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2篇
临床医学   33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9篇
预防医学   83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铜绿假单胞菌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6,他引:17  
目的了解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中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相关基因存在状况。方法自临床分离的39株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耐药基因(TEM、SHV、OXA-1群、OXA-10群、PER、VEB、GES、CARB、IMP、VIM、SPM、GIM、OprD、DHA和OprD2)。结果39株PAE中TEM阳性1株(2.6%)、CARB阳性12株(30.8%)、VIM阳性9株(23.0%)、DHA阳性3株(7.7%),39株oprD2基因均为缺失(100.0%),其余基因均阴性。结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VIM及CARB基因携带率高,oprD基因缺失突变是对亚胺培南耐药的重要原因,检出CARB基因为国内首次报道。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分析胆道感染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对2003~2005年接受胆道手术的患者在术中取胆囊或胆管中胆汁进行细菌培养,采用K—B法测定大肠埃希菌对14种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改良三维试验检测超广谱p内酰胺酶(EsBLB)和AmpC酶。结果从485例胆汁标本中共检出细菌237株,真菌17株。其中大肠埃希菌135株,其它细菌共102株。135株大肠埃希菌中检出产ESBLs菌41株(检出率30.4%),产Ampc酶菌7株(检出率5.2%),其中有2株同时产ESBLa和Ampc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产酶菌株的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酶菌株,但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环丙沙星,阿米卡星对大肠埃希菌仍有较好的抗菌效果。结论大肠埃希菌是胆道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产ESBLs和/或产AmpC酶的菌株对第三、四代头孢菌素治疗无效,术前过早、过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可能是产酶菌株增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结核分支杆菌染色时加温因素对菌量检出影响的探讨浙江省绍兴市第二医院312000钱小毛本文对萋尼氏染色时的加温条件,包括热染法和冷染法,以及热染法不同的保温时间进行了实验效果比较,现将结果简报如下。收集痰检阳性患者昼夜痰液,经NaOH处理、3000转/...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浙江省绍兴地区常见对氨基糖苷类药物耐药的革兰阴性杆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aac(3)-I[编码:3-乙酰转移酶-I]、aac(6')-Ⅱ[编码:6'-乙酰转移酶-Ⅱ、ant(3")-I[编码:3"-核苷转移酶-I]、aph(3')-Ⅳ[编码:3'-磷酸转移酸-Ⅳ]存在状况。方法收集21株铜绿假单胞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产气肠杆菌和肺炎克雷伯菌等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革兰阴性杆菌进行4种基因PCR检测。结果3株鲍曼不动杆菌均检出aac(3)-I和ant(3")-I基因;3株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中有1株检出ant(3")-I基因,经对PCR产物测序测得序列与美国GenBanK核酸库中已登陆的ant(3")-I基因序列一致。结论浙江绍兴耐氨基糖苷类药物的鲍曼不动杆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存在aac(3)-I和/或an(t3")-I基因。而其它耐药菌可能存在本研究所检测的4种基因以外的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鲍曼不动杆菌(ABA)耐药性和氨基糖苷类修饰酶基因(AME)存在状况.方法 用K-B法测定ABA对14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用PCR法检测6种AME和Ⅰ类整合酶基因(int Ⅰ 1).结果 85株ABA的耐药率除头孢哌酮/舒巴坦(8.2%)和阿米卡星(18.8%)外,其余12种抗菌素均在50%以上(48.2%~81.2%),其中妥布霉素、奈替卡星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达55.3%、48.2%和70.6%.耐药基因检测ant(3“)-Ⅰ阳性61株(71.8%)、aac(6‘)-Ⅰ b阳性53株(62.3%)、aac(3)-Ⅰ阳性39 株(45.9%),int Ⅰ 1阳性66株(77.6%),其余基因均阴性.锚定PCR扩增结果表明ant(3“)-Ⅰ、aac(3)-Ⅰ型AME在Ⅰ类整合子上.结论 绍兴地区临床分离的ABA多重耐药情况十分严重,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药主要由ant(3“)-Ⅰ、aac(6)-Ⅰ b、aac(3)-Ⅰ基因介导,Ⅰ类整合子在耐药性传播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溶血葡萄球菌败血症临床表现及其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钱小毛 《儿科药学杂志》2005,11(6):27-27,32
目的:了解溶血葡萄球菌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表现,探讨该菌的耐药性和治疗对策。方法:用纸片法(K-B法)测定细菌的药物敏感度。结果: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血培养获48株溶血葡萄球菌,其中17例为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经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万古霉素治疗后均治愈。结论:溶血葡萄球菌新生儿败血症缺乏特异的临床表现。β-内酰胺类抗生素可用于对此类感染的治疗,对甲氧西林耐药菌株的感染可采用万古霉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医院近两年阴沟肠杆菌临床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 药敏试验采用K-B法,AmpC酶和ESBLs检测采用三维试验.结果 共分离106株阴沟肠杆菌,烧伤科是检出最高的科室;菌株检出数最多的标本是痰、创面、胆汁和引流液;药敏结果表明,阴沟肠杆菌对青霉素类、一、二代头孢菌素及头孢西丁高度耐药,第三、四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为24.5%~50.9%;共检出产ESBLs菌29株,检出率27.4%;检出产AmpC酶菌43株,检出率40.6%,其中有23株为同时产ESBLs和AmpC酶.结论 阴沟肠杆菌的临床检出率和耐药率日趋严重,应加强实验室的检测,以控制阴沟肠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洋葱伯克霍尔德菌(BCE)临床感染特点和耐药现状.方法 对2006-2007年从各类临床标本中分离到的洋葱伯克霍尔德菌株统一用K-B法进行体外药敏试验,并对患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分离菌株最多的标本是痰液18株(39.1%)和血液9株(19.6%);分离菌株最多的病区是ICU 28株(60.9%);药敏试验结果 表明,氮苄西林/舒巴坦全部耐药,阿米卡星等3种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环丙沙星,哌拉西林和亚胺培南耐药率高达63.0%~84.8%,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头孢吡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40.0%.结论 严重的基础性疾病,频繁的侵入性操作,抗菌药物过多、过滥使用均是引起BCE感染的主要原因,BCE感染时抗菌药物可选用美罗培南、复方新诺明、头孢他啶、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头孢哌酮/舒巴坦.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老年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并探讨有效的预防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08年12月-2010年11月住院的老年患者原发疾病、住院时间、侵入性操作、临床感染体征及细菌培养结果等资料分类统计分析.结果 186例老年患者中有42例发生59例次医院感染,感染率22.6%,例次感染率为31.7%;感染部位以呼吸道和尿道为主,分别占40.7%和30.5%;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50.8%,革兰阳性球菌和真菌分别占27.0%和22.2%;高龄、住院时间较长、接受过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老年患者是医院感染高危人群,应了解并根据其感染的危险因素采取综合预防措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对基础疾病的治疗,减少不必要的侵人性医疗操作,有助于减少老年患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骨科手术外来植入物感染的危险因素,为制订有效的预防对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518例行骨科植入物手术患者的基本情况、手术类型、手术时间、患者营养状况、原有基础疾病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有19例患者发生外来植入物术后感染,感染率3.67%;不同部位手术的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四肢手术6.07%(13/214)、腰椎手术2.63%(1/38)、关节置换术2.29%(3/131)、胸椎1.69%(1/59)和颈椎1.32%(1/76);≥41岁患者的感染率为4.69%(13/277),高于<40岁患者的2.49%(χ2=5.21,P<0.05);Ⅲ类切口感染率为8.33%(7/84),高于Ⅰ类和Ⅱ类切口(χ2=6.84,P<0.05);急诊手术患者感染率为10.39%(8/77),高于择期手术患者(χ2=11.56,P<0.05);手术时间≥2 h感染率为4.78%(14/293),高于手术时间<2 h患者(χ2=8.32,P<0.05)。结论骨科手术外来植入物感染与年龄、切口类型、手术性质和手术时间等因素有关,严格骨科手术外来植入物管理,确保植入物灭菌质量,选择高净化级别的手术间实施手术,手术人员应了解植入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提高手术技能,是减少外来植入物术后感染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