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估授精方式对不同原核数目及D3评级胚胎体外发育形成囊胚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2月期间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医学中心3 610个新鲜取卵周期的囊胚培养结局。根据授精方式将行囊胚培养的胚胎分为IVF组和ICSI组,每组再根据原核数目(0PN、1PN和2PN)以及受精后第3天(D3)卵裂期胚胎评级(优质和非优质,分别简称为H及L)将胚胎分为6个亚组,即2PN-H、2PN-L、1PN-H、1PN-L、0PN-H以及0PN-L亚组,比较分析各组的囊胚形成率(BR)、优质囊胚形成率(HBR)、可利用囊胚形成率(ABR)、D5BR、D5 HBR、D5ABR等指标。结果 ICSI组的总BR、HBR以及ABR与IVF组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CSI-1PN-H亚组、ICSI-1PN-L亚组的BR、HBR、ABR以及ICSI-0PN-L亚组的BR、ABR均显著性地低于IVF相应亚组(P0.05),而ICSI-2PN-H亚组、ICSI-2PNL亚组以及ICSI-0PN-H亚组的BR、HBR以及ABR与IVF相应亚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除ICSI-2PN-L亚组的ABR外)。另外,ICSI组的总D5BR、D5 HBR以及D5ABR均显著低于IVF组(P0.01),但是ICSI-0PN-H亚组的D5BR、D5HBR、D5ABR却显著高于IVF-0PN-H亚组(P0.01)。结论通过ICSI获得的1PN胚胎(无论D3胚胎评级)以及0PN-L胚胎的继续发育能力较低,并且ICSI会降低大部分胚胎的发育速度。  相似文献   
2.
前 言 医疗卫生、制药工业、食品工业及宇宙航行等部门都要求有生物洁净的环境。一般根据空气中的悬浮菌主要粘附在尘埃上的想法,如果空气中的含尘量降低,则生物洁净程度随之升高。这是最简单最迅速的方法,但它不能确切反映菌的浓度,更不能检查菌属,并且不能确切表示在无菌尘埃量大的场合,如无菌空气管道中的纤维片、活性炭粉末及铁锈等情况下的生物洁净级别。因之较为准  相似文献   
3.
胆系蛔虫症是我国农村较常见的疾病,也是临床急腹症中主要疾病之一,以往诊断该病主要根据临床病史和体征,而缺乏直接显示病变的检查方法。通过实践,我们认为现代B型超声是诊断本病的最好方法。 1.仪器和检查方法仪器为东京计器LS300A线阵型超声诊断仪,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早期慢速冷冻的D3卵裂期胚胎复苏后培养至囊胚移植的临床结局。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生殖中心D3卵裂期胚胎慢速冷冻复苏周期为研究对象,同一患者复苏的胚胎来自于同一取卵周期。根据移植胚胎策略不同分为:(1)卵裂期移植组,即慢速冷冻复苏后直接行卵裂期胚胎移植,共55个复苏周期。(2)囊胚移植组,即复苏后继续培养至囊胚移植,共57个复苏周期。分析囊胚移植组胚胎复苏后继续培养的囊胚形成率,两组患者移植后的种植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多胎妊娠率、早期流产率及抱婴率等临床结局。结果早期慢速冷冻的D3卵裂期胚胎复苏存活率为72.57%,继续培养后的囊胚形成率为29.50%。移植时卵裂期移植组平均移植胚胎数显著高于囊胚移植组[(2.64±0.53)vs.(1.39±0.54)枚,P0.05],移植胚胎中优质胚胎占比无显著性差异(58.82%vs.47.37%,P0.05)。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显示,两组临床妊娠率(44.44%vs.39.02%)、异位妊娠率(5.00%vs.0%)、多胎妊娠率(20.00%vs.25.00%)、早期流产率(20.00%vs.18.75%)、抱婴率(26.19%vs.28.21%)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卵裂期移植组的种植率略低于囊胚移植组(22.69%vs.33.33%),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组临床结局差异不大,培养至囊胚移植显著减少平均移植胚胎数,但是增加无可移植胚胎的风险,各中心需要综合考虑患者意愿及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慢速冷冻胚胎复苏后移植策略。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单胚胎培养法与集合培养法两种不同培养方式对优质卵裂期胚胎囊胚培养结局及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3~10月在本中心首次接受IVF/ICSI治疗并行单囊胚移植的206位患者。按培养方式不同将入选人群分为两组:单胚胎培养组(A组,n=118,培养优质卵裂期胚胎696枚);集合培养组(B组,n=88,培养优质卵裂期胚胎585枚)。统计分析两组胚胎的囊胚形成率、优质囊胚率和可利用囊胚率以及移植后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和早期流产率的差异。结果两种囊胚培养方式的患者基线资料如女方年龄、获卵数和第3天(Day3)优质胚胎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患者的囊胚形成率、可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以及第5天(Day5)囊胚形成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A组比较,B组的HCG阳性率(79.55%vs. 70.34%)、临床妊娠率(64.77%vs. 61.02%)和继续妊娠率(56.82%vs. 47.46%)有升高趋势,而早期流产率(10.53%vs. 11.11%)有降低趋势,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与单胚胎培养法相比,集合培养法培养D...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Hamilton-Thorn IVOSⅡ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IVOSⅡ)及西班牙SCA全自动精子质量分析仪(SCA)的计算机辅助精液分析(CASA)系统对精液参数检验结果的差异性。方法:收集2018年9~10月99例就诊患者的精液标本,根据精子浓度分为3组:A组(15×10~6/ml)、B组[(15~50)×10~6/ml]和C组(50×10~6/ml)。采用IVOSⅡ、SCA及显微镜人工方法对同一精液标本同时检测,比较IVOSⅡ和SCA对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及活率检测的一致性以及重复性。结果:IVOSⅡ与SCA对A组精子浓度的检测结果显著高于显微镜人工方法[(10.24±4.60)×10~6/ml、(10.20±5.11)×10~6/ml vs(8.45±4.15)×10~6/ml,P0.05],但是IVOSⅡ与SCA对B组[(30.95±11.84)×10~6/ml、(31.81±12.90)×10~6/ml vs(29.14±10.65)×10~6/ml]以及C组[(102.14±45.97)×10~6/ml、(109.48±46.32)×10~6/ml vs(104.74±41.87)×10~6/ml]精子浓度的检测结果与显微镜人工方法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IVOSⅡ与SCA分别对B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24.21±14.62)%vs(23.92±15.42)%]与活率[(37.48±19.34)%vs(37.69±16.61)%]以及C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30.80±12.06)%vs(32.98±16.10)%)]与活率[(44.50±15.62)%vs(47.26±17.46)%)]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然而IVOSⅡ对A组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18.54±12.96)%vs(22.90±12.88)%]与活率[(26.97±14.05)%vs(34.90±15.18)%]的检测结果显著低于SCA(P0.05)。SCA及IVOSⅡ对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活率检测结果均具有良好的重复性(CV值均15%)。结论:IVOSⅡ与SCA精子质量分析仪对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活率的检测结果均有较好的一致性,但对于低浓度精液的精子浓度、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和活率的检测结果可比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在冻融单囊胚移植周期中,囊胚形成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深圳中山泌尿外科医院行冻融单囊胚移植的1 761个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囊胚形成时间和胚胎质量分为4组,其中移植胚胎为第5天(D5)优质囊胚者设为A1组(n=635);移植胚胎为D5非优质囊胚设为A2组(n=199);移植胚胎为D6优质囊胚设为B1组(n=418),移植胚胎为D6非优质囊胚设为B2组(n=509)。比较各组间的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等,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不孕年限、女方体重指数(BMI)及囊胚形成时间对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 A1组与B1组的BMI、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产率、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年龄及不孕年限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与B2组的不孕年限、BMI、早期流产率、早产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的年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A2组的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活产率均显著高于B2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非优质胚胎组中,囊胚形成时间是引起两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的显著因素[OR=2.240,95%CI(1.592-3.152)](P0.05)。结论在冻融单囊胚移植时,若移植胚胎为优胚,则囊胚形成时间对于妊娠结局无显著影响;但当移植囊胚为非优胚时,囊胚形成时间对妊娠结局有显著影响,D5囊胚移植妊娠结局优于D6囊胚移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正常形态前向运动精子总数(TNNPS)对早期观察受精失败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至2016年3月31日在本中心行早期观察治疗的2 768个周期,根据TNNPS不同将所有周期分为4组,分别为A组:TNNPS≤2.76×10~6;B组:2.76×10~6TNNPS≤7.21×10~6;C组:7.21×10~6TNNPS≤16.31×10~6;D组:16.31TNNPS≤149.61×10~6;另外再将TNNPS≤3.0×10~6的周期分为6组,分别为Ⅰ组:TNNPS≤0.5×10~6;Ⅱ组:0.5×10~6TNNPS≤1.0×10~6;Ⅲ组:1.0×10~6TNNPS≤1.5×10~6;Ⅳ组:1.5×10~6TNNPS≤2.0×10~6;Ⅴ组:2.0×10~6TNNPS≤2.5×10~6;Ⅵ组:2.5×10~6TNNPS≤3.0×10~6,比较各不同组间的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育年限、平均获卵数、女方体重指数(BMI)及受精失败率之间的差异。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育年限、平均获卵数、女方BMI及TNNPS≤1.0×10~6对受精失败的影响。结果 A~D组、Ⅰ~Ⅵ组各组间女方年龄、男方年龄、不育年限、平均获卵数及女方BMI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所有周期中,A组的受精失败率显著高于另外3组(P0.05);TNNPS≤3.0×10~6的周期分组中,Ⅰ、Ⅱ组受精失败率显著高于其余4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TNNPS≤1.0×10~6[OR=25.422,95%CI(17.702-36.508)]对于预测受精失败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早期观察治疗的患者中TNNPS≤1.0×10~6的人群受精失败的风险较高。TNNPS对早期观察受精失败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卵裂期胚胎和囊胚期胚胎重复冷冻复苏后的种植潜能及移植后的临床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9月在本科室复苏玻璃化冷冻胚胎后取消移植,胚胎经重复冻融后再次解冻周期57个。排除混合移植单次冻融胚胎的周期后,最终收集完全移植重复冻融胚胎周期数37个,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从同时期移植单次冻融胚胎的患者中匹配出59个卵裂期胚胎移植周期和39个囊胚移植周期作为对照组,分析重复冷冻胚胎复苏后的存活率及移植后的种植率、生化妊娠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等临床指标。结果重复冷冻卵裂期胚胎复苏存活率为96.49%(55/57),重复冷冻囊胚复苏存活率为95.83%(23/24),移植后种植率、HCG阳性率、临床妊娠率、异位妊娠率、早期流产率、活胎分娩率等临床结局与对照组单次冻融胚胎移植后的结局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重复冻融胚胎移植后的临床结局与匹配条件下的单次冻融胚胎的临床结局无显著性差异。重复冷冻可以认为是一种安全的复苏周期取消移植后胚胎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不同来源冷冻复苏精子行卵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CSI)后对囊胚培养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7月至2019年1月在本中心使用冷冻复苏精子共269个ICSI治疗周期的临床资料。根据冷冻复苏精子的来源,分为手淫组(94个周期)和手术组(175个周期),手术组根据手术位置不同又分为经皮附睾精子抽吸术(PESA组,82个周期)和睾丸精子抽吸术(TESA组,93个周期)两个亚组。比较分析不同来源冷冻复苏精子ICSI后胚胎的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及优质囊胚率的差别。结果 (1)PESA组和TESA组比较,不孕年限和卵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它一般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间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2)手淫组和手术组的女方年龄、平均获卵数、MⅡ卵率、受精率、卵裂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囊胚形成率、可利用囊胚率、优质囊胚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手术组囊胚形成率显著低于手淫组(P<0.05),但组间可利用囊胚率及优质囊胚率均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