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皮肤病学   6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 评价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的临床疗效。 方法 检索中英文文献数据库1985—2012年公开发表的有关头孢曲松治疗早期梅毒疗效研究的论著,使用Jadad评分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并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使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 结果 共纳入符合条件的文献14篇,其中高质量文献5篇。以头孢曲松治疗有效率和青霉素治疗有效率的率比(RR值)为指标进行Meta分析。随访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两种药物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随访12个月时,头孢曲松组的有效率为92.3%(95% CI 88.5% ~ 96.1%),青霉素组有效率为90.4%(95% CI 87.4% ~ 94.4%)。漏斗图结果近似对称,发表偏倚较小。 结论 头孢曲松可作为治疗早期梅毒的替代方案,疗效确切。有必要开展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以优化治疗剂量与确定疗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意义调查不同群体对医疗健康知识图谱的需求,探讨知识图谱研究现状和不足,为医疗健康知识图谱的构建提出建议。方法/过程基于文献调查、问卷调研、专家访谈等方式,从数据来源、关键技术、应用场景、待改进之处等方面分析医疗健康知识图谱。结果/结论提出以国家政策为导向、以权威知识为依托,支持用户全程参与,注重个人隐私和知识产权保护,构建多场景、可视化、多语种、多模态的医疗健康知识图谱和易于知识传播的标准体系及底层数据规范制度。  相似文献   
3.
2008—2016年中国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流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中国尖锐湿疣流行特征,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对2008—2016年中国105个国家性病监测点报告的尖锐湿疣病例资料进行"三间分布"分析.结果 尖锐湿疣的报告发病率从2008年29.47/10万下降到2016年24.26/10万,年均下降2.21%.不同监测点报告发病率差异较大,最高可达207.36/10万,最低<1/10万.高发监测点主要分布于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江地区和西部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报告发病率较低的监测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和中部地区,少数农村监测点无病例报告.2008—2010年女性报告发病率高于男性,2011—2016年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呈上升趋势,由2008年的0.97:1上升至2016年的1.11:1.高发年龄段为20~39岁的性活跃人群,以25~29岁年龄组报告发病率最高(68.78/10万~91.12/10万).综合医院报告病例数最多,占60.44%~79.48%,其次为皮肤性病专科医院、妇科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结论 中国性病监测点尖锐湿疣发病总体上呈稳中有降趋势,但仍维持在较高水平,一些低发地区监测点仍呈增长趋势,应引起重视,根据其流行特定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关于吸烟对不孕不育及生殖健康的影响,国内外已开展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综述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对于吸烟与不孕症的关系及对生殖健康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和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中国淋病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淋病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淋病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22.92/10万下降至2014年7.25/10万,年均下降7.89%。不同地区发病率差异较大,高发地区主要为长江三角洲(浙江、上海、江苏)、珠江三角洲(广东、广西、海南),其次为西北地区(新疆、宁夏、内蒙古)。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有扩大趋势,由2000年1.96 ∶ 1扩大至2014年4.52 ∶ 1。高发年龄段为20 ~ 44岁,男女两性发病率最高年龄组均为25 ~ 29岁;除15 ~ 19岁年龄组男性年均增长4.18%外,其余各年龄组均呈下降趋势。在20种职业中,报告病例以农民最多(占26.00%),各职业的淋病报告病例数均呈下降趋势。 结论 淋病仍然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根据淋病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 了解中国梅毒流行特征及趋势,为制定控制对策提供依据。 方法 对2000—2013年31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报告的梅毒病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 梅毒报告发病率由2000年6.43/10万增至2013年32.86/10万,年均增长13.37%。除少数边远山区外,99%县区均有梅毒病例报告,但不同地区梅毒发病差异很大。高发地区主要为西北地区(新疆、青海、宁夏)、闽江地区、长江三角洲(浙江、上海)、珠江三角洲(广西、广东)等。既往梅毒报告发病较低的地区(如贵州、陕西、河南等)近年出现较快增长。报告病例数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平均为0.92 ∶ 1。20 ~ 39岁为高发年龄段,但 > 60岁各年龄组增幅 > 30%。在20种职业中,报告病例以农民最多,占31.56%,离退休人员增幅最大(年均增长27.35%)。一期与二期梅毒所占构成比逐年减少,隐性梅毒增长 > 50%。 结论 梅毒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需要根据梅毒流行特点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地理信息系统具有地理空间分析、空间统计分析、多要素综合分析、精确定位和可视化等优势,已由最初应用于测绘学和环境科学,逐步应用到公共卫生领域.近年已成为性病艾滋病监测的一个重要工具,对确定性病艾滋病疫情空间分布模式、开展聚集性分析、发现疫情核心区、探讨危险因素、追踪传播来源具有独特作用.  相似文献   
8.
基于科学计量学、内容分析法等方法对高血压研究领域前沿进行分析和识别,有效揭示高血压疾病研究领域在项目资助、研究成果、专利药物转化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以期为科研人员和决策制定者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梅毒流行的空间分布模式,为梅毒监测与防治提供新方法。 方法 建立2011年中国各县区梅毒疫情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使用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对中国梅毒疫情进行频数分布、全局和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探索其空间分布特征。 结果 2011年全国2 925个县区梅毒发病率中位数为21.17/10万(25%分位数9.28/10万,75%分位数43.00/10万),最小为0.00,最大为515.34/10万,呈明显的正偏态分布(偏度为3.11)。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中国县区级梅毒疫情呈正空间自相关(全局Moran指数为0.5762,P < 0.001),空间分布模式为“高-高”聚集(全局G系数为0.0331,P < 0.001)。通过局部自相关分析输出了中国县区级梅毒疫情分布的热点地图,确认了117个一、二期梅毒疫情的热点县区(其发病率均超过50/10万),主要分布于华东、西北、东北和华南等地区。 结论 地理信息系统和探索性空间分析方法具有可视化和精确定位等优点,可作为一种新的重要工具用于梅毒监测和防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