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探讨普外二开展品管圈活动在降低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中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确定以“降低普外二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为主题,对2012年2月~2013年2月广东省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普外二科(以下简称“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进行观察,并与2011年1月~2012年1月品管圈活动实施前我科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进行比较,并对品管圈活动前后护士的自我评价得分进行比较。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对患者身份错误率由实施前的71%显著降低至23%,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得分分别为(4.5±0.3)、(4.6±0.3)、(4.5±0.3)、(4.4±0.5)分,均显著性高于活动前[(2.9±0.7)、(1.9±1.1)、(3.2±0.5)、(3.4±0.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品管圈活动能有效降低普外二护士对患者身份识别错误率,同时提升护士的责任心、积极性、沟通协调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不同放射治疗方式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18年12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收治的92例晚期NSCLC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接受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试验组接受调强放射治疗(IMRT),比较两组的血清肿瘤标志物[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g)]水平及预后。结果试验组治疗2个月后的血清TSGF、SCC-Ag水平低于对照组,随访1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IMRT应用于晚期NSCLC患者的治疗中,能够抑制肿瘤进展,降低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