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的药效学参数. 方法 结核病(结核病组)及非结核病(非结核病组)患者各20例,均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 手术时两组均静脉输注咪达唑仑0.1 mg/kg、芬太尼4μg/kg,靶控输注丙泊酚1~4μg/ml,患者意识消失后采用4个成串刺激监测肌松,静脉注射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当第一个肌颤搐反应( T1 )下降至最低值并连续重复3次以上时行气管插管,记录起效时间、T1 最大抑制程度、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及气管插管条件和麻醉诱导前(t0)、给予肌松药后5 min(t1)、15 min(t2)、30 min(t3)、45 min(t4)、1 h(t5)时的平均动脉压和心率(HR).结果 两组患者T1 最大抑制、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药理作用时间、气管插管条件及诱导前后血流动力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结核病患者顺式阿曲库铵单次静脉注射时T1 最大抑制程度、起效时间、临床作用时间、恢复指数及药理作用时间与一般患者相似,围术期单次使用该药时无需考虑该疾病对其药效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全麻过程中过度通气对麻醉深度即BIS值的影响。方法选自2013年1月至2014年4月在我院腹腔镜手术的患者40例,对这40例患者在全麻过程中进行手术,并且过度通气使PETCO2由40 mm Hg降至25 mm Hg,在此过程中,了解患者脑电意识的变化情况。结果在过度通气状态下,40例患者脑电图的α、δ-θ波相对功率以及NI数值都有显著的提高。结论在对患者进行全麻状态下进行过度通气,对患者的脑电意识造成较为显著的影响,容易出现麻醉过深的情况,容易对患者的脑组织造成损伤。因此,在全麻状态下对患者进行通气的过程中,需要把握适当的度,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经墨菲氏滴管注射右美托咪定在支气管结核患者纤维支气管镜(FOB)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80例支气管结核患者择期行喉罩全身麻醉下实施支气管内治疗,随机均分为右美托咪定10、20、30μg组(D1、D2、D3组)和对照组(C组).观察各组患者围术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同时记录患者丙泊酚用量、苏醒情况及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深度对老年腹腔镜胆囊切除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0月~2016年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老年患者共90例。根据不同麻醉深度分为两组,实验组45例,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术中均给予全身麻醉,维持实验组脑电双频指数(BIS)值于40~49,对照组BIS值于50~59。比较两组患者脑氧代谢及术后认识功能。结果:(1)两组患者术后1 d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术前(P0.05),差异显著;对照组患者术后5 d认知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实验组(P0.05),差异显著。(2)两组患者麻醉诱导30 min后与术后的Ca O2(动脉血氧含量)与Cv O2(混合静脉血氧含量)显著低于术前(P0.05),差异显著。(3)实验组的苏醒、拔管、定向力恢复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4)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6.67%)显著高于实验组(8.89%)(P0.05),差异显著。结论 :老年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给予BIS值40~49的麻醉效果较好,对脑氧代谢负面作用较小,对术后恢复认知功能有促进作用,安全性更高,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的术后镇痛效果。方法选自2012年1月—2012年12月进入到该院进行手术的患者102例,将这102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1例患者,分别命名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观察组51例患者在手术后采取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进行镇痛,对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不进行相应的镇痛措施,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后的疼痛情况。结果在患者术后的12 h,24 h,36 h和48 h内,观察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9%。睡眠质量良好率为96.1%。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9%。睡眠质量良好率为78.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及其睡眠质量良好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联合芬太尼术后镇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7.
目的研究超前应用地佐辛在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中的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于2015年11月~2016年8月收治的92例全麻手术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划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自愿接受手术,均选择瑞芬太尼复合全身麻醉方式,其中观察组全麻患者超前应用地佐辛药物,对照组未超前用药,评估两组患者麻醉用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躁动情况,评估平均动脉压(MAP)、SPO_2(血氧饱和度)、VAS(疼痛)、HR(心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为7例(15.22%),低于对照组26例(56.52%),(χ~2=37.075,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MAP、SPO_2、VAS、HR指标值均优于对照组(t=26.588、10.328、10.781、13.232,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例(2.17%),优于对照组6例(13.04%)(χ~2=8.408,P0.05)。结论超前应用地佐辛可有效减少瑞芬太尼复合全麻患者术后躁动发生率,术后患者体征平稳。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剖宫产术中芬太尼10μg注入蛛网膜下腔可否降低布比卡因腰麻最低有效剂量(minimum local analgesic dose,MLAD).方法 择期行剖宫产术60例,分两组(n=30):实验组与对照组.L2、3间隙穿刺,实验组蛛网膜下腔注入芬太尼10μg后,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0.25%布比卡因;对照组只蛛网膜下腔注入等比重0.25%布比卡因.以序贯法确定布比卡因腰麻剂量,根据Dixon-Massey法计算布比卡因MLAD.观察记录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运动阻滞的Bromage分级、寒颤、低血压与新生儿Apgar评分等.结果 实验组的布比卡因MLAD为4.17 mg(95%CI 4.05~4.29 mg),对照组的布比卡因MLAD为6.42 mg(95%CI 6.32~6.52mg),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的肌松作用弱于对照组(P<0.01);感觉阻滞最高平面、感觉阻滞持续时间、寒颤及低血压发生率,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均正常.结论 芬太尼10μg注入蛛网膜下腔能明显降低剖宫产术中布比卡因腰麻最低有效剂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脑电双频谱指数在全身麻醉手术镇静深度监测中的相关性及安全性。方法:择期行全身麻醉手术40例,采用自身对照研究,患者入室后同时进行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记录麻醉深度指数,Cerebral State Index,CSI)与脑电双频谱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监测,记录麻醉诱导前(t0)、插管后3min(t1)、切皮即刻(t2)、切皮后30min(t3)、术毕(t4)、拔管时(t5)及出手术室时(t6)的CSI和BIS值(每个时点记录3组数据),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所有患者监测部位均未发生不良反应,各时点CSI和BIS变化一致,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产麻醉深度检测仪与BIS具有良好相关性,能较好反映围术期麻醉深度变化,使用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不同每博变异度(SVV)指导肝移植手术中容量治疗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全身麻醉下行同种异体肝移植术患者40例,分为A组和B组,每组20例.所有患者均在SVV指导下进行输液治疗,其中A组以SVV≤9%作为容量反应性的参考,B组以SVV≤13%作为参考,观察两组患者麻醉前(T1)、切皮即刻(T2)、无肝前5 min(T3)、无肝期30 min(T4)、新肝期30 min(T5)及术毕(T6)生命体征变化及术后早期恢复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中出入量及生命体征变化未见明显差异.与术前比较,所有患者麻醉恢复质量评分术后3 d均有不同程度下降(P<0.05),术后7 d逐渐恢复术前水平(P>0.05),术后14 d和30 d均高于术前(P<0.05),但两组间各时点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组术后30 d内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低,B组术后切口愈合不良发生率较A组更低(P<0.05),但两组术后其他并发症发生情况及住院时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 肝移植术中采用SVV≤13%或SVV≤9%作为容量治疗的参考均可安全指导术中输液管理,二者对患者早期预后的影响无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