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3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梅尼埃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膜迷路积水为主要特征的内耳病。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感音神经性耳聋、耳鸣、恶心、呕吐,可有内耳张满感。我科1999年1月~2003年1月共收治梅尼埃患者22例,护士以患者及家属为主要对象,有计划、有目的的教育,使患者增进了健康知识,建立了健康行为,提高了健康水平,现将具体做法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生物活性玻璃(Bioactive Glass,BAG),BAG和引导组织再生术(GTR)联合应用,GTR、BAG、和富血小板血浆(PRP)联合应用三种手术方法治疗牙周骨下袋的疗效。方法21例患者的21颗骨下袋缺损牙随机应用BAG、BAG/GTR、BAG/GTR/PRP治疗,在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观察术牙在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临床附着获得、骨新生量的变化。结果三组患牙术后6个月、12个月、18个月的各项指标均比基线时明显改善(P〈0.01),而在各观察时间三组间的各观察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BAG/GTR/PRP、BAG/GTR、BAG均是治疗骨下袋的有效方法,应用PRP未发现有更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明确中间层细胞在釉质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学变化,为进一步研究其在成釉细胞分化和釉质形成中的具体作用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建立出生后BALB/C小鼠牙胚中间层发育HE染色的实验模型;电镜观察其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钟状晚期细胞处于分化期,中间层为2—3层的多细胞层结构,电镜下可见少量的粗面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器成分,内釉上皮呈柱状或高柱状,可见中间层与成釉细胞间的桥粒连接;釉质分泌期,中间层呈明显的单细胞结构,细胞排列紧密,与周围组织的界限清楚,成釉细胞呈高柱状,可见大量釉质的分泌,线粒体、粗面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等细胞器成分明显增多,细胞间的桥粒连接明显;随着釉质的不断建立,釉质分泌基本完成,中间层结构已不易辨认,此时牙齿亦部分萌出,电镜下细胞间联系疏松,细胞器成分萎缩变减少。结论中间层对成釉细胞的分化及釉质形态的正常发育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并在釉质形成中起到了一定的物质转运及营养支持功能。  相似文献   
4.
对4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A、B组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并在第3、9周停止磨除牙冠,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牙合]关系。对照A、B组未作任何处理。4组饲养条件相同。在磨除牙冠后10周末、16周末进行肌电图检测。认为早期[牙合]重建可恢复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肌电图的损害。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固定正畸患者不同矫治时期的龈沟液(GCF)进行P物质(SP)的含量的测定,来研究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口腔正畸科门诊牙拥挤错颌患者31例,采用放射免疫技术测量GCF中SP的含量,分析龈沟液的量与SP的含量在矫治过程中的变化关系。结果与矫治前1周比较,矫治过程中GCF的量与SP的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趋势。结论正畸过程中固定矫治器对牙周组织的健康有影响,SP的检测可用于监测固定正畸过程中患者的牙周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6.
重建对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肌电图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0只大白鼠随机分为4组,实验A、B组间断磨除右上、下颌磨牙牙冠至龈下,并在第3、9周停止磨除牙冠,任其自行萌出,恢复咬(牙合)关系.对照A、B组未作任何处理.4组饲养条件相同.在磨除牙冠后10周末、16周末进行肌电图检测.认为早期(牙合)重建可恢复偏侧咀嚼大鼠咀嚼肌肌电图的损害.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小鼠牙釉质形成过程中中间层细胞的增殖与凋亡的表达情况,探讨细胞增殖与凋亡在釉质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制备出生后1、3、5、7、9、15和17天发育阶段的BALA/C小鼠牙胚的石蜡标本,采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及原位末端标记法观察中间层细胞及成釉细胞分化各阶段细胞增殖及凋亡的表达情况。结果釉质形成早期,中间层细胞、成釉细胞均呈PCNA阳性表达,且两者在同期表达强弱程度上具有一致性,随着牙冠发育的完成,PCNA的表达减弱;凋亡在分化各期的成釉细胞中皆有表达,尤其在成熟期成釉细胞中表达明显增强,中间层细胞中可散见凋亡现象。结论细胞增殖与凋亡是牙齿正常发育所必需的重要调控机制,中间层细胞与成釉细胞间的增殖与凋亡在时空表达强弱程度变化上具有一致性,具有一定"量"的变化相关性,提示中间层细胞在釉质形态的正常发育过程中起到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通过检测固定正畸患者不同矫治时期龈沟液(GCF)中P物质(SP)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的动态变化,探讨两者在正畸牙牙周组织改建过程中的影响和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于泰安市中心医院需要拔除双侧第一前磨牙固定矫治患者30例,随机选择一侧尖牙作为观察组,施加250 g远中移动初始力,另一侧为对照组不受力.分别在加力当天以及加力后1d、7d、14d、21d和28d收集患者尖牙近中及远中龈沟液,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测定SP和IL-1β含量.结果 正畸加力后观察组GCF中SP和IL-1β均开始升高[(3.8±1.2)pg/mL、(42.4±11.5)ng/mL],第7天均达到高峰[(5.0±1.4)pg/mL、(53.8±13.7)ng/mL],第28天基本回落至基线[(2.6±0.8)pg/mL和(35.6±11.9)ng/mL].对照组GCF中SP和IL-1β基本维持在基线.加力后1 d、7 d和14 d观察组GCF中SP含量和加力后1 d、7 d IL-1β含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正畸牙龈沟液中SP和IL-1β的表达随牙周组织受力变化而变化,参与牙齿移动和牙槽骨改建,其监测为正确判断正畸牙的牙周状况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对兔下颌骨牵张成骨新骨形成的促进作用。方法将40只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10只。建立下颌骨牵张成骨动物模型,固定期第2天,A组于牵张间隙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B组注射富血小板血浆和纤维蛋白胶原的混合液,C组注射纤维蛋白胶原,D组注射生理盐水作为空白对照组。分别于固定2、6周时处死动物获取标本,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骨密度分析观察骨质愈合改建情况。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组间两两比较的SNK-q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通过大体观察、HE染色、X线观察、骨密度分析显示,在固定期第2、6周,A组、B组牵张间隙内成骨质量好于C组、D组,A组优于B组。A组固定第2、6周牵张区新生骨骨密度值分别为(66.74±1.97)、(94.65±2.35)g/cm2,B组分别为(43.63±1.84)、(68.54±2.03)g/cm2,C组分别为(27.15±1.49)、(53.69±1.64)g/cm2,D组分别为(25.39±1.23)、(55.32±1.52)g/cm2,A组牵张区内新生骨骨密度明显高于B组、C组、D组(均P0.05),B组明显高于C组和D组(均P0.05)。结论富血小板血浆可注射组织工程骨可有效促进兔下颌骨牵张成骨过程中的新骨形成。  相似文献   
10.
PC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PC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6 4例口腔鳞癌石蜡包埋标本,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ABC)测定。结果 PCNA在口腔鳞癌中的表达阳性率为(5 4 . 2 7±2 1 . 2 8) %,表达呈异质性。PCNA指数与口腔癌的肿物大小、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均显著相关,与TNM分期无关。结论 PCNA可作为判断口腔鳞癌恶性程度及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