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老龄化进程的发展,痴呆患病人数呈上升态势。目前,痴呆患者主要由家庭成员提供照护,照顾者需要提供长期的照料工作,由于痴呆的长期性和不可治愈性,会增加照顾者的照护负担,容易对其身心造成不利影响。认知行为疗法作为一种心理干预方法,能有效改善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的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降低其照护负担,促进身心健康,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中显示出良好的效果。现就认知行为疗法的概念、干预形式,以及认知行为疗法在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中的应用现状及效果进行综述,以期更好地为痴呆患者家庭照顾者提供心理治疗,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的抑郁水平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老年抑郁量表和日常生活活动量表对银川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出院前316例高龄老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为50.95%,抑郁评分为(5.02±3.41)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3.50±2.80)分(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曾经职业、经济来源、患病种类、生活自理能力是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抑郁的影响因素。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抑郁症状的发生率和抑郁水平均较高,护理人员应针对抑郁症状发生的影响因素,早期进行心理干预,以减少高龄老人抑郁症状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目的 了解西部宁夏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状况,分析影响老年人健康自评因素的城乡差异。方法 宁夏地区60岁及以上的城市和农村老年人各1 501名作为研究对象,内容包括社会人口学资料、健康自评、社会交往意愿、养老意愿、社会服务满意度等。结果 宁夏地区城乡老年人健康自评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年龄、外出频次是城乡老年人的共同影响因素,高龄、外出频次≤2次的老年人健康自评较差。另外,城市老年人健康自评还与社区服务满意度相关(χ2=3.160,P<0.001),对社区服务满意的老年人要比不满意的健康自评好;农村老年人健康自评还与养老意愿相关(χ2=9.658,P<0.001);有居家养老意愿的老年人比机构养老意愿的健康自评好。结论 西部宁夏地区老年人健康自评整体情况没有明显城乡差异,健康自评影响因素有一定不同。护理人员应根据实际情况为老年人提供不同的卫生服务,才能有效地提高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身心状况及其对家庭照护者生活质量自我感知的影响。方法抽取≥70岁老年住院患者及其主要家庭照护者各316例于出院前1 d实施调查,对家庭照护者生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元回归分析。结果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不同程度低下者占21.55%,出院后仍需医疗处置的占71.2%、护理服务的占82.2%,有抑郁倾向者占82.9%;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生活自理能力越低、出院后仍需医疗和护理处置,其家庭照护者对生活质量感知明显的评价越低(P0.05);家庭照护者与患者的关系属于非亲属、有其他辅助照护者,其生活质量感知明显较好(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时身心状况对家庭照护者生活质量感知的影响明显。护士应在进行高龄老年患者出院护理指导的同时,做好其家庭照护者的支援。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我国西部农村老年患者出院1年间家庭照护能力的动态变化及相关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取宁夏、陕西、甘肃省≥70岁农村老年患者的家庭照护者290人,分别于出院前1~2d、出院后3个月及1年对其家庭照护能力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家庭照护能力在患者出院后3个月得分最低,1年间的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与患者关系、自觉身体状况及健康状况的照护者,其家庭照护能力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患者不同医护处置数量对家庭照护能力有影响(均P0.01)。结论西部农村老年患者家庭照护能力在出院后3个月最低,家庭照护者的身体健康状况和人口社会学特征以及患者出院时的医疗护理需求与其家庭照护能力密切相关。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出院过渡期内针对不同特征的家庭照护者提供相应的过渡期护理,提高照护者的照护能力,进而提高照护者的生活质量和老年患者的照护品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和限制性探视制度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患者谵妄、住院时间、获得性感染及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探寻ICU最佳探视模式。方法检索Cochrane Library、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全文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相关研究,截止日期2019年3月31日。由2名研究员对文献质量进行严格评价和资料提取,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研究共纳入18篇文献,其中13篇中文,5篇英文;8项研究为随机对照试验,10项研究为类实验研究。总样本量4 728例。将纳入研究按照研究设计和探视时间长短分亚组,森林图结果显示,与限制性探视相比较,非限制性探视制度能有效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OR=0.19,95%CI(0.15,0.24),P0.001]、减少ICU患者焦虑[MD=-1.60,95%CI(-1.67,-1.54),P0.001]和抑郁[MD=-1.63,95%CI(-2.76,-0.49),P=0.003]等不良心理状态,并能有效提高ICU患者家属对ICU医护工作的满意度[OR=3.56,95%CI(2.32,5.48),P0.1];同时,非限制性探视并不会增加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OR=0.82,95%CI(0.55,1.21),P=0.31]、ICU病死率[OR=0.61,95%CI(0.21,1.79),P=0.37]和住院时间[MD=-0.40,95%CI(-1.29,0.50),P=0.39]。不考虑纳入研究设计,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可降低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OR=0.65,95%CI(0.51,0.82),P=0.004],并且探视时间越长ICU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反而越低[OR=0.75,95%CI(0.61,0.91),P=0.004]。结论非限制性探视制度可以在不增加ICU获得性感染、住院时间和病死率的基础上,有效地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降低危重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提高ICU患者家属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出院过渡期社会支持及社区资源利用情况.方法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以社会支持量表、老年人社区服务资源状况与卫生服务需求调查表为调查工具,对银川市某三甲医院住院,年龄≥60岁的老年人群在出院1个月、3个月、6个月三个时段进行调查,共收集有效问卷290份.结果 老年患者出院后社会支持总分、主观支持、客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得分均较低,且在出院3个月时最低;有配偶者、夫妻同住者、曾经的职业是干部者社会支持得分均高于其他组别,经济来源是子女补贴者社会支持得分低于有退休金及政府补贴者;老年患者出院后主要以有血缘关系的家人照护为主,雇佣照护、钟点照护、家庭病床、访视护理等社区服务资源的利用率极低.结论 社区应建立完善的老年人照料服务体系,为老年患者提供出院后可利用的医疗资源信息平台及途径,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背景:局部枸橡酸抗凝(regional citrate anticoagulation,RCA)应用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过程中,实现安全有效的体外循环的关键环节之一是钙离子的管理。对于无钙型RCA-CRRT来说,钙剂补充的方式一般有血滤导管静脉端和深静脉两种途径,不同的补钙途径对于外周钙离子的影响效果尚未探索。目的:试验假设,对RCA-CRRT的患者而言,与锁骨下静脉途径注射相比,经血滤导管静脉端输注钙剂外周iCa2+偏低。方法:研究为一项前瞻性、单中心、随机交叉试验。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兰州大学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行RCA-CRRT的患者48例,根据补钙部位的不同,患者随机分为2组,A组24例钙剂补充顺序为血滤导管静脉端-锁骨下静脉,B组24例补充顺序为锁骨下静脉-血滤导管静脉端。所有病例在更换钙剂补充途径前后采用血气分析仪比较血气分析结果。试验的主要观察指标是不同补钙途径时外周iCa2+、滤器后iCa2+间的差异,同时记录同期的pH值、K+及总血红蛋白指标变化;次要指标为干预期间导管功能障碍及低钙血症发生率。试验经中国兰州大学第一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批准号:LDYYLL2018-165,批准时间:2018年12月),并在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注册(注册号:ChiCTR1800020046,注册时间:2018年12月)。讨论:文章为一项关于无钙型RCA-CRRT不同补钙途径对外周钙离子影响的试验。试验将证实在血滤导管静脉端输注钙剂,与锁骨下静脉相比,同样的泵入速度,前者外周iCa2+略偏低;导管功能障碍和低钙血症发生率的比较将有利于确定哪个部位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9.
目的深入了解结直肠癌患者永久性肠造口术后的居家生活经历和体验,为促进其居家康复以及生活支持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方法,目的性抽样选择行永久性肠造口1年以上患者8例进行半结构式访谈,运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归纳主题。结果归纳为4个主题:复杂情绪反应;生活障碍或困惑;自我管理不断完善;生命价值再认识。结论护士应深入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居家生活中存在的困惑与问题,同时发现积极正向的行为方式,适时给予帮助和支持,提高其居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李萌萌  魏花萍  靳修  王冕 《循证护理》2023,(15):2734-2738
通过综述危重症病人发生压力性损伤预测模型的构建与研究进展,从不同的影响因素分析以及不同的模型构建过程、不同量表的使用为出发点,阐述了其对预测结果的影响。以期为危重症病人压力性损伤危险因素的探讨和预测模型的构建提供参考,进而减少危重症病人压力性损伤的恶化,减轻病人的住院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