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9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2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PPV)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SP-AR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应用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病情恶化改有创机械通气3例(10.00%),对照组改有创机械通气14例(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57±5.30)d,显著少于对照组(21.48±6.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改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抢救无效死亡1例(3.33%),对照组3例(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鼻导管吸氧的方式,在有条件的医院应推广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在发现无创正压通气控制病情困难时,应尽早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  相似文献   
2.
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临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胃食管反流病(GERD)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其引起的相关症状对pH值有高度依赖性。质子泵抑制剂(PPI)有强大的抑酸作用,能快速缓解GERD患者的症状,已被认为是GERD起始治疗的首要选择。笔者观察了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胃食管反流病的疗效,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内镜检查及24h食管pH检测证实为GERD的患者共82例,年龄20~65岁。随机分为两组。内镜检查疑有恶性病变、胃食管术后、孕妇及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者不列入本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3.
5例患者 (男 4例 ,女 1例 ) ,年龄 35~ 62岁 ,4例因矽肺并感染 ,1例因泌尿系感染入院。入院后给予头孢哌酮钠3 0g于 0 9%生理盐水 2 50ml中静脉滴注 ,每日 2次。在输液3~ 1 0天时 ,均于饮酒后 (3例饮白酒 50~ 2 50ml,2例饮啤酒50 0ml) 2 0分钟左右出现不同程度的头晕、视物模糊、上腹不适、恶心、呕吐、心悸、呼吸困难 ,其中 2例出现意识不清 ,约 2分钟。当时测体温正常 ,心率 1 35次 /分 ,呼吸 30次 /分 ,血压正常。急查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立即给予吸氧 ,氨茶碱 0 2 5~ 0 5g、地塞米松 5~ 1 0mg静脉推注 ,倍他乐克 2…  相似文献   
4.
生脉对慢性肺心病急性期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肺心病急性期由于血液的高凝状态,加重患者的缺氧状态,更进一步恶化心肺功能。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科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脉注射液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加重期患者,发现其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20 0 0年 6月~ 2 0 0 1年 4月 ,我院应用洛赛克粉针剂和丽珠胃三联治疗胃与十二指肠溃疡并发出血 2 0例 ,疗效显著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 2 0例患者均以腹痛、黑便入院 ,其中10例伴呕血 ,2例伴头晕、心悸 ,1例血压下降 ,年龄 30~ 40岁 10例 ,40~ 5 0岁 6例 ,5 0岁以上 4例 ,平均 36 .7岁。患者均于住院后 48h内急查胃镜。其中十二指肠溃疡 12例 ,胃溃疡 8例。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立即静滴洛赛克。将洛赛克 80 mg加入 10 0 ml生理盐水 ,10 min内滴完 ,然后用洛赛克 40 mg加入2 5 0 m l5 %葡萄糖液 ,以 8mg/ h速…  相似文献   
6.
腹股沟疝的手术修补一般采用传统的方法,如Bassini法、Mcvay法、Halsted法等等。这些方法较为复杂,短期术后的复发率高达10%~15%。1989年在美国首次施行填充式无张力疝修补术至今,已在美国和欧洲广泛应用。1998年11  相似文献   
7.
已证实低于常规剂量的茶碱具有对气管抗炎和免疫调节的作用,我们采用小剂量皮质激素吸入联合口服低剂量茶碱治疗支气管哮喘,治疗效果满意,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本组36例哮喘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两组:吸入小剂量皮质激素加茶碱缓释片组(A组)和单纯吸入皮质激素组(B组)。A组18例,男9例,女9例;平均年龄40岁。B组18例,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38岁。所有患者均为初次就诊  相似文献   
8.
微创清除术的应用,使颅内血肿有了快捷的治疗方法。2000年8月以来,我们应用此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32例,收到较好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异丙托溴铵雾化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大鼠肺功能、气道重塑的影响以及其对于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growth?factor-β1,TGF-β1)/母体抗生物皮肤生长因子同源物2/3(mothers?against?decapentaplegic?homolog 2/3,Smad2/3)通路信号通路的调控机制。方法:将SD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大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每组15只;其中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中的大鼠以泰山茉莉香烟烟熏法复制COPD大鼠模型:将大鼠放入烟熏箱内,点燃15只泰山茉莉香烟,持续1h,每日3次,连续90天,正常组大鼠不进行烟熏操作,常规喂养。成功复制COPD模型后,实验组大鼠每日在自制微小动物密闭箱内以雾化器吸入用异丙托溴铵溶液1mg/4mL,每日一次,每次2h,对照组大鼠皮下注射TGF-β1 抑制剂LY2157299(20 mg/kg),每日一次,正常组、模型组大鼠分别皮下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在给药28天后,使用小微动物肺功能测定仪依次检测各组大鼠的肺功能。TUNEL染色各组大鼠肺组织中的细胞凋亡,免疫荧光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气道重塑标志蛋白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ooth muscle actin,α-SMA)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大鼠肺组织中TGF-β1、p-Smad2/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实验组、对照组大鼠的呼吸频率、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α-SMA的荧光强度、TGF-β1、p-Smad2/3的表达出现了明显升高,大鼠的通气量和潮气量出现了明显下降(均P<0.05),与模型组相比,实验组和对照组大鼠的呼吸频率、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率、α-SMA的荧光强度、TGF-β1、p-Smad2/3的表达出现了明显下降,大鼠的通气量和潮气量出现了明显升高(均P<0.05)。结论:异丙托溴铵能抑制肺组织的细胞凋亡,缓解COPD大鼠的气道重塑,改善其肺功能,这可能与抑制TGF-β1/Smads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0.
肺部感染的严重程度与机体免疫力密切相关。老年人机体免疫力低下,易患重症感染且不易控制。2006年10月-2007年9月我们应用静注丙种球蛋白(蓉生静丙)佐治15例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合并重症肺炎患者,现将治疗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