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9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肾移植是目前治疗终末期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移植肾供体缺乏是移植的主要障碍,很多等待移植的患者因无法找到合适的供体而不得不维持透析治疗.打破传统的配型原则进行ABO血型不相容肾移植,在一定程度上可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孤立肾、慢性肾功能不全时肾盂内或双输尿管内复杂上皮癌患者多镜联合治疗的可行性。方法3例均以间断无痛性全程肉眼血尿入院,通过尿脱落细胞学、IVU、CT、膀胱镜、输尿管镜等检查确诊为尿路上皮癌。例1为左侧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重复肾上肾盂内、双侧3个输尿管内均为上尿路癌,采用经皮肾镜和输尿管镜联合行左侧重复肾上肾盂、双侧3条输尿管内肿物切除术;例2为肾功能不全、右肾萎缩,发生左侧肾盂、膀胱癌,行膀胱镜肿瘤电切及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左肾盂癌局部切除术;例3为左侧肾盂癌根治术后3年,右孤立肾再发肾盂癌,经输尿管镜及经皮肾镜行右肾盂癌切除术。3例均成功保留肾脏。结果术后病理检查均为尿路上皮癌。早期经肾造瘘灌注化疗1~2次,之后常规膀胱化疗,分别随访13、14、15个月,B超及CT检查无肿瘤复发及死亡。例3孤立肾患者术后2天、2周时经肾造瘘化疗,术后1个月拔出输尿管支架管,于第2日夹闭肾造瘘管,出现发热,输尿管镜检查考虑输尿管狭窄明显,留置支架管,以后定期更换,1周后拔除肾造瘘管。结论对于孤独肾、对侧肾无功能、肾功能不全、年龄大、伴有禁忌证的内科疾患的复杂上尿路癌患者,采用输尿管镜、经皮肾镜联合治疗是可行和安全有效的,但需要术后严格的随访和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提高对胡桃夹现象(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的认识,改进治疗胡桃夹现象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发作肉眼血尿、1例表现为重度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胡桃夹现象患者均行不阻断动脉的左肾静脉重建术,即在生殖腺静脉、肾上腺静脉与腔静脉之间阻断肾静脉,阻断部分腔静脉,袖状切除肾静脉起始处的腔静脉,将肾静脉下移并与纵形切开的腔静脉相吻合。结果:3例术后血尿均消失,曲张的精索静脉消失,术后尿量、肌酐均无变化,痊愈出院,平均随访6个月(2~12个月),症状均无复发。结论:左肾静脉重建手术是治疗血尿的有效方法,掌握熟练的血管吻合技术情况下,不阻断肾动脉在生殖腺和。肾上腺中央静脉以近阻断肾静脉进行肾静脉重建术是可行的,肾脏无冷热缺血时间,从而可减少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4.
解热镇痛抗炎药是一类具有解热、镇痛.多数还具有抗炎、抗风湿作用的药物。由于其化学结构和抗炎机制与糖皮质激素甾体抗炎药(SAIDS)不同,故又称为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阿司匹林是这类药物的代表,故又将这类药物称为阿司匹林类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脉冲射频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临床效果及影响因素.方法:选择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20例,既往口服常规推荐剂量的加巴喷丁或普瑞巴林联合非甾体类及阿片类镇痛药物时间超过1个月且效果不佳或不耐受,既往曾接受皮内阻滞和肋间神经阻滞效果不佳.C型臂引导下采用脉冲射频治疗受累胸神经根.采用简化的McGill疼痛问卷表综合评定治疗效果.结果:20例患者中19例有效,1例患者术后12个月复发.治疗前、治疗后1周,3个月,12个月的简式McGill疼痛问卷表(short-form of McGill pain questionnaire,SF-MPQ)分值分别为24.70±5.28,13.75±6.15,8.90±3.18,6.25±3.89,其中除术后3个月与术后12个月SF-MPQ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前3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脉冲射频术治疗难治性胸段带状疱疹后神经痛可迅速缓解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较确切且无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7.
目的探讨应用微透析技术研究兔肾热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肾皮质葡萄糖浓度变化规律的可行性。方法新西兰大耳白兔20只,其中实验组10只,麻醉后游离出右肾及其动静脉,将微透析探针置入肾背侧皮质内,复方氯化钠溶液持续灌注平衡60min后,连接电化学分析系统,阻断肾动静脉60min,然后开放动静脉,观察60min。利用电化学方法实时在线检测肾透析液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对照组10只,仅游离出肾动静脉而不结扎,同样留置微透析针取样,连续检测葡萄糖浓度,比较2组在正常灌注期、缺血期和再灌注期葡萄糖浓度的变化。结果葡萄糖电极的电流响应与其浓度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微透析针的回收率在(63.6±2.1)%。实验组兔肾皮质正常状态下测得的透析液葡萄糖浓度为(1.89±0.37)mmol/L,缺血期葡萄糖浓度为(0.69±0.12)mmol/L(LSD检验,P=0.000),缺血期较自身正常灌注期降低(36.7±2.4)%;再灌注期葡萄糖浓度为(0.62±0.14)mmol/L(LSD检验,P=0.000)。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缺血期(t=-11.975,P=0.000)和再灌注期(t=-11.993,P=0.000)葡萄糖浓度显著降低。结论应用微透析与活体在线电化学技术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方便、灵敏检测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后葡萄糖水平,可以较好地实时反映肾皮质缺血状态。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兔肾动静脉全阻断模型,研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兔肾皮质内抗坏血酸浓度的实时变化规律。方法试验用白兔16只,其中实验组8只,对照组8只。实验组:麻醉后,手术分离出左肾及动静脉,将微透析探针沿肾长轴插入肾皮质内,平衡60min后接入实时电化学分析系统。正常血流灌注状态下测量肾内抗坏血酸基础值20min后将肾动静脉全部阻断,60min后开放动静脉,观测60min,实时监测整个过程肾透析液中抗坏血酸浓度的变化。同法处理对照组,对照组仅游离肾动、静脉而没有全阻断血管。结果实验组正常状态下透析液抗坏血酸浓度为(18.9±7.5)μmol/L,缺血期抗坏血酸平均浓度为(24.8±11.3)μmol/L,缺血期较自身正常灌注期平均升高31.2%[(24.8-18.9)/18.9]。再灌注期肾皮质透析液抗坏血酸浓度平均为(23.3±8.9)μmol/L,再灌注期较自身正常灌注期平均升高23.3%[(23.3-18.9)/18.9]。实验组内缺血期肾皮质抗坏血酸浓度较自身正常灌注期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再灌注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抗坏血酸是反映肾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一个敏感指标,应用微透析-电化学法实时测定抗坏血酸水平可以实时反映肾皮质缺血状态,为研究肾缺血再灌注损伤建立良好的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原肾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的临床特征。方法:报告1例肾移植术后原肾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患者的临床资料:老年女性,肾移植术后5年,体检CT发现右侧原肾占位性病变,行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病理回报为混合性小细胞癌(小细胞性神经内分泌癌伴少数移行细胞癌分化),随后患者接受了以健泽和顺铂联合应用的化疗方案。结果:术后已随访半年,至今存活。结论:肾移植术后使用免疫抑制剂,泌尿系肿瘤发病率升高;泌尿系小细胞神经内分泌癌少见,行根治性手术和术后化疗可能是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