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对胰腺炎性假性囊肿及胰腺癌性假性囊肿诊断中CT诊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胰腺炎性假性囊肿患者28例和胰腺癌性假性囊肿患者11例,均展开CT检查,对患者CT表现特征进行总结。结果胰腺炎性假性囊肿主要分布在小网膜囊中,胰腺癌性假性囊肿在胰体尾部较为多见,二者大小、囊壁及胰腺表现均有不同。结论腺炎性假性囊肿及癌性假性囊肿有特征性CT表现,采用CT检查方法可为胰腺嘉兴囊肿患者临床诊断及良恶性鉴别提供准确、丰富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肾脏最为常见的良性肿瘤,由平滑肌、血管和脂肪3种组织构成,CT检查具有特惩生表现。我院1996年6月~2003年6月间共发现11例,现就其CT表现特点及鉴别诊断作一总结,以进一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诊断膀胱副神经节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7月-2014年1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膀胱副神经节瘤患者的CT资料。5例患者均进行多层螺旋CT扫描以及三维重建,并分析膀胱副神经节瘤的CT特点。结果5例患者均为单一病灶,2例呈不均匀明显强化,1例呈中度强化,另2例呈轻度强化;1例发现盆腔肿大淋巴结1枚,直径约1.7cm。CT扫描发现的病变数量、位置、大小、特征及周围淋巴结出现转移与术中所见及术后病理结果一致。结论多层螺旋CT扫描及三维重建在膀胱副神经节瘤的诊断中有重要价值,可为临床诊断及手术计划的制定提供较为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螺旋CT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本院于2011年5月-2013年12月收治原发性腹膜后肿瘤患者31例进行研究。结果31例原发性腹膜后肿瘤16例来自间叶组织,7例来自神经组织,7例为生殖细胞源性肿瘤,1例为淋巴瘤,共有恶性肿瘤19例。经手术及病理验证, CT定位分析准确率为90.32%,定性分析准确率为70.97%。结论在原发性腹膜后肿瘤临床诊断中,螺旋CT可对各肿瘤实现良好定位判断与定性判断,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56层CT容积扫描在头颈部CTA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1例患者行256层螺旋CT容积扫描诊断为烟雾病,分析其CTA原始图像、后处理重建图像特征。结果 21例烟雾病为单或双侧颈内动脉终末段狭窄或闭塞,颅底均有异常血管网,均发生在颅底Willis环附近,17例丰富,4例较稀少;合并动脉瘤发生率为14%(3/21),其中1例为多发动脉瘤。结论 256层CT容积扫描可清楚显示颅底血管闭塞、狭窄、异常细血管网、动脉瘤及侧支血管形成,可为烟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资料。  相似文献   
6.
陈思争  于山 《中外医疗》2015,(3):181-182
目的: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用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的临床价值进行观察分析。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8月—2013年8月接收治疗的54例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心电图与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结果 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阳性率为75.9%,心电图诊断阳性率为59.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常规心电图相比,对无症状型冠心病患者采取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具备较高的临床诊断价值,具有简便、无创、经济以及安全可靠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陈思争  于山 《中外医疗》2015,(2):169-170
目的分析研究CT诊断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SVCS)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经病理确诊的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患者100例,分析CT与肺癌解剖部位、大体类型与其导致的SVCS方式关系。结果肺癌导致的SVCS方式中,淋巴结转移32例,直接侵犯14例,两者并存54例,不同部位不同类型肺癌导致的SVCS的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癌诱发的SVCS的后变化主要包括胸壁水肿24例,侧支循环28例,两者并存30例,两组均无18例,随着梗阻程度不同,胸壁水肿以及侧支循环的CT显示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CT增强扫描可明确诊断肺癌合并上腔静脉综合征,为之后的临床治疗提供可参考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诊断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到2014年3月经术后病理证实的5例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患者的CT资料,并分析其CT特点。结果 5例患者中男性2例,女性3例;1例患者病灶为两个,其余4例为单发;其中2例误诊为肾癌。6个病灶的肾皮质期表现为均匀或不均匀强化,肾实质期肿瘤强化程度不一,可表现为明显减退、轻度减退及持续强化。结论肾上皮样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可含有脂肪成分,也可不含脂肪成分;CT表现在与其他疾病鉴别诊断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ADC在肝纤维化患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2013年9月经肝穿刺活检确认的肝纤维化患者56例,同时建立由20名健康成人组成的对照组,开展超导磁共振的弥散加权成像(DWI)检查。结果通过对56例慢性肝炎患者和20例健康志愿者开展MRI弥散加权成像测定ADC值,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肝纤维化分期增加和纤维化程度的升高,ADC值会出现逐渐的下降趋势。ADC值与纤维化分期存在负相关性关系,并且b值在500s/mm^2时,相关性表现最优。结论 ADC具有对肝纤维化患者的诊断价值,其中弥散加权成像是肝纤维化病情诊断、效果评估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0.
刘建华  陈思争  陈言 《中国保健》2006,14(18):89-89
目的探讨肝脏局灶性结节增生(FNH)的螺旋CT平扫及动态增强表现.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12例经手术及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FNH平扫及动态增强CT资料.结果12例FNH均为单发结节,肝右叶9个,肝左叶3个,结节长径1.5~8.7cm.CT平扫11例呈低密度,1例等密度,6个病灶低密度中央可见星芒状、点状或线状更低密度.增强扫描,动脉期11个病灶实质明显均匀强化,1个中等强化,2个病灶中心或边缘见增粗扭曲的血管门脉期9个病灶强化高于肝实质,2个等于肝实质,1个低于肝实质延迟期11个病灶略高于或等于肝实质,1个低于肝实质.动态增强扫描10个病灶显示中央瘢痕,其中6个呈典型"延迟强化"表现.2个病灶边缘出现薄层环状强化.结论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扫描对FNH诊断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