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正>生物安全即避免危险生物因子所造成的实验室人员暴露、向实验室外扩散并导致危害的综合措施[1]。随着近些年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及新发传染病(如SARS、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的不断暴发和流行,各国对生物安全实验室安全重要性的认  相似文献   
2.
碰撞事故中乘员头部组织形变有限元仿真计算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人体正中矢状平面头部组织的平面应变模型,探讨脑组织变形与大脑损伤间的关系。方法 参照人体CT图片,利用平面应变假设建立模型,采用有限元法仿真计算旋转惯性载荷作用下脑组织的变形。结果 12ms时,顶叶附近的剪应变已达到0.148,最大正剪应力位于小脑白质中,为8088.0 Pa。28ms时,脑干中最大剪应力达900.9Pa。而脑脊液中剪应变始终比较大,白质和灰质的交界处同样存在绝对值较大的剪应力。结论 在旋转惯性载荷作用下,脑组织中存在的剪应变(应力)会导致弥漫性轴索损伤(DAI),剪应变(应力)分布的不均匀性可能致使脑组织撕裂。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 方法回顾性纳入沈阳军区总医院神经外科2014年1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218例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其中17例行支架辅助栓塞治疗,201例行弹簧圈栓塞治疗,术后常规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判断动脉瘤的栓塞效果。术后3、6、12、24、36个月对所有患者行门诊随访,随访内容为脑血管造影或CT血管成像(CTA),评估颅内动脉瘤栓塞情况并统计复发率。 结果218例患者中,215例完全栓塞,3例次全栓塞。218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6个月至3年,平均为(20.0±3.4)个月。随访期间,7.8%(17/218)的患者动脉瘤复发,其中11例行再次栓塞治疗,2例家属拒绝手术,另4例继续观察。17例复发患者中,4例动脉瘤再破裂出血。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颅内动脉瘤直径和栓塞后有无一侧优势及一侧供血是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栓塞术后复发的影响因素(均P〈0.05)。 结论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患者的年龄、动脉瘤直径和栓塞后有无一侧优势及一侧供血是影响其术后复发的临床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两种过氧化氢蒸汽发生器分别对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的房间及传递窗的空间和内表面的灭菌效果。方法采用载体定性杀菌试验方法,检测不同浓度的过氧化氢空间分布量对密闭房间和传递窗的熏蒸消毒灭菌效果,同时还检测了同一浓度的过氧化氢空间分布量对不同体积密闭房间的熏蒸消毒灭菌效果。结果用BIOQUELL Z-2型过氧化氢蒸汽发生器对房间进行灭菌验证,当过氧化氢空间分布量达到10 g/m~3时可以将放置在房间内不同位置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载体完全杀灭;采用10 g/m~3的过氧化氢空间分布量对5个不同体积的房间进行灭菌验证,均可以达到灭菌效果。用BIOQUELL L-2型过氧化氢蒸汽发生器对传递窗进行灭菌验证,用25 g过氧化氢可以将放置在传递窗内不同位置的嗜热脂肪芽孢杆菌载体完全杀灭。结论 BIOQUELL Z-2和BIOQUELL L-2型过氧化氢蒸汽发生器均可用于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房间和传递窗的消毒灭菌,灭菌效果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CT、PET/CT、MRI及动物活体成像仪等大型影像设备在动物高级别生物安全(animal biosafety level 3/4,ABSL-3/4)实验室中应用的阻碍及风险,结合CT、PET/CT、MRI及动物活体成像仪等大型影像设备在ABSL-3/4实验室中的应用实践分析了应用方案、风险评估及控制、消毒灭菌等关键问题,提出了将大型影像设备应用于ABSL-3/4实验室的一些建议,为ABSL-3/4实验室配置影像设备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