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6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肺癌是对人类健康与生命危害最大的恶性肿瘤之一。肺癌发生是个体对环境危险因素的易感性与环境致癌因素互相作用的结果,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DNA修复基因与肺癌关系密切。本文从核苷酸切除修复、碱基切除修复、DNA双链断裂修复、错配修复等方面对DNA修复基因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2009年福建省部分健康人群腮腺炎血清抗体水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福建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基础抗体水平,评价疫苗接种需求。[方法]2009年3月,在福建省沿海和山区各机械随机选取4个县(区)、在当地居住3个月以上的0~63岁健康人群检测流行性腮腺炎IgG抗体。[结果]检测2 092人,腮腺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为61.23%,抗体几何平均滴度为103.03 IU/ml。腮腺炎病毒IgG抗体阳性率,沿海地区为61.90%,山区为59.74%(P>0.05);男性为58.85%,女性为63.44%(P<0.05);0岁为22.90%,1岁为26.00%,2岁为56.00%,3岁为60.00%,4岁为71.80%,5~9岁为66.50%,10~14岁为66.70%,15~19岁为81.50%,20~29岁为87.80%,30~63岁为86.20%。不同年龄IgG抗体阳性率与2009年该地区腮腺炎发病率不存在相关关系(r=0.11,P>0.05)。[结论]福建省健康人群流行性腮腺炎抗体水平较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福建省2009年麻疹减毒活疫苗(Measles Attenuated Live Vaccine,MV)强化免疫活动(Supplementary Immunization Activities,SIA)效果.方法 综合分析SIA接种率、人群抗体水平和麻疹监测系统资料.结果 MV SIA共接种8月龄~14岁目标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福建省2012-2019年疫苗接种信息系统报告接种数和疫苗实际使用数的一致性进行综合评价,以评价2018年福建省启用的疫苗追溯系统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方法 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结合秩和比法(RSR),对5种疫苗接种信息系统报告接种数和实际使用数一致性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 福建省2012-20...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福建省育龄妇女麻疹抗体水平。方法随机抽取4个县(区)1 904人育龄妇女进行麻疹IgG抗体检测。结果育龄妇女麻疹IgG抗体阳性率89.9%,几何平均滴度(GMT)333.03IU/mL。有免疫史者抗体阳性率比无免疫史者高,实施计划免疫前出生的育龄妇女,抗体阳性率比计免后出生者高;沿海与山区、有麻疹病史与无麻疹病史者抗体阳性率类似。结论育龄妇女有麻疹疫苗免疫史和年龄较大者,对麻疹IgG抗体水平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福建省育龄妇女麻疹发病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收集福建省2007-2011年发生的全部育龄妇女麻疹病例477例和1 431例健康人群的一般社会人口经济学、麻疹疫苗免疫史、人口性质、医院暴露史和病人接触史等信息。结果多因素分析显示,病例组中未接种麻疹疫苗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OR=0.34,95%CI=0.27~0.43),病例组中医院暴露的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OR=2.28,95%CI=1.17~4.43),病例组中有接触史的病例明显高于对照组(OR=4.43,95%CI=2.94~6.67);单因素分析提示,两组人群的家庭人均月收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5,95%CI=0.28~0.44)。结论无麻疹疫苗免疫史人群、医院暴露人群、有接触史人群、家庭人均收入低的人群是福建省育龄妇女麻疹发病的高危人群。  相似文献   
7.
美国免疫实践咨询委员会(ACIP)每年都公布0~18岁人群免疫程序。2010年与2009年的免疫程序相比变化如下:①联合接种疫苗的陈述发生变化:不同疫苗接种首选是分开接种,主要考虑到疫苗评价、接种对象喜好和潜在不良反应。②最后1次灭活脊髓灰质炎疫苗(IPV)的最小接种年龄为4岁,并与前1次IPV间隔6个月。若4岁前注射4次,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2006~2013年福建省麻疹流行特征和规律,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的方法,比较分析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系统中麻疹疫苗强化免疫前(2006~2008年)、强化免疫后(2009~2012年)和2013年麻疹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结果 2006~2008、2009~2012年和2013年均发病率分别为4.60/10万、0.16/10万、0.82/10万。强化免疫后各地市发病率均较强化免疫前大幅度下降,下降幅度为47.56%~99.19%。强化免疫前发病年龄以8月龄至14岁为主,占病例总数的55.28%;强化免疫后发病年龄发生改变,以<8月龄和≥15岁为主,2009~2012年占68.97%,2013年占69.38%。强化免疫前流动人口发病率(13.93/10万)高于本地人口(3.07/10万);强化免疫后发病率逐渐降低,2009~2012年流动、本地人口发病率已基本持平;2013年本地人口发病率(0.84/10万)已超过流动人口(0.72/10万).强化免疫前后有84%以上病例无免疫史,可见免疫空白仍然是麻疹发病的主要原因。结论保持高群体免疫力,应加强常规免疫、强化监测和应急处置,才能降低麻疹发病率,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影响二价脊髓灰质炎疫苗(bOPV)损耗系数的相关因素,为降低bOPV损耗、提高使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通过福建省免疫规划信息管理系统查询,福建省共1 046家接种门诊,随机抽取68家接种门诊进行问卷调查;查询九个设区市bOPV使用数和接种数。结果福建省共使用bOPV1 602 980人份,共接种1 125 217人次,平均损耗系数1.43,68家接种门诊平均损耗系数1.42,与福建省平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80,P0.05)。单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乡镇接种门诊较城区接种门诊bOPV损耗系数较大(OR=15.17,P0.05);接种频次≥3次/周者较接种频率3次/周的损耗系数小(OR=0.07,P0.05);接种人员2人者较接种人员≤2人的损耗系数小(OR=0.01,P0.05);服务半径≤10km者较服务半径10km的损耗系数小(OR=0.18,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接种人员2人是损耗系数的保护因素(OR=0.01,P0.05)。分层分析显示,无论服务半径或接种频次,乡镇接种门诊bOPV损耗都高于城区接种门诊。结论要提高bOPV使用率、降低损耗系数,需因地制宜针对城区和乡镇制定对策,合理设置接种门诊,科学安排接种服务周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综合评价福建省2009-2019年麻疹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福建省2009-2019年7项麻疹监测质量评价指标数据,采用加权逼近理想解排序法(TOPSIS)计算各年综合评价指标Ci值,采用秩和比(RSR)法对Ci值进行分档排序。结果TOPSIS分析显示,福建省2009-2019年麻疹监测质量Ci值在0.065(2010年)-0.801(2019年)之间;RSR法分析显示,2010年麻疹监测质量较差,2009年、2011年、2014年、2012年、2017年、2018年、2015年、2016年中等,2013年、2019年较好。结论福建省麻疹监测系统总体运转良好,TOPSIS法结合RSR法可用于综合评价麻疹监测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