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急性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急性中毒患者30例在常规解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观察患者意识、胆碱酯酶、心脏、肾脏功能变化,与常规解毒治疗患者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清除急性中毒患者血液中的毒物,加快患者恢复(P〈0.01),对心脏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血液灌流治疗应用于急性中毒患者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2.
B型尿钠肽在心力衰竭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血浆中B型尿钠肽(BNP)水平在心力衰竭(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测定心衰组(66例)和对照组(22例)患者血浆BNP水平,并将BNP<100pg/ml组(33例)、100≤BNP<400pg/ml组(30例)与BNP≥400p/ml组(25例)因心衰30d内再次住院率及心衰病死率进行对比,结合各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清尿酸(UA)、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评价其对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的意义.结果心衰组血浆BN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并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P<0.01),其水平与原发病无关(P>0.05).随着BNP水平的升高,因心衰30d内再次住院率及心衰病死率增加(P<0.01),BNP水平较高者LVEF低、UA水平高,与CK-MB水平无关.结论血浆BNP水平随心功能的下降而升高,BNP较高者心衰的再次住院率及心衰病死率增加,提示BNP有助于心衰的危险分层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3.
血液灌流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是急诊科常见的急危重症,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种新概念,从一个新的角度阐明MODS的重要病理生理及发生发展过程。本文通过对AOPP中毒患者血液灌流(He)前后血清中IL-1、IL-2、IL-5、IL-8和TNF-α含量变化监测来说明血液灌流对AOPP患者炎症介质的影响,进而提示HP对SIRS的作用以及对减轻MODS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索远程医学教育联合线下辅导在偏远地区住院医师临床胜任力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偏远地区县医院住院医师和助理医师共46名为研究学员,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23)和对照组(n=23)。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带教方法,试验组采用慕课和三甲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系列讲座及“三基”培训远程继续教育,线下辅导采用小组讨论、教学查房和三级查房。培训结束时采用迷你临床演练评估(Mini-CEX)对住院医师和助理医师的临床胜任力进行评估。问卷调查了解两组师生对相关教学方式的满意度评价。结果 Min-CEX结果显示试验组住院医师在医疗面谈、体格检查、人文关怀、临床判断、组织效能、整体评价6个方面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9.15、6.40、12.46、7.90、6.27、9.74,P均<0.05);试验组助理医师在健康咨询方面评分高于对照组助理医师,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50,P<0.05)。试验组教师及学员对实施远程教育联合线下辅导的模式和Mini-CEX测评方法的满意度较对照组高(Z分别=3.22、2.44,P均<0.05)。结论...  相似文献   
5.
<正>高血压脑出血是临床的常见疾病。目前治疗方式有内科保守治疗和大骨瓣开颅术、小骨窗开颅术CT立体定向血肿穿刺术、显微镜或内窥镜血肿清除术等。笔者对2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病情采用了不同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效果较满意,现报  相似文献   
6.
汪日红  王斌  陈法余 《浙江医学》2011,33(6):903-904
吸入性肺炎是酒精中毒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者可出现呼吸衰竭,并可加重患者脑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脑组织的继发性损伤,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我院对酒精中毒合并吸入性肺炎患者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早期采用了纤维支气管镜治疗,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背景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疾病,此病常年反复发作,严重危害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研究有氧运动对患者心肺功能储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的 观察稳定期COPD患者有氧运动前后血清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及心肺运动功能情况,探讨有氧运动改善身体功能、促进康复的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至2020年7月解放军杭州疗养院收治的稳定期COPD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氧疗、舒张支气管等常规治疗12周,试验组(其中1名受试者因急性发作症状退出试验)在常规治疗的同时,脚踩功率自行车在无氧阈水平强度下规律进行有氧运动12周。比较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清中IL-10、IL-17、MMP-9表达情况及心肺运动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有氧运动12周后,试验组IL-17、MMP-9水平较治疗前及对照组下降,而IL-10水平高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 min步行距离(6MWD)、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峰值摄氧量(Peak VO2)、最大分钟通气量(VEmax)较治疗前及对照组升高,而无氧阈时二氧化碳通气当量(VE/VCO2 at AT)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启动、长期坚持有氧运动能够明显改善稳定期COPD患者健康状态,减轻炎性反应,增强心肺功能储备,提高生活质量,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病原菌分布。方法对重症监护病房收住的357例机械通气患者中VAP的发生情况、相关因素及病原菌分布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VAP的发病率为18.8%;病原菌分布:革兰阴性菌占65.6%,革兰阳性菌25.4%,真菌9.0%;患者的年龄、机械通气时间≥7d、应用制酸药物、意识障碍、抗菌药物联用及留置胃管是VAP的高危因素。结论 VAP的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危险因素的存在与VAP的发生密切相关,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监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急性中毒患者应用血液灌流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急性中毒患者30例在常规解毒治疗的基础上应用血液灌流治疗(治疗组),观察患者意识、胆碱酯酶、心脏、肾脏功能变化,与常规解毒治疗患者20例(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血液灌流治疗可有效清除急性中毒患者血液中的毒物,加快患者恢复(P<0.01),对心脏功能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 血液灌流治疗应用于急性中毒患者是有效及安全的.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