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4-09-19,崇州市某休闲中心发生1起暴发性食物中毒. 1事件经过 2004-09-19中午,崇州市某休闲中心同时接待了陈某、吴某、徐某、林某4户人家的结婚喜宴,共计约1 300人就餐.当日晚10时,就餐者徐某(女,46岁)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为本起中毒事件的首疹患者.到20日19时,共计发病64人,均就诊于崇州市某医院.  相似文献   
2.
1134名高职学生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特别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超常规发展,使学校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就是其中突出的问题之一。焦虑、恐惧、神经衰弱和抑郁等心理障碍问题突出。为此,我们对学生心理问题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3.
4.
目的了解成都市某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方法根据卫生部餐饮业卫生监督量化评分要求拟定调查表,按照GB/T5009.X-2003、GB14934-94检验标准对米、油及公用餐具进行检测。结果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差,多数食堂达不到办证要求,米中检出有毒重金属镉,公用餐具消毒合格率仅为8.6%。结论成都市某区建筑工地食堂存在较大的食品卫生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5.
成都市部分大学新生健康危险相关行为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进一步了解成都市大学生健康危险行为现况,以便有针对性地制定和实施干预措施。方法采用"中国青少年健康相关行为调查问卷(大学)"随机在成都市2所大学抽取576名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调查576名大一新生中45.0%喜食甜食;56.7%不遵守交通规则;13.6%的大学生常感到孤独;7.0%的大学生考虑过自杀;20.3%的大学生有吸烟行为;51.4%的大学生饮酒;27.5%的大学生网络成瘾;3.3%的大学生曾经使用过毒品等成瘾性物质;9.2%的大学生有过性行为。结论成都市大学新生健康危险行为不容忽视,开展以生活技能教育为基础的健康促进活动进行干预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了解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每日饮水量及其影响因素,为制定我国儿童青少年适宜饮水摄入量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成都市城区和郊区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共1 403名.利用定量用具采用连续7d的饮水记录法,了解调查对象的饮水情况.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城郊、年级、身体活动水平中小学生各种饮品的饮用量.结果 成都市儿童青少年每日平均饮水量为865 mL;男生(897 mL)高于(836 mL)女生(t=7.568,P<0.05);城区学生(968mL)高于郊区学生(759 mL) (t=92.843,P<0.05);高年级学生饮水量高于低年级学生(F=30.335,P<0.05).白水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0.586,28.592,P值均<0.05);碳酸饮料饮用量男生高于女生,城区学生高于郊区学生,高年级学生高于低年级学生,超重儿童高于体重正常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F值分别为18.948,23.731,4.490,5.149,P值均<0.05).调查对象白水饮用量占饮水总量的66.1%,郊区学生(74.0%)高于城区学生(60.1%) (x2=4.43,P<0.05).饮水量及各种饮品的影响因素众多,城郊、年龄、身体活动水平、BMI、性别是总饮水量的影响因素;年龄、身体活动水平、BMI、性别是水的影响因素;城郊、年龄、身体活动水平、家庭人均年收入是饮料的影响因素(P值均<0.05).结论 儿童青少年饮水量偏低且影响因素较多,制定儿童青少年适宜饮水量时应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重污染天气对儿童上呼吸道健康的危害。方法 2015-2017年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连续3年抽取成都高新区1所小学3~5年级儿童(每年不少于600人)作为调查对象。在重污染天气期间和非重污染天气进行上呼吸道症状监测,并调查大气污染状况。以重污染天气期间污染物最低浓度组的症状发生率OR值为1,计算其他浓度组症状发生率的OR值。结果 2015-2017年重污染天气期间上呼吸道日均症状发生率(3.5%~13.4%)均高于同年非重污染天气(0.9%~2.5%)(P0.01)。2015年重污染天气期间NO_2、SO_2、PM_(10)和PM2.5平均浓度较非重污染天气分别高出24.7μg/m~3、15.6μg/m~3、133.9μg/m~3、95.3μg/m~3(P0.01),儿童上呼吸道症状发生率与NO_2和SO_2浓度成正相关关系。当NO_2浓度达到69~72μg/m~3时,咽喉症状发生率OR值为3.44,83~90μg/m~3时鼻腔状发生率OR值为3.16;SO_2浓度达到30~35μg/m~3时,咽喉和鼻腔症状发生率OR值分别为2.40和2.12;PM_(10)浓度达到181~224μg/m~3时,咽喉及鼻腔症状发生率OR值分别为2.16和1.86;PM2.5浓度达到120~150μg/m~3时,咽喉及鼻腔症状发生率OR值分别为2.19和1.96。除NO_2对鼻腔症状发生率的影响基本呈升高趋势,其他污染物从低浓度开始上升到某一浓度时,上呼吸道症状发生率随之升高并达到最大,浓度进一步升高时症状发生率有起伏的降低,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结论重污染天气是影响儿童上呼吸道健康的危险因素,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儿童上呼吸道症状发生率也明显升高,但儿童对不同污染物的易感性有个体差异,当浓度达到某一个水平时症状发生率不再继续升高。  相似文献   
9.
1998年6月10日,×县×乡发生一起因进食孵房孵鸭寡蛋加工制作的皮蛋,导致一起鼠伤寒沙门氏菌食物中毒。1 中毒经过该乡村医生徐×的长子,从本队代销店购回孵房孵鸭寡蛋加工制作的皮蛋10个,当即与其母食5个,下午5时与其弟食3个,其余2个与凉拌白菜于当晚10时全家5人(4男1女)共食,次日中午2时全家5人相继发病,自用氯霉素、庆大霉素、痢特灵等药物治疗,病情未见控制,除1人留家治疗外,4人住院治疗痊愈,无死亡。2 临床症状潜伏期最短9h,最长16h,平均11.8h。发病急骤,症状有头昏、头痛、全身…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成都市高新区建筑工地食堂卫生状况,为相关部门加强该行业监督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在成都市高新区随机抽取了30家建筑工地,并于2010-05/08对这些工地食堂的卫生设施、卫生管理情况及食品安全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建筑工地食堂办证率40.0%,从业人员持证率75.2%;50.0%的工地食堂加工场所布局合理,大米合格率90%,植物油合格率100%,餐具消毒合格率为8.6%。结论建筑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隐患多,要强化建筑工地食堂经营者的守法意识,要加强卫生宣传力度,提高食品从业人员卫生意识。相关执法部门间应加强监督,尽力消除工地食堂食品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