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373株肺炎克雷伯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地区肺炎克雷伯病原菌引起临床感染的分布特点及耐药特性,为指导临床用药控制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0年8月至2011年8月从海南省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检验科患者标本中分离的373株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分布及药敏结果,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培养分离菌株用VIT EK 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分析/药敏系统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73株肺炎克雷伯菌在临床标本中的分布感染率最高的前6位标本依次是痰液、大便、尿液、分泌物、血液、脓液。对19种临床常见药物敏感性最好的是亚胺培南,其次是厄他培南、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耐药率较高的是氨苄西林,其次是呋喃妥因、头孢唑啉、氨苄西林/舒巴坦。肺炎克雷伯菌ESBLs菌株的检出率为32.00%。结论肺炎克雷伯菌的临床感染发生率较高,常引起呼吸道感染、泌尿道及其他部位的感染,出现多重耐药性,值得海南地区临床医生的重视,提高对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降低细菌耐药率的产生。临床微生物室应加强监测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菌株和泛耐药肺炎克雷伯菌的发生,对其耐药基因及耐药性进行检测和监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本院2011年度临床常见病原菌对各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制定用药方案、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11年度院内病人检测标本中分离出的各种病原菌进行分析,采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及其配套的鉴定板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全年共检出细菌1 355株,其中阴性菌1 041株,占76.8%,阳性菌314株,占23.2%。在临床标本中分离率最高的是痰标本,感染率最高的前6位常见病原菌依次是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临床常用的多种抗菌素的耐药率达50%以上。结论:本院常见细菌耐药性严重,应引起高度重视;各医院应定期进行耐药性监测,防止医源性感染,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心力衰竭患者快速检测N末端B型脑钠钛前体(NT-proBNP)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心力衰竭患者10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非心血管病患者45例为对照组,采用StausFirstTMNT-proBNP心力衰竭诊断仪快速检测所有患者血浆中NT-proBNP水平,从心功能分级、入院与出院、不良心脏事件、死亡等方面分析快速检测NT-proBNP的临床价值。结果观察组患者NT-proBNP含量((1 053.1±176.4)ng/L)明显高于对照组((71.4±26.9)ng/L),随着心功能分级逐渐加重,观察组患者的NT-proBNP含量呈明显上升趋势。观察组患者入院时NT-proBNP含量明显高于出院时,发生不良心脏事件而再次入院患者明显高于未发生不良心脏事件患者,患者死亡时明显高于入院时。结论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NT-proBNP含量明显升高,可影响患者的预后,及时准确对其进行快速检测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NT-proBNP快速检测可作为心力衰竭的急诊生化项目。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低分子肝素治疗人类辅助生殖技术(ART)获得妊娠后复发性流产效果及对激素、凝血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接受ART后有先兆流产的早孕复发性流产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采用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孕酮(P)、雌二醇(E_2)、D-二聚体(D-D)、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纤维蛋白原水平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HCG、P、E_2水平高于对照组,D-D、PAI-1、纤维蛋白原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足月生产率高于对照组、流产率低于对照组(P0.05),早产率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血小板减少、牙龈出血、瘀斑、胃肠道反应等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治疗ART获得妊娠后复发性流产,可改善患者激素水平和高凝状态,提高足月生产率,降低流产率,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韦衍莉  朱雄  林昌锋  陈如寿 《重庆医学》2015,(30):4270-4271
目的:探讨髋关节置换术后采用二期翻修的引发感染的微生物特点和药敏分析。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4年8月在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治疗的102例髋关节置换感染二期翻修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通过细菌培养,分析微生物特点和药敏结果。结果102例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离出病原菌检出率为93.14%,其中革兰阳性菌占总菌株的51.59%,革兰阴性菌占总菌株的48.41%,病原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检出率分别为27.37%和20.00%;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均具有不同程度耐药性,铜绿假单胞菌和大肠埃希菌对3代头孢、亚胺培南具有较高敏感性。结论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主,需加强对病原菌耐药性监测,参考监测结果针对性的应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和预防感染。  相似文献   
6.
目的 调查海口市妇科门诊育龄妇女阴道炎病原体感染情况,并分析其流行特征。方法 采用简单随机抽样法抽取海口市某医院妇科门诊育龄妇女进行妇科检查及问卷调查,妇科检查包括白带常规及阴道分泌物病原菌(包括真菌、衣原体、支原体、念珠菌、阴道毛滴虫、淋球菌)检测。调查内容包括年龄、职业、收入及婚姻状态等,对调查结果进行描述分析。结果 本研究共对1 228例海口市某医院妇科门诊就诊者进行调查,调查对象中年龄最小18岁,最大45岁,以31~40岁为主,占37.4%,月均收入以3 000~6 000元为主,占60.1%,职业主要为公司职员,占40.0%,婚姻状态以已婚为主,占58.0%。阴道清洁度以Ⅲ度为主,占56.4%,其次是Ⅳ度,占25.3%。共分离出2 204株菌株,其中念珠菌830株,检出率为67.6%,支原体726株,检出率为59.1%,衣原体418株,检出率为34.0%,其他菌株230株,检出率为18.7%。念珠菌合并支原体感染发生率最高(216例,发生率为17.6%)。不同年龄育龄妇女念珠菌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婚姻状况和阴道清洁度的妇女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和其他菌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表现为已婚和阴道清洁度为Ⅲ、Ⅳ度的妇女各项病原菌检出率均较高。结论 妇科门诊育龄妇女阴道病原菌检出率较高,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感染是该女性人群发生感染性阴道炎的主要原因,且念珠菌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确诊为脑梗死患者(共200例)为实验组,其中高血压患者100例,非高血压患者100例。同期在该院体检中心的健康体检者(共200例)为对照组。采用循环酶法测定各组的同型半胱氨酸(Hcy)含量,用比浊法测定各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含量,并进行差别分析。结果实验组的Hcy、hsCRP分别是(27.0±7.6)μmol/L、(10.5±2.4)mg/L,均高于对照组的(11.2±2.3)μmol/L、(2.2±0.9)μmol/L(P0.01),高血压组的Hcy、hsCRP分别是(33.5±9.8)μmol/L、(13.5±5.2)mg/L,均高于非高血压组的(24.5±4.9)μmol/L、(10.9±4.2)μmol/L(P0.01)。结论高水平同型半胱氨酸和超敏C反应蛋白与脑梗死的发生、发展显示有密切相关,提示联合该二项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