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0篇
内科学   4篇
神经病学   3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8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评价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疗效。方法:54例首次发病的脑卒中急性期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及12周,用简易智能量表(MMSE)、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及Banthel指数量表(BI)进行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的MMSE、FMA及BI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6周及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康复组FMA及BI评分显著提高。MMSE评分在治疗12周后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提高(P<0.05)。结论:早期综合性康复治疗能有效促进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3.
中药配方颗粒是以饮片为原料,经现代生产工艺提取、浓缩、干燥、制粒得到的单味颗粒剂,其成品已经失去了原有饮片的性状和显微特征,故而有必要使用薄层色谱、指纹图谱/特征图谱、浸出物、含量测定等方法对其进行内在质量控制。本文在参考各官方发文、国家配方颗粒质量标准、各省区配方颗粒地方标准以及近年来关于配方颗粒质量标准的文献等基础上,重点对于配方颗粒标准中薄层鉴别和指纹图谱/特征图谱的应用情况进行综述讨论,针对现行标准的先进性和待完善的内容进行探讨,并针对配方颗粒对照提取物应用的可行性进行实例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80岁以上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栓现状。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4年7月至2017年8月80岁以上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共收集806例患者,年龄(84.3±3.9)岁,主要诊断为房颤的患者79例(9.8%),CHA2DS2-VASc(5.1±1.6)分,HAS-BLED(2.6±1.0)分,294例(36.5%)接受抗凝治疗,其中选择华法林193例(23.7%),选择新型口服抗凝药101例(12.8%)。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抗凝治疗的独立影响因素为年龄≥90岁(OR=0.55,95%CI:0.32~0.96)、恶性肿瘤(OR=0.53,95%CI:0.33~0.86)、贫血(OR=0.47,95%CI:0.34~0.65)、CHA2DS2-VASc评分≥4分(OR=1.84,95%CI:1.14~2.97)、HAS-BLED评分≥3分(OR=0.48,95%CI:0.35~0.68)。高龄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在心内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老年医学科、消化内科住院相对常见,其中抗凝治疗率由高到低排序:内分泌科64%、心内科52.8%、老年医学科50%、神经内科31.6%、消化内科29.3%、呼吸科22.0%、其他科室18.4%、肾内科11.1%。结论高龄非瓣膜性房颤卒中及出血高危人群比例高,抗凝率较低,分布科室广且抗凝差异较大,需多学科协作以提高抗凝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4 h动态血压与缺血性脑白质病变(white matter ischemic lesions,WML)的关系.方法:总结我院100例老年患者的资料,将头颅磁共振所见WML按照Fazekas评分标准分为WML无-轻度组和WML中-重度组,并行动态血压监测,对患者的有关参数与WML的关系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发现,与WML无-轻度组相比,WML中-重度组患者年龄较大,高血压患病率高,24 h、白天、夜间平均收缩压及平均动脉压较高,血压控制较差(P<0.05).而24 h、白天、夜间舒张压及昼夜节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OR=1.096;P=0.027)和24 h平均收缩压(OR=1.066;P=0.006)是WML发生、发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24 h平均收缩压是WML独立的危险因素.及时发现高血压,控制其血压达标,对预防缺血性脑白质病变的发生及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老年脑梗死后抑郁症状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脑梗死后存在不同程度的抑郁情绪,这种情绪可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脑梗死后情绪障碍问题日益受到关注。本研究调查对例脑梗死后患者的抑郁情绪,以了解脑梗死后患者的抑郁状况及影响脑梗死产生抑郁的因素。巨资料与方法1.l一般资料1997年5月一1998年5月住院的脑梗死患者70例,其中男性好例,女性38例。年龄ho-80岁,平均刀.det205岁。平均病稷103t0.88a。所有患者既往无胞器质性疾病及抑郁史,经临床检查、CT或MRI确诊,出血患者除外。选择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匹配,非脑梗死康复期的慢性病人68名作对照。1.2方法抑郁评…  相似文献   
7.
老年以脑梗死为首发症状的恶性肿瘤并不少见,其发病机理、临床表现有其特点.1993~1998年我院共收治脑梗死患者1155例,其中31例发现恶性肿瘤,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老年近期感染与脑梗塞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老年近期感染与脑梗塞关系报道较少,现将1996年3月至1998年3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近期感染即脑梗塞前1月内感染发生脑梗塞20例,与老年非感染性脑梗塞30例作对比分析如下。1对象与方法本组脑梗塞前1月内有感染史20例,男18例,女2例,年龄60~80岁...  相似文献   
9.
老年人颈内动脉狭窄血压变化及对脑梗塞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老年颈内动脉狭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对脑梗塞的影响。[方法]对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监测诊断的70例颈内动脉狭窄患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并行头颅MRI检查。[结果]颈内动脉狭窄组与非颈内动脉狭窄组比较24 h平均SBP(t=2.039,P<0.05)、夜平均SBP(t=2.766,P<0.01)、24 h平均PP(t=3.147,P<0.01)、白天平均PP(t=2.361,P< 0.05)、夜平均PP(t=3.622,P<0.01)均明显增高。颈动脉狭窄患者呈非杓型血压者明显增加(P<0.05),且非勺型组发生脑梗塞明显增多(P<0.05)。[结论]颈内动脉狭窄患者收缩压及平均脉压明显增高,昼夜节律消失,发生脑梗塞的危险性增加,抗高血压治疗控制收缩期和舒张期血压,也要尽可能缩小脉压。对颈动脉狭窄患者控制夜间血压.纠正昼夜血压节律显得更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随着人们生活和健康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平均寿命也不断延长,人口老龄化的形势日趋严重。老化使人体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发生一系列变化。老年人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能力下降,容易出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而老年补液也有其特殊性。老年补液治疗的目的包括:①补充体液丢失。即补充开始补液时体液丢失的总量、补液治疗过程中继续丢失的体液及维持机体代谢所需液体;②纠正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③供给热量和必要的营养物质;④静脉供给药物。补液在老年疾病的治疗,特别在老年危重症的抢救中,具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