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9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25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18篇
药学   2篇
肿瘤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急腹症是一种以急性腹痛为主要表现的临床急诊情况。多数急腹症发病急剧,腹腔内病变为进行性,发展较快,如果病人就诊过晚,或接诊医师诊治不及时甚至失误,可造成一定的死亡率。我们近几年共收治15例合并休克急腹症病人,本文对其围手术期诊治情况作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单纯肠外营养 (PN)与添加生长激素 (GH)的PN对短肠大鼠的代谢作用。方法 建立PN短肠大鼠模型 ,随机分成普通肠外营养组 (STD组 )及添加GH的肠外营养组 (rhGH组 )。测各组大鼠每日体重及氮平衡 ,计算其累积氮平衡。实验结束后测各组织器官重量变化 ,并测大鼠总体水、脂肪及蛋白含量。结果 PN结束后rhGH组大鼠体重、每日氮平衡及累积氮平衡均显著高于STD组 ,P <0 .0 1。各器官重量分析显示rhGH组大鼠腓肠肌重量显著高于STD组 ,P <0 .0 5 ,但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机体组成分析表明rhGH组大鼠总体蛋白及所占机体百分比较STD组显著升高 ,而总体脂肪则明显下降 ,P <0 .0 5。结论 PN时辅助添加rhGH具有显著的促代谢合成作用 ,蛋白合成增加是rhGH作用的显著特点。  相似文献   
3.
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道营养疗效及安全性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目的:评价胃肠道手术后早期肠道营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62例胃肠道手术病人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20例,术后接受1周常规输液,摄入热卡600kcal/d而无蛋白质;肠外营养组21例,术后持续1周摄入热卡30kcal/(kg·d),氮量0.2g/(kg·d);肠内营养组21例,术后1周给予热卡30kcal/(kg·d),氮量0.2g/(kg·d),术后第1天减半。结果:对照组病人术后1周体重下降4.42±0.85kg,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组术后1周体重下降分别为2.12±0.61kg和2.20±0.58kg,后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但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别。大多数病人术后血浆转铁蛋白、前白蛋白及纤维连接蛋白含量均低于术前,平均氮平衡对照组为0.98g/d,肠外营养组为-3.97g/d,肠内营养组为-4.11g/d,以上指标对照组与另两组存在显著差异(P<0.001),而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胃肠道手术后病人早期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是安全、有效的,肠外营养和肠内营养的临床效果基本相同,肠内营养具有费用低、实施方便和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16层螺旋CT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可切除性评价的方法,试提出新的评判标准,分析该标准的敏感性、特异性及准确率。方法:搜集35例经病理证实的胰腺癌病例,行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扫描后行CTA成像。术前根据胰周血管受累周径及长度拟定的新CT评判标准,采用1、2a、2b、3a、3b和4级共6个等级进行评判,并同手术结果对照。以不可切除作为阳性、可切除作为阴性,分别分析各等级敏感性和特异性,并绘制ROC曲线。比较以2级及2a级作为可切除性判断标准的差异,分析肿块不可切除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准确率。结果:35例患者中,切除16例,另19例不可切除。与手术结果对照,以1级、2a、2b、3a和3b级作为可切除性判断标准,肿块不可切除的敏感性分别为80.1%、86.4%、69.5%、55.6%和45.2%。ROC曲线显示以2a级作为CT可切除性判断标准为最佳临界点。CT显示肠系膜上静脉出现“泪滴征”或胰周小静脉的扩张、侧支血管形成的共5例,其中仅有“泪滴征”1例能够切除。结论:新的CT评判标准对胰腺癌侵犯胰周血管的可切除性评价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2a级可以作为CT可切除性判断标准为最佳临界点。  相似文献   
5.
临床上对小胰癌的诊断难度较大,尤当肿瘤直径≤1cm又属临床罕见的特殊类型胰腺肿瘤时,诊断更困难。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普外科胰腺肿瘤专业组收治胰腺腺鳞癌(adenosquamous carcinoma,ASC)1例。报告如下。1病历简介病人男,66岁。因"CA19-9升高2个月,黄疸2周",于2012-04-04入院。查体除皮肤巩膜黄染外,无其他阳性体  相似文献   
6.
术前精确判定胰腺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neoplasms,IPMN)的良、恶性对治疗方案的选择极其重要.本研究分析比较良、恶性IPMN间的差异,寻找术前判断IPMN良、恶性的相关指标.  相似文献   
7.
125I粒子和125I+吉西他滨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比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比较放射性125I粒子和125I+吉西他滨(gemcitabine,GEM)在治疗局部进展期胰腺癌中的作用.方法:2000年4月~2003年1月,38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locally advanced pancreatic cancer,LAPC)患者随机分成2组:A组18例(125I粒子组),B组20例(125I+GEM).所有患者均于手术中施行了125I粒子植入术.采用改良Dimension-averaging法来计算相关剂量.33例行胆肠和/或胃肠吻合术.结果:38例患者中,可评价客观疗效者(objective tumor response,OTR)34例,可评价临床受益反应(clinical benefit response,CBR)者36例,可行毒性反应评价者36例.CR+PR率A组为37.6%,B组为44.5%(P>0.05),PR缓解期A、B组各为6.7个月和4.8个月.CBR率A组为11.7%,B组为42.1%(P<0.05).两组毒性反应率和并发症率基本没有差异.12和24个月生存率A组为29.8%、14.4%,B组为67.1%、38.7%(P=0.04).总的Ⅱ期12、24个月生存率为71.9%、31.3%,总的Ⅲ期12、24个月生存率为31.5%、7.9%(P=0.02).结论:125I和125I+GEM在治疗LAPC有一定的客观有效率,但是,125I+GEM比125I能更好地改善LAPC的生存质量,提高LAPC生存率,并且Ⅱ期患者生存率优于Ⅲ期.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外科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4例无功能胰岛细胞瘤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以腹部包块、腹痛、腹胀为主要首发症状。病灶主要位于胰头(62.5%)和胰尾部(20.8%)。2例为多发,均位于胰头。恶性肿瘤占45.8%,良性占54.2%,肿瘤最大径平均为6.5cm。胰体尾切除和胰十二指肠切除各占20.8%,单纯肿瘤切除占58.4%。术后主要并发症为胰瘘(16.7%)和腹腔出血(8.3%),均发生在单纯肿瘤切除的病例。良性肿瘤组中位生存期36.68个月,恶性肿瘤组的中位生存期15.67个月。结论无功能胰岛细胞瘤无特异症状;单纯肿瘤切除并发症发生率高,需行肿瘤所在部位的胰腺区域切除。  相似文献   
9.
短肠综合征时结肠的代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及评价短肠大鼠结肠代偿性增生及结肠对营养物质吸收的促进作用。 方法 制作切除(80~85)%的超短肠大鼠模型,用百普素(Pepti-2000)做肠内营养(EN)治疗,观察全身营养状况和结肠形态学的改变,并在术后第21天用木糖和15N-甘氨酸混合液对带血管蒂的结肠进行封闭式灌注,观察结肠对水、碳水化合物和氨基酸的吸收情况。 结果 EN组于术后第21天净氮平衡与对照组(CONT)无差异,体重仅比术前减轻(10±18)g。结肠壁明显增厚,皱襞增大增粗,结肠壁的厚度、粘膜厚度、皱襞高度和皱襞表面积与CONT组相比差异具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EN组与CONT组相比DNA指数1.21±0.11vs.1.01±0.15(P<0.05),S期细胞百分比(52.6±5.5)%vs.(42.9±4.1)%(P<0.05)。连续循环灌注3h之后EN组对水、木糖和氨基酸的吸收明显高于CONT组(P<0.05)。 结论 大鼠结肠在短肠综合征时发生了明显的形态和功能上的代偿。早期适当的肠内营养不但可使超短肠大鼠获得足够营养支持,并且能够促进短肠大鼠结肠代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多种肿瘤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生物学特点及临床治疗方 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5年1月至2007年5月收治的18例多种肿瘤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影像学改变、病理特征、治疗过程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该组18例病人,男11例,女7例;平均年龄62.4±11.7(36~80)岁.其中碰撞癌11例,即肿瘤成分间无混合及移行状态;其余7例为混合癌,即肿瘤成分相互掺杂.肿瘤分别位于胰腺、胆总管下端及十二指肠壶腹部14例,其余4例则分别位于胰头+胆囊(双碰撞癌)、胰头+胆总管下端、十二指肠壶腹部+胆总管下端以及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近幽门部.组织学类型以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intraductal papillary mucinous carcinoma,IPMC)合并导管腺癌/神经内分泌癌以及导管腺癌合并其它壶腹部少见类型恶性肿瘤为主.pT分期以2、3期多见,而病理分期则以早、中期为主.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5例,胰体尾+脾切除术2例,全胰切除术1例.所有病人均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18例,术后均辅以化疗或加中医治疗,其中10例死亡,多死于肿瘤复发或肝脏转移.全部病人中位生存期仅13.2个月,较同期实施的胰腺导管腺癌根治性切除者(中位生存期27个月)、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姑息性手术者(中位生存期20.9个月)更差.结论 多种成分并存的胰腺及壶腹部恶性肿瘤多发生在胰头及胆总管下端,以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腺癌或导管腺癌合并其它少见类型恶性肿瘤为主,pT分期以2、3期多见,而病理分期则以早、中期为主,预后极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