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17篇
临床医学   21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3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2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4篇
肿瘤学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金刚烷胺添加对奥氮平治疗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患者疗效及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双盲法,将61例精神分裂症首次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在奥氮平治疗的基础上,研究组及对照组分别添加金刚烷胺200 mg/d及安慰剂;疗程8周。治疗前及治疗4、8周进行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及治疗过程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测量体质量,检测血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水平。结果:治疗后研究组PANSS阴性症状减分值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TESS评分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体质量和TG增加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LDL、TC增加值显著大于研究组(P均0.05)。结论:添加小剂量金刚烷胺短期内可明显增加奥氮平对精神分裂症患者阴性症状的改善作用,减少血LDL和TC水平升高;但不能改善奥氮平所致的体质量增加。  相似文献   
2.
新型抗凝药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血栓和止血研究的深入,各类新型抗凝药物不断涌现。本文就直接凝血酶抑制剂、FⅦa/TF复合物抑制剂和FXa抑制剂三类药物的作用机制、实验室监测、临床疗效以及毒副作用等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4个遗传性凝血因子V(FV)缺陷症家系的临床表型和基因突变.方法 测定家系成员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原时间(PT)及FV促凝活性(FV:C)和FV抗原(FV:Ag)含量进行表型诊断;用PCR法扩增先证者F5基因的25个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PCR产物纯化后直接测序,检测其基因突变.结果 4例先证者APTT、PT明显延长,血浆FV:C和FV:Ag含量均显著降低.基因分析发现,先证者1的F5基因存在G16088C(Asp68His)杂合错义突变及4种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杂合多态性T35788C(Met385Thr)、A47295G(Hisl299Arg)、A58668G(Metl736Val)和A74083G(Asp2194Gly);先证者2的F5基因存在CA6253T(Arg952Cys)和CA6724T (Glnl 109stop)两种纯合突变;先证者3的F5基因存在C67793G(Pr02006Ala)纯合错义突变;先证者4的F5基因存在C74022T(Arg2174Cys)纯合错义突变.结论 Asp68His、Arg952Cys、Glnl109stop、Pro2006Ala和Arg2174Cys这5种突变,及Met385Thr、Hisl299Arg、Metl736Val和Asp2194Gly这4种多态性是导致相应先证者I型遗传性FV缺陷症的原因.其中,Glnl109stop、Pro2006Ala和Arg2174Cys是国际七首次报道的新突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可以快速筛查急性肝炎患者HBV和HCV感染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方法收集596例急性肝炎患者血清或血浆样本,应用自主构建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同时检测HBV和HCV,同时应用HBV和HCV单管检测试剂进行检测分析。结果新建立的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可以有效地检测HBV和HCV的阳性质控品及阳性样本。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特异性较好,检测HBV和HCV时,两者之间无交叉反应,且以多种血浆病毒的核酸样品为模板进行检测时结果全为阴性;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检测HBV、HCV的灵敏度分别为20 IU/ml、50 IU/ml;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体系精密度好,检测HBV、HCV的CV值分别为0.11%、0.096%。在检测临床样本时,多重复合体系检测血清或血浆中HBV和HCV的检出率与单独检测HBV和HCV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且HBV和HCV的一致率分别达到97.7%(k=0.952)、98.8%(k=0.976);同时有6例样本出现HBV和HCV共感染。结论新型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快速检测及筛查HBV和HCV较快捷,而且特异性好、灵敏度高、精密度好。因此多重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对2种肝炎病毒的检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凝血酶生成试验在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抗凝强度口服华法林治疗患者的凝血酶生成情况及其与出血的关系以及凝血酶生成试验在监测华法林抗凝治疗中的应用.方法 采集78例因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房颤而口服华法林3个月以上的患者血样,检测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正常化比值(FT-INR)及凝血酶生成状况.结果 华法林治疗组按PT-INR不同分成三组:I组23例,PT-INR为1.51~2.00;Ⅱ组39例,PT-INR为2.01~3.00;Ⅲ组16例,PT-INR为3.01~4.26.三组凝血酶生成的延迟时间(lagtime)、峰值(peak)、达峰时间(ttpeak)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而反映凝血酶总体生成量的指标凝血酶生成潜力(endogenous thrombin potential,ETP),Ⅰ组和Ⅱ组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001),Ⅱ组和Ⅲ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6).有出血并发症的患者5例,其ETP值小于正常对照组的15%.结论 口服华法林抗凝治疗患者,当PT-INR》3.0后,提高剂量会增加出血风险,但并不降低凝血酶生成量.服用华法林抗凝治疗期间同时检测PT-INR和ETP能更好地反映机体的凝血状态,从而有效地防止出血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在缺氧诱导的肝癌细胞侵袭中的作用。方法在培养的Hepa1-6肝癌细胞系上,western blot法观察缺氧不同时间后对HMGB1蛋白表达的影响,细胞侵袭小室实验法观察缺氧对细胞侵袭的影响。以抗HMGB1抗体(a-HMGB1)预处理细胞后,观察缺氧对细胞侵袭效应的改变。结果与常氧组比较,缺氧3、6、12、24 h后均可呈时间依赖性促进HMGB1蛋白的表达。缺氧24 h后,Hepa1-6细胞的侵袭能力明显增强。以a-HMGB1中和HMGB1的作用后,细胞的侵袭能力显著降低。结论缺氧可通过诱导HMGB1分子表达而促进肝癌细胞的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促宫颈癌恶性进展的作用。方法提取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癌组织标本蛋白.采用Western-blot检测VEGF.C及FAK蛋白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Western—blot测定VEGF—C对FAK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的调控作用。结果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的增高,VEGF-C、FAK蛋白及磷酸化FAK蛋白表达水平均随之增加。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原位癌(CIN)组织中VEGF.C、FAK、磷酸化FAK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48±10)%、(78±14)%、(83±15)%,P〈0.05;宫颈鳞癌Ⅰ期各蛋白增高幅度分别为(104±22)%、(121±28)%、(143±30)%(P〈0.01);宫颈鳞癌Ⅱ期(未放疗、化疗)各蛋白表达增高更为显著,其幅度分别为(195±28)%、(186±22)%、(204±31)%,P〈0.001。在培养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上,VEGF—C(100μg/L)处理24h后,可显著增高FAK蛋白、磷酸化FAK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被VEGF—C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结论VEGF—C、FA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VEGF—C可能通过上调FAK表扶殛苴磷酪化水平而但讲宫颈癌的熏忡讲犀  相似文献   
8.
王书刚  程杨  陈华云 《热带医学杂志》2009,9(12):1374-1376,1393
目的探讨粘着斑激酶(focal adhesion kinase,FAK)介导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C,VEGF—C)促宫颈癌恶性进展的作用。方法提取不同病理分期的宫颈癌组织标本蛋白.采用Western-blot检测VEGF.C及FAK蛋白的表达情况。在体外培养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采用Western—blot测定VEGF—C对FAK蛋白的表达和磷酸化的调控作用。结果随着宫颈癌恶性程度的增高,VEGF-C、FAK蛋白及磷酸化FAK蛋白表达水平均随之增加。与正常宫颈组织比较,宫颈原位癌(CIN)组织中VEGF.C、FAK、磷酸化FAK蛋白表达分别增加了(48±10)%、(78±14)%、(83±15)%,P〈0.05;宫颈鳞癌Ⅰ期各蛋白增高幅度分别为(104±22)%、(121±28)%、(143±30)%(P〈0.01);宫颈鳞癌Ⅱ期(未放疗、化疗)各蛋白表达增高更为显著,其幅度分别为(195±28)%、(186±22)%、(204±31)%,P〈0.001。在培养的宫颈癌细胞株HeLa细胞上,VEGF—C(100μg/L)处理24h后,可显著增高FAK蛋白、磷酸化FAK蛋白的表达,该作用可被VEGF—C单克隆抗体明显抑制。结论VEGF—C、FAK蛋白表达与宫颈癌恶性程度密切相关,VEGF—C可能通过上调FAK表扶殛苴磷酪化水平而但讲宫颈癌的熏忡讲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遗传性低纤维蛋白原(Fg)血症的分子发病机制。方法:检测凝血指标以明确诊断;用DNA直接测序法对患者Fg基因FGA、FGB和FGG的所有外显子及其侧翼序列进行测序以寻找基因突变,对有突变的序列反向测序证实;通过逆转录结合巢式PCR扩增的方法,检测患者外周血中的Fg异位转录产物;构建含有突变点的突变型FGA小基因(minigene)质粒和野生型FGA小基因质粒,将2种质粒分别转染人胚肾(HEK)293T细胞,抽提RNA.逆转录PCR(RT—PCR)后TA克隆测序。结果:先证者呈FGA基因剪切位点IVS2+1G〉C杂合突变;对于该突变,逆转录结合巢式PCR的产物经克隆后测序只检测到正常转录本,而没有发现异常转录本:突变型FGA小基因质粒转染HEK293T细胞后.抽提RNA再经RT-PCR、TA克隆、测序,揭示剪接过程中发生了FGA基因2号内含子滞留,导致终止密码的提前出现.从而使异常转录的mRNA在体内很快被降解。结论:异位转录结合体外表达证明先证者FGA基因剪切位点IVS2+1G〉C突变导致异常转录mRNA在体内很快被降解,是先证者低Fg血症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