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2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从生理学实验结果讨论了听觉外周特别是耳蜗在频率分析中的作用,通过对耳蜗的某些性质与线性带通滤波器的比较,指出了我们在采用工程语言对听觉系统进行描述时,以及在用工程的方法提高人的听力时所必需注意的某些问题,尤其是听觉外周所表现的非线性性质。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理论上研究了等间隔重复脉冲刺激下持续反应中的稳态反应与其中单个脉冲在其它脉冲作用下引起的反应,提出了它们在频率域上相互关系的公式。并在耳蜗电位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验证了这一公式的合理性。本文还用这一相互关系来解释听觉诱发电位持续反应频谱上出现谐波成分的原因和其它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3.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能量集中在一段比较狭窄的频率范围内,因此应用带通滤波可以改善信噪比。许多人都是用摸拟滤波器来做的,他们所用的频带宽度也不尽不相同,但这样做的结果对幅度和潜伏期的测量都有一些影响。作者研究了低通和高通模拟滤波对此影响的程度并和零相移数字滤波的结果做了比较。作者在迭加仪的四道输入中,有一道不加滤波,  相似文献   
4.
听觉外周对语音信号的处理和听觉外周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听觉外周如何处理语音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听觉外周的计算模型以及它们对语音的处理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中文指出不仅是部位而还必须考虑听视经发放的时间模式才能较全面地表示语音信息。  相似文献   
5.
神经系统中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物的神经系统是一个由大量的非线性元件通过广泛联结所构成的多级系统,正是由于各级层次上子系统的非线性,使得其上一层次具有下一层次子系统所没有的一些“突生性质”,从而造成神经系统的功能表现出极大的复杂性。近年来非线性动力学的发展为研究神经系统的复杂性提供了适当的理论工具。本文综述了运用非线性动力学研究神经细胞膜、神经元、神经网络、嗅觉系统、同步振荡和脑电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本文提出了耳蜗腹核中有持续一间隙型反应特性的星状细胞的一种计算机模型,对调幅和纯音刺激下细胞的行为进行了仿真,并与生物学实验资料进行了比较。为了使仿真尽可能逼真,作者们用他们先前建立的听觉外周模型(包括外耳和中耳的带通滤波效应、基底膜的带通滤波作用,内毛细胞到听神经突触的机械-神经转换  相似文献   
7.
为了更便于在医院中做脑干听反应试验,作者用一台日立D-220立体声盒式录音机加以改装,在机内装进一块能产生脉宽0.1毫秒、间距100毫秒的方波发生器电路板,强度比正常听阈高70分贝,相邻方波极性相反以抵销伪迹。电路板的同步输出在发出短声的同时发送一个脉冲到磁带记录器的一个通道内,病人按常规方法记录的听诱发电位经放大后输入另一通道。这样就可以在没有迭加仪时在床旁进行记录留待以后进行计算机分析。这种记录器由于比实验室用记录器价格便宜,使用方便因此很适合于临床应用,特别对长时间监护的昏迷病人和利用儿童自然睡眠时进行记录更为适用。作者对在线迭加和离线记录后再行迭加的结果进行了比较。结果是令人满意的。当然这种做法不能  相似文献   
8.
引言虽然对生命科学的认识明显地可以分成各级水平(从亚细胞水平直到行为水平),但迄今为止研究的主要动力一直集中在其中的每一级水平上,例如集中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或行为水平上;相形之下比较忽视研究各级水平之间的关系和相互影响。后一研究属于系统分析的范畴。此外,就某一个水平来进行研究所用的方法论中有很大一部分(这部分方法论也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听觉外周如何处理语音的神经生理学研究、听觉外周的计算模型以及它们对语音的处理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中文指出不仅是部位,而且还必须考虑听神经发放的时间模式才能较全面地表示语音信息。  相似文献   
10.
心肌梗死后心率变异的非线性动态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急性心肌梗死 (AMI)后 ,半年内心率变异 (HRV)的非线性动态演变规律及非线性预测的机制与临床价值。非线性指标定量分析 16例AMI患者急性期及前半年的HRV ,并与 16例健康者相对照。非线性指标为复杂度(COM)和预测度 (PRE、神经网络法计算 ) ,并与线性指标 2 4h内连续窦性RR间期的标准差 (SDNN)、2 4h内连续 5min窦性RR间期均数的标准差 (SDANN)、2 4h内连续窦性RR间期的均方差的平方根 (rMSSD)相对照。结果 :对照组COM为 10 9.93± 38.42 ,16步平均预测度为 0 .33± 0 .0 9,具有单步可预测 ,多步不可预测的混沌特性。非线性与线性指标间无相关性。COM与PRE间呈负相关 (r=- 0 .6 2 ,P <0 .0 5 )。COM、PRE、SDNN、SDANN有相同的白昼大于夜间的昼夜节律。AMI后COM第一天即明显增大 (139.5 5± 5 3.71,P <0 .0 5 ) ,演变恢复期略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RE第一天即显著变小 (0 .0 32± 0 .0 1,P <0 .0 5 ) ,转变为不可预测 ,并维持半年。线性指标于AMI后 2~ 3天才降为最低值 ,SDNN、SDANN2~ 3月后恢复正常 ,rMSSD半年未见回升。各指标昼夜节律均未恢复。结论 :非线性指标反映了HRV线性成分以外的生物学特性。AMI后HRV非线性演变与线性演变既有相同之处又有其自身特殊的规律 ,可能它们存在共同的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