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基因芯片技术检测环境中常见致病菌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目的:为了快速,准确地检测环境中存在的致病菌,建立一种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环境中常见致病检测和鉴定的实验方法。方法:采用合成后点样的方法把自行设计合成的一系列寡核苷酸探针固定在经过醛基化修饰的显微镜载玻片上,制成用于致病菌检测的基因芯片。结果:在相同的条件下,扩增了涉及12个菌属的151株细菌的165rDNA基因片段并与基因芯片杂交,经Scan-Array3000芯片阅读仪扫描得到特异性的交杂图,归纳这些杂交图,得到一套属(种)特异的典型杂交图谱。待检的样品菌与基因芯片进行杂交,得到的杂交结果与典型图谱比对即可判断出样品的种类。用这样的方法对从实际样品中分离的细菌进行检测,准确率表达了96.2%(25/26)。结论:该项技术的建立为今后更大规模的检测研究奠定了基础,可以推广应用于感染性疾病诊断,环境监测,食品卫生监督,商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某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对米面中黄曲霉毒素B1(AFB1)、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ON)及玉米赤霉烯酮(ZEN)3种真菌毒素的酶联免疫检测效果。方法:以从超市随机购买的某品牌大米和面粉作为对象,按照试剂盒说明书开展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并进行标准曲线线性、各种毒素最低检测限、加标回收率及加标回收精密度等方法学验证。结果:3种毒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AFB1、DON及ZEN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69、184及41μg/kg,均低于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国家标准;平均加标回收率在80%~100%之间,加标回收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10.0以内。结论:该品牌数字化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系统及配套试剂盒对米面中真菌毒素检测的样品前处理简单、检测速度快、结果准确性高,具有较强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制部队饮水卫生监管信息系统,初步建成全军饮水卫生监管工作信息化平台.方法 在充分调研军队卫生信息化建设现状、梳理各级各类用户业务需求基础上,根据国家军队法规标准,建立标准化业务流程、数据流程和分析模型,编制软件需求并组织开发调试.结果 系统数据库依托军事综合信息网远程集中部署,已上线试用,用户可分权共管、分级共...  相似文献   
4.
正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是针对革兰阴性菌的广谱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尤其是在使用青霉素和头孢菌素不再有效的耐药或多重耐药菌(MDROs)感染中起关键作用,被认为是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抗革兰阴性菌的最后一道防线~([1])。然而,随着该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出现了碳青霉烯类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CRE引起的感染正在快速在全球范围内传播,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某部驻京单位餐饮从业人员手卫生现状及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手卫生的相关因素,为做好该部饮食卫生工作提出合理建议。方法使用ATP荧光检测法随机对119名餐饮从业人员手部微生物污染情况现场检测。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一般资料并检查卫生知识知晓情况,应用描述性统计、卡方检验和相关性分析对调查及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19名餐饮从业人员中有29人超过所限定的RLU(相对荧光强度)值,不合格率为24.37%;卫生知识得分为64.48±15.03,及格率为74.79%;不同洗手方式和是否参加过洗手方法专门培训对餐饮从业人员手部卫生存在着显著影响(P0.05); Spearman相关分析法得到卫生知识得分与测得的相对荧光强度值之间呈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负相关(r=-0.182,P=0.047)。结论调查对象的手部卫生合格率为75.63%,其主要影响因素为卫生知识知晓率、是否参加过洗手方法专门培训及洗手方式。今后应着加强对从业人员个人卫生知识的培训,有效防范食品安全风险。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部队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质量状况。方法通过现场检查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驻京部队餐饮单位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监测。结果共抽检78个餐饮单位餐饮具613件,消毒效果平均合格率为93.15%。部队医院营养食堂抽检的餐饮具全部合格,士兵食堂和部队幼儿园食堂餐饮具消毒效果较差。不同消毒方式比较,热力消毒及其与化学消毒联合应用消毒合格率均在93%以上,洗碗机消毒合格率仅为60%。结论驻京部队餐饮服务单位餐饮具消毒整体合格率较高,热力消毒效果比较可靠。  相似文献   
7.
8.
基因芯片检测肠道致病菌技术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 快速、准确地检测水中存在的肠道致病菌。方法 采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水中常见肠道致病菌进行检测和鉴定,包括检测靶基冈的扩增、基因芯片的制备、杂交反应和杂交结果的检测与分析四个步骤。结果 应用基因芯片对涉及9个菌属的143株致病菌在相同的条件下进行了杂交检测,得到菌属(科)特异性的杂交图谱,从而达到对细菌进行检测鉴定的目的。结论 制备的基因芯片能够同时检测沙门菌属、志贺菌属、埃希菌属、葡萄球菌属、变形杆菌属的细菌以及小肠结肠炎耶尔森菌、副溶血性弧菌等。  相似文献   
9.
基因芯片技术快速检测水中常见致病菌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致病菌污染饮用水可导致多种疾病的爆发与流行 ,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因此 ,若想有效控制介水传染病的发生 ,致病菌的快速检测是关键。传统的细菌检测方法 ,操作繁琐、且需要数天时间才能得到结果。核酸探针杂交技术也存在特异性或敏感性的问题。常规PCR 1次只能检出 1种致病菌 ,对水中分离的未知菌或有多种细菌污染的样品则显得无从下手。我们建立了以基因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水中常见致病菌的快速检测与鉴定技术 ,报道如下。首先 ,利用在细菌学分类上具有重要意义的 1 6SrRNA基因作为检测的靶分子。细菌的 1 6SrRNA基因具有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酸性氧化电位水对餐饮具和果蔬的消毒效果。方法采用悬液定量杀菌试验法和现场消毒试验法对酸性氧化电位水消毒效果进行了实验室观察。结果新生产的酸性氧化电位水在清洁条件下,对悬液内大肠杆菌作用5 mi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作用8 min、对白色念珠菌、枯草杆菌黑色变种(繁殖体)作用15 min,平均杀灭率可达100%。用该酸性氧化电位水浸泡餐饮具5 min,检不出大肠菌群,消毒合格率达100%。浸泡8 min以上,对生鲜果蔬表面自然菌的杀灭率可达到100%。结论新鲜酸性氧化电位水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可应用于餐饮具和生鲜果蔬的消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