中至重度损害 ,行切除盂管狭窄段、肾盂成形及肾盂输尿管吻合手术治疗 ,切除的盂管狭窄段行病理及超微结构观察 ;1例由输尿管末端囊肿引起的肾积水 ,经膀胱行输尿管囊肿开窗术 ;另 3例肾积水较轻 ,肾功能正常或轻度受损 ,未手术只行长期观察随访。结果  7例手术患儿术后恢复顺利 ,术后随访 3个月~ 3年 ,肾积水减轻 ,肾功能明显改善。病理检查 ,见管腔内上皮细胞无明显变化 ,管壁平滑肌细胞排列紊乱、退化、变性 ,细胞间隙增大 ,管壁内有大量胶原纤维增生致管腔狭窄。 3例观察随访的患儿无明显变化。结论 ①对肾盂轻度扩张 (肾盂直径 <12mm) ,肾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 (相对肾功能大于 4 0 % )的患儿 ,可随访观察 ;②对肾盂扩张 ,积水程度严重 (中~重度 ) ,肾功能受损 ;或在观察治疗过程中 ,肾功能进行性减退的患儿 ,应行手术治疗 ,这类患儿多已存在不可逆的病理组织变化  相似文献   
10.
腹腔镜在小儿离断性肾盂成形术中的应用与随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效果及适应证.方法 总结21例经腹腔途径行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UPJO)所致肾积水的经验,对比同期开放手术治疗的35例患儿术后影像学.结果 第一例腹腔镜肾盂成形术历时4 h 50 min,随后的20例为1 h 40 min~2 h 30 min,术中出血量5~10 ml.20例术后3~5 d出院,恢复好.1例术后7 d因患儿外伤性肾盂内出血,血块堵塞双J管,致肾盂漏尿、形成尿腹,遂行开放探查术;术中见吻合口良好,清除肾盂内血块,冲洗双J管,放置.肾造瘘管,7 d后拔除肾造瘘管出院.21例患儿术后4~6周拔除双J管.2组患儿均分别在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行B超或CTU检查.腔镜组吻合口通畅率为95.2%(20/21),开放组为100%(35/35),二者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 熟练掌握腹腔镜缝合技术,是圆满完成经腹腔镜离断性肾盂成形术的基础.腹腔镜下手术创伤轻微,手术效果与传统的开放手术无差别;在应用腹腔镜肾盂成形术的初期,宜选择中度以下肾盂扩张的病例,待熟练后,逐步应用于重度积水病例,确保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