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6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眼科学   3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患者采用米氮平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的疗效及对患者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6月期间温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收治的110例老年高血压病合并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帕罗西汀组(n=35)、米氮平组(n=35)和联合组(n=40)。3组均在常规降压治疗基础上联合抗抑郁药物治疗, 其中帕罗西汀组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 米氮平组联合米氮平片治疗, 联合组联合米氮平片和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比较3组疗效和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3组治疗前后负性情绪和睡眠质量。结果帕罗西汀组与米氮平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疗效明显优于帕罗西汀组和米氮平组(均P<0.05)。治疗后, 3组24项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均P<0.05);联合组上述评分明显低于帕罗西汀组和米氮平组(均P<0.05)。3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氮平片联合盐酸帕罗西汀片治疗老年高...  相似文献   
2.
斜视与眼球运动仿真教学软件的研发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利用动画仿真技术模拟斜视与眼球运动,开发斜视与眼球运动仿真教学软件的一些做法。该软件包括49个斜视与眼球运动案例,并模拟其对光反射、角膜映光、遮盖法、眼球运动、三棱镜检测等情况下的双眼变化情况。该软件用于教学,提高了教学效率,优化了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背景 目前关于脉络膜结构变化的研究主要聚焦于成人和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但鲜见应用增强深部成像(EDI)-OCT技术测量儿童视盘旁脉络膜厚度及其重复性研究的报道,且OCT成像的手动测量结果是否可靠是影响结果判断的主要因素. 目的 对EDI-OCT测量儿童视盘旁脉络膜厚度的可重复性进行评估,探讨其在相关儿童眼病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采用诊断试验可靠性评价方法,采用EDI-OCT技术对2015年2-3月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就诊的49名矫正视力正常的7~12岁儿童进行视盘旁脉络膜厚度测量,受检者平均年龄(9.9±1.3)岁,均任意选择一侧眼作为受检眼.由同一位有经验的医师用Spectralis OCT的EDI模式对受检眼进行以视盘为中心、直径3.4mm区域的环形扫描,测量指标包括测量区全周脉络膜厚度以及颞侧、颞上、鼻上、鼻侧、鼻下和颞下各分区的脉络膜厚度.采取下列3种方法对测量进行重复性和再现性分析:(1)同一测量者2次测量结果的测量者内重复性分析;(2)不同测量者测量结果的再现性分析;(3)同一检查者对2次检测图像测量的检查者内重复性分析.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对重复测量的变异性进行评估,采用Bland-Altman分析对重复测量的一致性进行评估.结果 测量者内重复测量结果、测量再现性结果和检查者内重复测量的平均全周及各分区脉络膜厚度的平均差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测量者内重复测量值、再现性测量值和检查者内重复测量值的ICC分别为0.971 ~ 0.993、0.827 ~0.982和0.974 ~0.991,测量者内重复测量、再现性测量和检查者内重复测量的全周平均视盘旁脉络膜厚度95%一致性界限分别为-12.4 ~9.7 μm、-15.2~11.6μm和-16.3~19.1 μm,这些差值临床上均可以接受.结论EDI-OCT手动测量健康儿童视盘旁脉络膜厚度的可重复性、再现性和一致性均较好,EDI-OCT检测技术在评价儿童脉络膜变化方面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陈思萍  陈茹茹  陈岩 《浙江医学》2017,39(17):1433-1435,1439
目的评价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对睑板腺与泪膜脂质层厚度(LLT)的影响。方法选择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1年以上的近视患者100例(100眼)作为过夜戴镜组,普通眼镜配戴者100例(100眼)作为未戴镜组,均使用Lipiview眼表面干涉仪测得LLT、眨眼频率以及不完全眨眼比率,Keratograph5角膜地形综合分析仪测得红外线睑板腺图像、下泪河高度、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NI-BUT),计算上睑板腺缺失面积百分比,并测定泪液基础分泌量。比较两组上述各指标差异,并应用多元回归分析过夜戴镜组各参数与睑板腺缺失面积百分比及LLT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过夜戴镜组、未戴镜组的NI-BUT分别为7.83(5.27,14.09)s、5.68(4.03,13.01)s,过夜戴镜组NI-BUT更长(P<0.05)。过夜戴镜组、未戴镜组的上睑腺体缺失面积百分比分别为(14.38±7.09)%、(13.30±6.67)%,LLT分别为(57.97±18.59)nm、(56.61±20.67)nm,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在泪液基础分泌量、下泪河高度、眨眼频率以及不完全眨眼比率等方面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上睑板腺缺失面积百分比随下泪河高度的增加而减少,而LLT与NI-BUT呈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过夜配戴角膜塑型镜是相对安全的,在验配角膜塑型镜过程中,应关注睑板腺的基线状态。  相似文献   
5.
目的 建立通脑溶栓胶囊的质量控制方法。方法 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粉葛、黄芪、鸡血藤和赤芍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制剂中的粉葛所含成分葛根素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柱:C18色谱柱(4.6 mm×150 mm,5 μm);流动相:甲醇-水(25 ∶ 75);检测波长:250 nm。结果 在薄层色谱中均能检出粉葛、黄芪、鸡血藤和赤芍;葛根素进样量在0.06784~0.40704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8,平均回收率为98.9 %(n=6),RSD为1.1 %。结论 本研究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通脑溶栓胶囊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角膜像差与角膜前表面Q值改变对角膜塑形术控制近视效果的影响。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对配戴角膜塑形镜治疗的8~16岁青少年儿童中低度近视患者85例(85眼),分别进行配戴前及配戴1年后的眼轴和角膜像差、角膜前表面Q值测量。眼轴由IOLMaster测得,角膜像差和Q值由角膜地形图仪测得,角膜像差取6 mm瞳孔直径下的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73例受检者完成1年的随访检查。初始眼轴长度和配戴1年后眼轴长度分别为(25.17±0.88)mm和(25.42±0.83)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8.387,P<0.01)。眼轴年增长幅度低于均值组和高于均值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有初始戴镜年龄、角膜前表面Q值差值、初始角膜球差、初始水平角膜彗差、初始近视程度。行logistic回归分析,角膜塑形镜控制眼轴增长幅度主要的影响因素有:初始近视程度(?茁=3.709,P<0.01)、初始角膜球差(?茁=-12.881,P<0.01)、角膜前表面Q值差值(?茁=-4.349,P<0.01)。影响近视程度的主要因素有初始戴镜年龄(?茁=0.441,P<0.05)和初始角膜球差(?茁=8.762,P<0.05)。结论年龄和角膜球差影响近视进展。随访1年,角膜塑形镜对中度近视的眼轴控制效果优于低度近视,角膜塑形镜通过改变角膜前表面Q值及角膜球差影响近视控制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综述中药大血藤的化学成分提取方法及药理作用情况。方法对国内大血藤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方面的文献进行总结。结果大血藤主要化学成分有酚酸类、蒽醌类、黄酮类、总皂苷、鞣质类等;药理作用有抗菌、抗病毒、消炎、抗肿瘤等。结论大血藤中化学成分的提取与测定方法较成熟、临床应用广泛,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以建构主义理论为指导的儿科教学查房效果。方法选取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专业46名实习学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26名和对照组20名。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教学查房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向学生们传授问诊和体格检查技巧,分析和讲解突出重点难点,由教师对本次教学查房进行总结。观察组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查房模式,即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对教学查房按照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等四大要素进行设计,整个教学查房过程由学生主持,学生们按预先安排的角色进行自主教学查房,教师只给予必要的指导。在实习结束前,对学生进行案例分析题测试,同时对教学查房效果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案例分析题测试结果显示,观察组成绩(85.12±21.23)分,与对照组成绩(81.80±19.33)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学习兴趣、与病人沟通交流能力、临床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人文关怀精神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等6个方面评价均优于对照组(P < 0.01)。结论在临床教学中灵活运用建构主义理论,创造有利于知识建构的学习情境,能够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提高好评率。  相似文献   
9.
评估不同操作者使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Master 500测量2~6岁儿童眼轴长度的重复性和再现性。方法:横断面研究。共纳入2016年12月至2017年3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杭州院区视光门诊部就诊的102名(102只右眼)2~6岁儿童,先由一名操作者连续测得3组有效眼轴长度数据,随即换另一名操作者重复测量操作再获得3组有效眼轴长度数据。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Bland-Altman分析和组内相关系数(ICC)计算相关数据;2位操作者的测量结果采用不同分析方法(3次测量数据的均值,第1次测量数据);其中2组单次测量数据、均值各自进行配对t检验、Bland-Altman分析,计算组内标准差(Sw)、2.77 Sw和组内变异系数(CoV)。结果:同一测量者的 重复测量方差分析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均具有很窄的95%一致性界限(LoA)(均小于-0.04至0.04 mm),ICC为1.000。不同测量者的配对t检验P值均大于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并均具有很窄的95%LoA(均小于-0.04至0.03 mm),且均值法的95%LoA比单次测量法窄42.86%,两者Sw、2.77 Sw数据均分别小于0.01 mm和0.03 mm,CoV均小于0.05%。结论:同一操作者对IOLMaster 500测量2~6岁儿童眼轴长度具有良好的重复性,不同操作者测量同一患者具有良好的再现性。此外,每位操作者连续测量3次的平均值比各测1次的值具有更好的再现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建立补阳通栓片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补阳通栓片中黄芪、地龙、水蛭进行薄层色谱鉴别;用HPLC-ELSD法测定补阳通栓片中黄芪的有效成分黄芪甲苷的含量。结果定性鉴别专属性强,阴性对照无干扰;含量测定黄芪甲苷在1.01μg~10.10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9;平均回收率为99.11%,RSD为1.25%(n=6)。结论主补阳通栓片质量标准研究的分析方法简便、可行、准确,可作为补阳通栓片的质量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