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1.
目的了解不同区域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疗行为的差异。方法选择河北、黑龙江、重庆区域共18家县级医院2012年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住院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比较胆碱酯酶活性检测、阿托品及复能剂使用情况、住院天数、费用及预后。结果住院天数中位数4 d,总费用2 755.39元,药品费用1 185.00元。三区域间胆碱酯酶活性检测次数、阿托品的使用天数和剂量、住院总费用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中重度病例的复能剂使用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目前不同地区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疗行为仍存在一定差异,制定其临床路径非常必要且紧迫。  相似文献   
2.
便携式加压舱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大鼠的疗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便携式加压舱在治疗大鼠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中的疗效.方法 72只大鼠分成5组:A组(空门组)、B组(对照组)、C组(常压高氧组)、D组(加压高氧组)和E组(加压纯氧组).除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腹腔注射纯品CO气体(体积分数99.95%),剂量0.15 ml/g,达到染毒状态后放入加压舱中给予不同条件的氧疗.治疗后应用血气分析仪行血气分析,测定动脉血氧分压(PO2)、碳氧血红蛋白(COHb).结果 实验各组的PO2值均显著低于空白组(A组),且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01).E组有效的恢复了PO2值,其中E2组最有效,将PO2值恢复至正常值的74%(P〈0.05);实验各组的COHb值均显著高于空白组(A组),且相比较有显著差异(P〈0.001).E组、D组和C组均有效的减低了COHb值,其中E2最有效,将COHb值减低了19%(P〈0.05).结论 应用便携式加压舱并给予纯氧治疗,能够很好的提高ACMP大鼠的PO2值,并降低COHb值,疗效优于常规氧疗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加强院前医、护、司三人在心肺复苏中的团队协作能力,观察和评价急救小组在完成心肺复苏流程中的有效性和意义。方法试验组共选取医生、护士、司机75人,随机分为25个由医、护、司三人组成的急救小组,按照河北省急诊、急救专家组制定的“三人配合成人高级生命支持操作流程”的共识意见进行前期培训;对照组选取医生、护士各25人,随机分为25组,按照“全国急救大赛双人心肺复苏流程”进行培训。利用Laerdal高级心肺复苏训练模型进行心肺复苏操作,观察并记录抢救过程中胸外按压参数、通气参数及是否能够完成高级生命支持操作。结果 CG组的各项按压参数和通气参数均优于SG组( P <0.05或<0.01),并能完成气管插管和锁骨下静脉注射,按压占复苏的时间提升到SG组的2倍。结论三人协作的团队配合能更好的完成复苏时的基本生命支持,并能完成复苏时急需的高级生命支持操作,更接近《2010心肺复苏指南》的要求,可以增加复苏成功的几率,在我国猝死患者的抢救中具有可行性、应用性、推广性。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通过比较5种剂型的活性炭在相同的物理条件下对氮气的吸附能力,以期为体外及临床选择适宜的活性炭剂型,治疗经口中毒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观察粉状炭、片状炭和活性炭混悬液对致死量和非致死量敌敌畏染毒大鼠的解毒作用,评价不同剂型活性炭在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时的疗效。方法致死剂量组:将健康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3组为活性炭治疗组,1组为染毒未治疗组。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45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ml/100g。染毒5min后开始治疗:粉状炭治疗组给予粉状炭1g/kg;混悬液组给予活性炭混悬液1g/kg;片状炭治疗组给予片状炭1g/kg;染毒未治疗组给予蒸馏水。观察各组动物死亡情况,比较4组动物病死率。非致死剂量组:健康大鼠32只随机分为4组,全部动物禁食24h后,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15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ml/100g。染毒5min后开始治疗:粉状炭治疗组给予粉状炭1g/kg,混悬液组给予活性炭混悬液1g/kg,片状炭治疗组给予片状炭1g/kg,染毒未治疗组给予蒸馏水,以上各组均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ml/100g。4组动物分别以染毒前、染毒后0.5、2、6、24h断尾采血10μl,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计算胆碱酯酶抑制率[(染毒前胆碱酯酶活性-染毒后胆碱酯酶活性)/染毒前胆碱酯酶活性],比较4组不同时间胆碱酯酶抑制率。并比较4组动物中毒后肌束颤动的差异。结果与染毒未治疗组比较只有粉状炭治疗组显著减低致死量敌敌畏大鼠的病死率(P〈0.01);3种剂型活性炭均能显著减轻非致死量敌敌畏对大鼠胆碱酯酶的抑制率(P〈0.05),其中粉状炭的作用明显强于片状炭和活性炭混悬液(P〈0.05);另外粉状炭能明显减轻非致死量敌敌畏致肌束颤动作用(P〈0.05)。结论粉状炭具有较好的解救急性有机磷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观察新型活性炭粉对非致死量敌敌畏染毒大鼠的救治作用,评价新型活性炭粉解救有机磷中毒的疗效。方法选择健康大鼠2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只。全部动物一次灌胃给予敌敌畏10 mg/kg染毒,灌胃容积为1 mL/100 g体质量。染毒5 min后治疗组开始给予新型活性炭粉1 g/kg治疗,对照组给予蒸馏水。2组均灌胃给药,给药容积为1 mL/100 g体质量。2组动物分别以染毒前、染毒后0.5 h2、h6、h断尾采血10μL,测定全血胆碱酯酶活性,计算胆碱酯酶抑制率并进行比较。同时观察大鼠中毒后的表现,记录肌束颤动评分。结果染毒后2 h,治疗组大鼠胆碱酯酶的抑制率明显下降(P0.01),中毒大鼠的肌束颤动作用明显减轻(P0.05)。结论新型活性炭粉能够有效减轻急性有机磷中毒后胆碱酯酶抑制率,具有良好的解救中毒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边淑芬  马瑞凤  张建英 《河北医药》2010,32(18):2616-2617
化疗药物在治疗恶性肿瘤过程中,多数会引起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严重的患者,会影响治疗和生活质量。严重者不得不终止治疗,造成治疗不能顺利进行。恶性肿瘤患者在化疗治疗期间,虽然应用各种不同类型止吐药物,但是大部分患者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我们在患者围化疗期针对恶心呕吐的症状及性质,采取不同的护理措施,并认真严格执行,以减轻患者化疗所致的恶心呕吐,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8.
检伤分类是临床医生依据患者病情和对资源的需求,迅速确定其治疗顺次的过程[1]。在群体性化学中毒第一现场救护人员会在短时间内面对大批中毒患者,而且,事发初期和院前救治过程中,急救资源可能十分匮乏,要想达到良好的检伤分类、现场救治及后送效果,首先要具有一个层次清楚、简单明了并易于现场应用的检伤分类标准。  相似文献   
9.
应激性溃疡(stress ulcer,SU)是危重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严重的胃肠出血延长了患者住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的时间,增加了病死率[1].但通过积极有效治疗,可明显改善预后,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