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陆玉姬 《云南医药》2011,(6):585-586
我科将阑尾手术麦氏切口缝合改良为垂直"8"字全层缝合,切口感染率较低,现将2000~2008年病例共计1 092例,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 092例,男588例,女504例;年龄4~87岁,平均37岁。全部病例均为经麦氏切口行阑尾切除术者,其中慢性阑尾炎(包括单纯性阑尾炎)66例,占6%,急性化脓性阑尾炎861例,占78%,急性坏疽穿孔性阑尾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一体化急诊模式在大型综合医院急诊嫩始中的应用。[方法]介绍分析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一体化急诊模式下的软硬件设置,医疗流程和救治效果。[结果]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急诊部2001年至2005年共收治急诊病人397456人次。心肺复苏433例,一期复苏成功339例,成功率78.2%。急诊手术1773例。收治多发伤患者736例,死亡39例,死亡率5.3%,其中251例行手术救治,手术死亡27例,手术成功率89.3%。[结论]一体化急诊模式可简化和缩短医疗流程,为抢救病人赢得时间,提高复苏成功率和多发伤救治成功率,降低医疗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腹股沟区反复注射海洛因感染的分型及治疗,尤其是感染侵蚀腹股沟区血管破裂的处理。方法收集1993~2003年诊治的腹股沟区注射海洛因感染病例28例,将其分为局部红肿硬结型(Ⅰ型)、感染脓肿型(Ⅱ型)和脓肿侵蚀血管型Ⅲ型)分别进行治疗。Ⅰ型单行抗炎对症治疗;Ⅱ型谨慎行脓肿切开引流,防止脓液侵蚀已有损伤的血管,同时行积极抗感染治疗;Ⅲ型需根据损伤出血血管分别行局部压迫止血局部经皮大隐静脉远断缝扎止血或血管旁路移植术。结果全组病例治愈无死亡。血管破裂9例中4例为大隐静脉破裂远断出血,行经皮大隐静脉缝扎止血,3例经压迫止血出血停止,2例行血管旁路移植术。结论腹股沟区注射海洛因感染以抗炎治疗为主,抗茵药物以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和厌氧茵药物为宜,脓肿切开引流需十分谨慎,严防血管损伤,已发生血管侵蚀有大出血者需根据出血情况判断损伤血管,单纯大隐静脉远端出血者行局部经皮缝扎止血有效,但缝针不宜过深,以防损伤股静脉,若压迫止血不能控制出血,或压迫止血3d后拆开加压包扎敷料仍有活动性大出血者,需行血管移植术,血管移植需行血管旁路移植,避开感染部位,以确保移植成功。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粘连性肠梗阻综合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1994年10月~2004年10月经手术治疗的粘连性肠梗阻280例。手术松解粘连解除梗阻,手术结束时腹腔内灌入羟乙基淀粉(6%贺斯)500~1000ml并保留。术后第1天开始胃管内注入中药大承气汤,同时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抗炎治疗。结果 全组病例均手术后第2天内排便,量多,通畅。术后排便时间最长53h。全组病例无死亡,无再手术病例,无术后炎症性肠梗阻发生。结论 粘连性肠梗阻经解痉,抗炎,胃肠减压等治疗无好转或反复发作者,手术松解粘连解除梗阻并辅予羟乙基淀粉(6%贺斯)腹腔灌入,术后胃管灌入中药大承气汤等综合治疗。能有效恢复术后胃肠功能,无近期再手术病例和炎症性肠梗阻发生。  相似文献   
5.
消化道复合癌较少见。阑尾复合癌属罕见病例,本院诊治1例,现报告如下。 病例男,41岁,因右下腹反复疼痛2年,加重47h急诊入院。患者两年来右下腹疼痛反复发作,呈隐痛,渐加重,发作次数亦逐渐增多,疼痛向外生殖器放射,但无尿路刺激征。曾在外院诊为“前列腺炎”,每次抗炎治疗好转。2d前疼痛再次发作,伴恶心呕吐,并出现腹胀就诊于本院。  相似文献   
6.
粘连性肠梗阻是患者和医生都很棘手的疾病之一。部分患者反复发作,反复手术仍不能解除临床症状,甚者痛苦终生。作者采用术中腹腔注入羟乙基淀粉防止肠粘连和术后使用大承气汤促进肠功能恢复的方法辅助手术进行治疗,疗效满意。现将2000年10月至2005年10月收治的340例粘连性肠梗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医院骨科患者手术后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情况,以指导医生合理用药,有效控制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预防和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从骨科患者手术后创面感染标本分离鲍曼不动杆菌28株,作gyrA基因测序,并进行BLASTn比对;通过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进行药敏试验,测定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性;选取经纯培养的鲍曼不动杆菌菌落置入含蛋白酶K溶液的离心管内,分别进行水浴,再离心,留取上清液,以此为模板PCR扩增与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性相关的gyrA、qepA、qnrS、qnrA、qnrB和aac(6)-Ib基因,使用Chromas分析软件进行测序。结果鲍曼不动杆菌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依诺沙星、环丙沙星、司帕沙星、左氧氟沙星、加替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96.43%、96.43%、96.43%、89.29%、85.71%、85.71%、82.14%、78.57%和78.57%。PCR检测28株鲍曼不动杆菌gyrA基因100%阳性,即都发生了gyrA基因突变,而其他相关基因检测均阴性。基因测序看出,其83位发生突变,即由TCA转变为TTA。结论本组分离骨科患者手术创面感染的鲍曼不动杆菌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严重,其中对诺氟沙星、氧氟沙星、培氟沙星等的耐药率均在90%以上。临床抗感染治疗应根据耐药结果进行用药,并控制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使用。  相似文献   
8.
陆玉姬 《云南医药》2013,(4):314-315
<正>肠梗阻仍然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约占20%,其发生率仅次于急性阑尾炎[1]。肠梗阻后部分病人可能发生肠绞榨坏死,最终影响病人的生存质量,甚至发生生命危险。据报道,机械性肠梗阻发生绞窄和肠坏死的分别为66.7%和41%[2]。因此,如何尽快明确梗阻原因、早期发现绞窄性肠梗阻的表现,尽快采取有效措施、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是关系到肠梗阻最终结局的关键环节。我科从  相似文献   
9.
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治疗外科急性腹痛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能迅速缓解外科急性腹痛且安全有效、又不掩盖其症状的有效药物。方法将100例急性肾绞痛、胆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使用酮咯酸氨丁三醇+间苯三酚治疗,对照组50例使用度冷丁+阿托品+山莨菪碱治疗,观察2组止痛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15 min内缓解腹痛疗效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酮咯酸氨丁三醇联合间苯三酚是治疗肾绞痛、胆绞痛的首选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