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2篇
预防医学   1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建中  陈法明  周峰 《职业与健康》2011,27(24):2809-2811
目的探讨花岗岩石材加工业矽肺的发病现状和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收集长沙市自1963年1月—2010年12月该行业所有矽肺病例资料,建立数据库,用SPSS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47年来,长沙市该行业新发矽肺病118例,其中Ⅰ期矽肺78例(66.10%),Ⅱ期矽肺35例(29.66%),Ⅲ期矽肺5例(4.24%)。好发工种为石工(81.51%)、凿岩工(9.24%)、运输工(1.68%)、其他工种(7.56%)。平均发病工龄约为34 a,平均发病年龄约为55岁。结论该市花岗石矽肺病新发病例1960—1980年呈逐渐增长趋势,1990年后病例明显减少。2000年后未出现新发病例。需加大粉尘危害监测与风险控制,建立粉尘暴露人群健康监护机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一种LAMP分子鉴别检测体系,应用于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的分子鉴别检测。方法针对8种细菌(沙门菌属、志贺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副溶血性弧菌、EHEC O157:H7、奇异变形杆菌、霍乱弧菌和单增李斯特菌)和2种病毒(Norwalk病毒和轮状病毒)分别建立LAMP和RT-LAMP方法,分别对25种常见肠道细菌和病毒进行LAMP扩增,水浴箱内65℃扩增60 min(LAMP)或120 min(RT-LAMP),扩增完成后利用电泳和肉眼进行结果判断。对365份食源性疾病患者呕吐物、肛拭子和食品等标本进行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LAMP分子检测。结果 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LAMP或RT-LAMP方法均只对靶病原体出现阳性结果,电泳显示为LAMP特异性梯状条带,加SYBRGreen I后肉眼观察反应液变为绿色;8种细菌性病原体LAMP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为3×100~1.2×102cfu/ml,其中6种LAMP方法敏感度高于PCR方法,其他病原体(霍乱弧菌、EHEC O157:H7、Norwalk病毒和轮状病毒)敏感度与PCR方法相同。从365份标本中检出沙门菌属11份、志贺菌属6份、金黄色葡萄球菌13份、EHEC O157:H7 2份、副溶血性弧菌2份、单增李斯特菌2份、Norwalk病毒12份和轮状病毒7份。结论建立了一个较为完整的LAMP分子鉴别检测体系,可以在一台水浴箱内同时对10种食源性疾病病原体进行高通量的分子鉴别检测,具有快速、不需要特殊仪器和肉眼判断结果的优势,适合基层单位的实验室开展食源性疾病的分子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3.
2008年长沙市工业企业职业危害现状分析与管理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法明  张建中  王艳 《实用预防医学》2010,17(10):1954-1957
目的全面了解长沙市职业危害基本情况和职业卫生管理现状、分析职业危害企业分布特点和职业人群接触特征,明确职业病防治工作目标和重点,提出职业病危害防制管理策略。方法应用长沙市2008年职业病危害工业企业调查建档资料,编制EpiData2.1b数据库,将所需信息导出到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统计至2008年底,共调查全市职业病危害的工业企业1 774家,职工总数210 332人,接触职业危害67 231人,接触人次95 062人次;接触粉尘38 619人次(40.62%),接触化学物质24 145人次(25.40%),接触物理因素类32 298人次(33.97%);企业行业分布居前5位是机械、轻工、建材、化工、煤炭行业;县级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80.77%;私营企业占全市企业总数67.53%;县域企业46 597人(69.30%),私营企业29 583人(44.00%)。结论职业病危害企业的数量、危害的种类、危害接触人数等均呈增加趋势;企业监测覆盖率、各类危害因素监测率和检测样本合格率、健康监护率等都处于国内较低水平;县域和私营企业是长沙市职业病防治工作重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4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的神经功能评价、脑梗死病灶的变化及生活能力状态的评价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脑梗死确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5.
长沙市2010年手足口病EV71型VP1区基因序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2010年长沙市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HFMD)重症和普通病例肠道病毒71型(human Enterovirus 71,EV71)VP1区基因特征。方法收集12例HFMD重症和普通病例的咽拭子或肛拭子标本进行VP1区基因RT-PCR扩增和核苷酸序列测定,测序结果利用sequin软件提交至GenBank,Lasergene和Mega5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氨基酸比对分析和构建进化树。结果 12株EV71 VP1区基因序列在进化树上与C基因型中的C4a亚型代表株属同一分支,在核苷酸同源性分析中,12株EV71与C4a亚型代表株(3254-TAI-98)的同源性达到92.6%-93.3%,高于与A、B、C1、C2、C3、CVA16型或亚型代表株的同源性(分别为79.9%-80.7%、83.1%-84.0%、87.9%-88.7%、89.1%-89.8%8、7.8%-88.2%和57.3%-58.4%);12株EV71病毒VP1之间的核苷酸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源性为98.1%-100.0%,高于与C4亚型代表株的同源性(92.6%-93.3%和91.8%-92.7%)。2010年分离自长沙的重症和普通病例与2008年分离自北京、深圳和阜阳的EV71病毒VP1基因序列之间的氨基酸变异位点少。结论 2010年长沙市流行的EV71型病毒属于C基因型中的C4亚型;12例HFMD重症和普通病例的EV71 VP1区基因序列差异较小;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病例来源的EV71 VP1区氨基酸变异位点无关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长沙市尘肺病死亡病例的分布以及死亡原因等流行病学特点,为尘肺病防治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1956-2010年尘肺报告死亡病例,按不同年代、不同死亡年龄、死亡原因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长沙市累计报告尘肺死亡病例690例,病死率为18.70%;病死率居前3位的尘肺是:矽肺、陶工尘肺、煤工尘肺;引起尘肺病例死亡的前5位原因:肺结核、慢性呼吸衰竭、肺心病、肺部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最小死亡年龄24.12岁,最大死亡年龄85.16岁,平均死亡年龄59.86岁。结论预防尘肺病并发症,系统治疗肺结核病、控制肺部感染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延长尘肺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采用回顾性流行病学调查方法,以谷尘所致尘肺病例为研究对象,结合工作场所谷尘浓度、游离SiO2含量检测结果评定暴露者职业接触水平。提示长期接触高浓度谷物粉尘可致肺组织纤维化而引起尘肺病。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陶瓷制作业尘肺患病现状和发病规律,预测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制定调查方案,收集自1962年1月至2011年12月该行业所有尘肺病例资料和工作场所粉尘检测资料,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结果 50年间,全市共确诊陶工尘肺657例,累计患病率8.46%,其中Ⅰ期尘肺499例,占75.95%,Ⅱ期尘肺126例,占19.18%,Ⅲ期尘肺32例,占4.87%。好发工种前3位为成型工(32.42%)、装出窑工(18.26%)、烧成工(14.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发病工龄19.87年,平均发病年龄50.80岁。结论随年代推移,陶工尘肺的发病年龄、发病工龄均呈延长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新发病例逐年减少。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长沙市2002-2011年职业中毒发病情况,为制定防治对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急慢性职业中毒的毒物种类、急性中毒事故发生原因,进行综合分析. 结果 2002-2011年期间,长沙市共发生急性职业中毒15起,受累病人39人,死亡8人,其中硫化氢居首位,死亡率最高的是二氧化碳;缺乏职业卫生安全知识和违反安全操作规程是导致事故的主要原因;猛农、水合肼、二甲基甲酰胺、氟化氢、二氯乙烷是本市首次引起急性中毒的毒物;急性中毒病例中申请诊断率为41.02%,疑似慢性中毒病例中申请诊断率为28.19%. 结论 城市污水处理是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故重要区域,加大该行业的职业安全培训和用人单位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尘肺病高千伏(HKV)胸片X线形态学特征,为修订尘肺病诊断标准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按照最新尘肺病诊断标准,对3 689例尘肺病胸片X线形态学进行分析,并将结果建立数据库,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基于3 689例尘肺病X线形态学改变结果分析,圆形小阴影表现为:p影508例(13.8%),q影1 501例(40.7%),r影279例(7.6%);不规则小阴影表现为:s影246例(6.7%),t影1 414例(38.3%);大阴影280例(7.6%),小阴影聚集196例(5.3%)。小阴影肺区分布主要在两肺中下肺区;各种尘肺病同时伴有肺纹理(60.3%)、肺门(35.5%)、胸膜(11.4%)、肺气肿(16.7%)等X线异常征象。结论 HKV胸片大阴影、小阴影形态、分布以及小阴影密集度的判定等,在尘肺病诊断分期中至关重要,分析发现,胸膜、肺门、肺纹理、肺气肿、肺结核等X射线影像学特征,与尘肺诊断密切相关,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