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6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45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59篇
口腔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87篇
内科学   37篇
皮肤病学   4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3篇
外科学   32篇
综合类   187篇
预防医学   45篇
眼科学   5篇
药学   80篇
  1篇
中国医学   29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40篇
  2008年   48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获得丙型肝炎病毒 (HCV) H株包膜糖蛋白的重组杆状病毒 ,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 ,并初步应用于丙型肝炎患者血清抗体的检测。方法 用 PCR方法自 HCV H株扩增出包膜蛋白 E基因 ,构建重组杆状病毒 ,并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包膜糖蛋白 E1和 E2。免疫荧光及 Western blot方法鉴定表达产物。用表达的 E1和 E2蛋白与 35例丙型肝炎患者血清反应。结果 昆虫细胞中表达的 E蛋白呈现 3种分子大小 ,E1的相对分子量为 2 1× 10 3和 33× 10 3 ,E2的相对分子量为 6 0× 10 3。在 35份感染者血清中 ,有 4例 E1抗体阳性 ,其中 1例检出 E2抗体。在 9例 PCR检测 HCV RNA阳性而抗 HCV检测阴性的血清中 ,有 3例血清与表达的 E蛋白反应。结论  HCV E蛋白基因可在昆虫细胞中稳定表达 ,表达的 E1和 E2蛋白可用于 HCV患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2.
溶栓治疗急性动脉栓塞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淑华  韩冬梅 《吉林医学》2002,23(6):366-366
动脉栓塞系指栓子自心脏或近侧动脉壁脱落,或自外界进入动脉,被血流推向远侧,阻塞动脉血流而导致肢体或内脏器官缺血以至坏死的一种病理过程.周围动脉栓塞时,患肢出现疼痛、苍白、远处动脉搏动消失、厥冷、麻木和运动障碍.此病起因急骤,发病后肢体以及生命受到威胁,及早诊断和分秒必争地施行恰当的治疗至关重要.我科自2001年1月~12月采用溶栓治疗治愈急性动脉栓塞病人45例,现将溶栓治疗中的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尹文 《当代护士》2006,(1):6-11
越南护士感染病毒 据越南卫生官员2005年3月7日说,一名负责照顾禽流感患者的护士被发现感染禽流感病毒,目前不清楚他是否是受患者感染而患病。  相似文献   
4.
NS3/4A丝氨酸蛋白酶是理想的抗HCV靶位之一.缺乏有效的细胞培养系统和小动物模型是抗HCV药物筛选和评价的瓶颈,基于酶建立的测定系统常被用作筛选和鉴定抗HCV药物.关于NS3/4A丝氨酸蛋白酶活性的测定系统已经有很多报道,本文从细胞内测定和体外测定系统两方面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皱纹主要分为四种类型:固有性皱纹、重力性皱纹、光化性皱纹、动力性皱纹。肉毒毒素的作用靶点为周围运动神经末梢,通过对乙酰胆碱释放所必需的蛋白质的裂解而阻断神经肌肉传导,从而引起松弛性麻痹,因此对动力性皱纹的效果明确[1];同时,利用肉毒毒素使肌肉麻痹继而发生部分废用性萎缩的特点,可以注射到咬肌,以达到瘦脸的效果[2]。如  相似文献   
6.
头孢泊肟酯合成研究:Ⅰ.1—碘乙基异丙基碳酸酯的制备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报道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头孢泊肟酯4位侧链中间体1-碘乙基异丙基碳酸酯的合成步骤,应用参数设计技术对1-氯乙基氯甲酸酯和1-氯乙基异丙基碳酸酯制备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收率分别达到58.6%和70%,均超过文献值,且简化了工艺,缩短了反应时间,易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7.
朊病毒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1982年, 美国生理学家Prusiner及其同事,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 突破经典病毒学理论而提出朊病毒 (prion)的概念, 认为绵羊瘙痒病的病原体是一种尚未证实有核酸结构的蛋白质侵染颗粒 (proteinaceousinfectiousparticles), 并将其称为朊病毒蛋白(prionprotein), 简称为PrP。正常PrP(PrPc)转变为致病PrP(PrPSc), 从而引发了一系列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 又叫做传染性海绵状脑病 (transmissiblespongiforencephalopathies, TSEs)。Prion概念的提出不仅提供了一个疾病既能传染又能遗传的假设, 而且解释了至今未明的神经系统疾病的部分原…  相似文献   
8.
病毒性肝炎的基因治疗及其伦理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病毒性肝炎迄今仍无特异有效的治疗药物和方法.而近年发展起来的基因治疗可能将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并在体外和实验动物中取得了相当的成功,但若应用于人体还需解决很多问题尤其是伦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Bac-to-Bac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构建乙型肝炎病毒(HBV)表面抗原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方法 构建含有HBV S基因的表达截体pFBDHTa—S,转化DH10Bac感受态菌。利用其含有的细菌Tn7转座系统,将该基因重组至杆状病毒穿梭质粒bacmicl中,转染昆虫细胞Sf9,获得含有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结果 构建了的含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感染昆虫细胞后,PCR检测可以扩增出相应大小的片段。结论 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成功地构建了含HBV S基因的重组杆状病毒,为进一步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新斯的明拮抗维库溴铵的剂量与时机.方法:30例患者随机分成3组(各10例),各组均连续输注维库溴铵,术毕前5 min停止输注维库溴铵,周围神经刺激不能引起反应时A组先予静脉推注新斯的明0.015 mg·kg-1 阿托品0.15 mg,待T1恢复至10%时静脉推注新斯的明0.035 mg·kg-1 阿托品0.25 rng;B组即时静脉推注新斯的明0.035 mg·kg-1 阿托品0.25 mg;C组待T1自然恢复至10%时静脉推注新斯的明0.035 mg·kg-1 阿托品0.25 mg;记录从停止输注维库溴铵至T1恢复至90%,TOF恢复至0.7和0.9的时间;术毕15 min时T1、TOF比值.结果:A组T1恢复至90%,TOF(四个成串刺激)恢复至0.7和0.9的时间较B、C组缩短(P<0.01,P<0.05);术毕15 min时T1、TOF比值A组较B、C高(P<0.01).结论:应用新斯的明的剂量与时机影响维库溴铵肌松作用的拮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