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6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Melanoma Inhibitory Active, MIA)蛋白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对比其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本院住院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86例纳入本次研究,采用免疫组化标记envision法测定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肿瘤组织MIA蛋白表达,探究其对患者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的相关性。结果非小细胞肺癌、癌旁细胞组织均有MIA阳性表达,其中非小细胞肺癌细胞阳性染色部分显示为弥漫性分布,包膜胞浆内呈现棕黄和棕褐色团块,细胞核内无分布,癌旁细胞组织阳性染色部分显示浅黄色。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组织内MIA表达和肿瘤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存在密切相关性(P<0.05);Ⅲ-Ⅳ期非小细胞肺癌、癌旁组织细胞MIA表达均明显高于Ⅰ-Ⅱ期,且非小细胞肺癌MI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高分化非小细胞肺癌、癌旁组织细胞中MIA表达高于中分化、低分化,且非小细胞肺癌MIA表达高于癌旁组织(P<0.05)。结论MIA蛋白能够有效抑制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转移和分化,阻断患者肿瘤内血管形成,有利促进非小细胞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肺癌目前居于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首位.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慢,随着现代胸腔镜手术技术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医疗单位报道采用该项技术治疗肺癌患者,效果良好.我院自2010年开展胸腔镜肺癌根治术以来,手术病例逐年增多,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将2016年5月-2018年10月于本院接受诊治的134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应用En Vision法对非小细胞肺癌组织内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表达进行检测,分析MIA表达和肿瘤生长、进展、预后的相关性。结果肺鳞癌组织内MIA表达和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P<0.05);肺腺癌、肺鳞癌肿瘤组织中MIA表达显著高于瘤旁组织(P<0.05);肺腺癌、肺鳞癌Ⅱ肿瘤组织中MIA表达显著高于I期肿瘤组织(P<0.05)。结论黑色素瘤抑制性活性蛋白MIA在非小细胞肺癌中表达失调,与肿瘤临床分期、组织分化存在相关性,说明MIA表达失调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进展过程中发挥参与作用;同时MIA表达与患者生存率有关,可将MIA作为临床评估非小细胞肺癌预后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血清中期因子(S-MK)检测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辅助诊断的价值。方法选择NSCLC患者120例(观察组),同期因肺部良性肿瘤住院的患者62例(肺良性肿瘤组)及健康对照组64例,采用ELISA法测定观察组患者术前及术后(S-MK)水平,以及肺良性肿瘤组和健康对照组的S-MK水平。结果NSCLC组(术前)S-MK水平为(285.70±20.52)pg/ml,高于肺良性肿瘤组(211.88±15.69)pg/ml和健康对照组(189.06±12.92)pg/ml(t=2.402、3.257,均P<0.01)。NSCLC组(术后1个月时)S-MK水平(218.26±10.77)pg/ml,低于术前(285.70±20.52)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3,P<0.01)。结论NSCLC患者S-MK水平升高,且术后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S-MK水平可作为一种临床肿瘤标志物,为NSCLC的诊断、疗效评价提供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5.
李冬  沈琦斌  郑屹峰  顾勤花 《浙江医学》2017,39(13):1113-1115
目的探讨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在肺部小结节诊治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98例胸部CT检查发现肺部小结节的患者行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共定位114颗肺部小结节(术前均无明确诊断),定位结束后送手术室行胸腔镜肺局限性切除术。观测肺部结节大小及胸膜下距离、穿刺定位时间、定位成功率、穿刺后并发症和中转开胸比率等。结果本组患者的肺部结节直径(6.9±2.1)mm;胸膜下距离(9.5±6.9)mm。行CT引导下钩线穿刺定位操作顺利,定位成功率98.2%,定位时间:19~30min。穿刺后并发症包括气胸、出血和钩线脱落,发生率分别为22.4%、11.2%、3.1%。除2例患者中转开胸,余96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胸率2.0%。术后所有患者均能明确肺部结节性质。结论胸腔镜术前CT引导下肺部小结节钩线穿刺定位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适用于一些定位困难的肺部小结节患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Hook-wire针穿在肺磨玻璃结节(GGO)术前定位中的可行性和风险。方法选取2018年1至12月收治的137例肺GGO患者,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后行胸腔镜手术切除,记录穿刺时间、穿刺深度、并发症情况,分析并讨论影响穿刺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因素。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整切除病灶,穿刺成功率97.1%,穿刺深度(27.56±8.46)mm,穿刺时间(21.37±6.28)min;并发症发生率32.8%,其中气胸发生率18.2%,血胸发生率(包括局部血肿)18.2%;穿刺深度越大、结节数目越多,血、气胸发生率越高(均P<0.05);穿刺部位不同对血、气胸发生率无影响(P>0.05)。所有穿刺患者手术前未进行特殊治疗。结论CT引导下Hook-wire穿刺定位肺GGO成功率高、简单易行,无严重术后并发症,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胆漏19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勤花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23):4149-4149
胆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 LC)后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就1997年6月至2006年8月期间5300例LC术后19例(其中2例由外院转入)胆漏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胆漏的可能发生原因及应对措施。[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顾勤花  沈琦斌  李冬  尹德刚 《中国医药》2013,(12):1811-1812
肺癌为当前世界各地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日益上升,居男性常见恶性肿瘤的首位。肺癌各类型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所占比例高达80%左右。目前为止,外科手术仍是治疗肺癌的首选和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然而由于肺癌早期症状缺乏特异性,70%-80%的肺癌患者在诊断时已属晚期(Ⅲ/Ⅳ期),仅20%~30%的肺癌患者有手术条件,对于多数患者来说,仅靠局部治疗是不够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高脂血症人群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及其对血浆各脂蛋白间脂质转运的调节作用。方法脂蛋白电泳结合酶显色法分别检测血清各脂蛋白中的甘油三酯含量;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血清胆固醇酯转运蛋白和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分析胆固醇酯转运蛋白与脂质水平间的相关性。结果高甘油三酯组、高胆固醇组、混合组和对照组中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分别为1.89±1.32、2.37±1.30、2.33±1.73和1.58±1.00 mg/L,与对照组比较,高甘油三酯组变化无显著性(P>0.05),高胆固醇组(P<0.01)和混合组均升高(P<0.05)。高脂血症人群高密度脂蛋白中胆固醇/甘油三酯比值降低;高甘油三酯组和混合组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升高,高胆固醇组无差别,其中高甘油三酯组变化程度最大,混合组次之,高胆固醇组最小;且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与上述比值相关。高脂血症人群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升高,与低密度脂蛋白中甘油三酯/胆固醇比值高度呈正相关。结论高脂血症人群胆固醇酯转运蛋白水平升高,促进了脂蛋白间脂质转运,使高密度脂蛋白和低密度脂蛋白脂质组成发生变化,促进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孤立性肺结节(SPN)系指肺实质内直径臆3cm的圆形或类圆形病灶,不伴有肺不张、肺门增大或胸腔积液[1]。随着胸部CT检查的广泛应用,临床上的SPN患者检出率增高,大多数术前难以明确结节性质。对于直径<0.8cm的SPN患者可以门诊随访,定期复查胸部CT来动态观察结节大小变化[2]。恶性病例存在着肿瘤扩散、疾病进展的风险。如何准确判断肺部结节的良、恶性,尚无特定方法。CT引导下肺穿刺或者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诊断帮助也有限,尤其对一些肿块较小、位置较深的患者,采用手术切除进行活检往往是唯一的诊断和治疗方法。传统的开胸手术创伤大、疼痛明显、恢复慢,而现代胸腔镜肺手术技术不断成熟,其微创的优点成为临床更好的选择。近年来,我院对87例SPN患者进行胸腔镜手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