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儿科学   5篇
妇产科学   2篇
基础医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生儿呼吸衰竭时胃肠功能损害的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总结 1 995年 1月— 2 0 0 4年 6月在我院新生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 (NICU)应用呼吸机治疗的 1 2 7例呼吸衰竭新生儿的胃肠功能损害情况 ,分类对比分析。结果 有胃肠功能损害的新生儿其病死率较无胃肠功能损害者高 ,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 ) ;并发胃肠衰竭的呼吸衰竭患儿其多器官功能衰竭较无胃肠衰竭者高 ,治愈率低 (P <0 .0 1 ) ;早产儿出现胃肠损害较足月儿发病率高 ,病情重。结论 新生儿呼吸衰竭时 ,一旦出现胃肠损害的临床表现即提示病情加重 ,需立即处理 ,早期治疗治愈率将会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江门市妇幼保健院NICU呼吸机治疗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 结果VAP发生率为4694%;VAP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呈正相关(P<001);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03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1373%);多次上机者还培养出2株真菌;继发VAP与否明显影响治愈率(P<005)。 结论VAP与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密切相关;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新型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 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疗效。方法 用新型N CPAP治疗新生儿RDS 31例,成功2 3例,失败8例。2 3例治疗成功患儿其呼吸指标在治疗前后均有显著差异。8例治疗失败患儿改用常频呼吸机(CMV)治疗。结果 2 3例RDS患儿使用N CPAP治疗均治愈,8例RDS患儿改用CMV治疗后,治愈5例,死亡3例。N- CPAP与CMV治疗比较,CMV治疗并发症明显增多。结论 新型N- CPAP治疗新生儿RDS效果良好。其具有氧气调节装置及加温湿化装置,减少了后遗症的发生。但部分重症RDS患儿N- CPAP治疗不奏效,须用CMV治疗。  相似文献   
4.
早期干预对早产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5.
新生儿黄疸的早期干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评价我院新生儿黄疸早期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早期干预:本人血型O型,丈夫A或B型血,妊娠≥38周的孕妇口服苯巴比妥30mg/次,每日三次,连服一周,辅以维生素C,E;生后7天内皮测≥18u(8mg/dl)的新生儿服中药“茵陈汤”或驱黄合剂,连续3天,及皮测大于等于22u(12mg/dl)提前入新生儿科 治疗,比较实施与实施早期干预的逐年新生儿高胆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高胆发生率由1994年的13.6%下降到1995-1999年的6.8-11.1%(X2>7.88,P<0.005),严重高胆发生率由1994年的1.54%下降到1995-1999年的0.52-0.78%(X2>3.84,P<0.05),结论:我院对新生儿黄的早期干预能有效地降低新生儿高胆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高危因素和防治方法。方法回顾分析2000~2005年江门市妇幼保健院NICU呼吸机治疗的98例危重新生儿的临床资料。结果VAP发生率为46.94%;VAP与胎龄、出生体重呈负相关,与机械通气(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呈正相关(P<0.01);病原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80.39%),革兰阳性球菌次之(13.73%);多次上机者还培养出2株真菌;继发VAP与否明显影响治愈率(P<0.05)。结论VAP与胎龄、出生体重、MV时间、插管次数、MV次数密切相关;致病菌主要是耐药性条件致病菌;综合防治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干预对早产儿的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将82名早产儿分为两组,一组42名接受早期干预,另一组40名作为对照,干预组自新生儿期开始干预治疗至2岁,两组早产儿均于6个月、1岁、2岁时分别进行体格(即身长、体重、头围)的测量和智能测试.结果:干预组幼儿从6个月~1岁、2岁时,体格发育快于未干预组(P<0.05或P<0.01)智能发育在6个月时智能发育指数(MDI)和对照组无差别(P>0.05),但两组运动发育指数(PDI)有差异(P<0.05),1岁和2岁时干预组较对照组MDI和PDI均有明显差异性(P<0.01).结论:早期干预可有效地促进早产儿的体格发育和智能发育.  相似文献   
8.
先天性急性单核细胞型白血病1例江门市妇幼保健院(529000)李定华,冯月桂,钟红磊患儿,男,生后30分钟,因出生后全身青紫30分钟,人Pgar评分6分人院。第1胎,足月顺产,父母无遗传及特殊病史,母孕期体健,否认使用特殊药物及生活在高放射污染环境。...  相似文献   
9.
新生儿窒息226例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新生儿窒息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干预措施。方法 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对广东省江门市妇幼保健院226例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新生儿窒息为综合因素所致,分娩时高危因素高达93.81%;胎儿高危因素为91.59%,母体高危因素为65.49%。结论 提高产前检查质量,加强高危妊娠产前和产时的监护,综合分析可能发生新生儿窒息的高危因素,适时正确选择分娩方式是降低新生儿窒息和病死率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0.
低出生体重儿维生素K干预前后PIVKA—Ⅱ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解低出生体重儿(LBWI)生后维生素K情况及治疗后的变化,将50例LBWI随机分为A组(26例)和B组(24例)。两组于生后维生素K治疗前采静脉血检测血浆维生素K缺乏诱导蛋白Ⅱ(PIVKA-Ⅱ)后,A组静注维生素K_11mg,B组静注5mg并于5天后再次采血检测PIVKA-Ⅱ。结果显示A、B组LBWI生后各有8例PIVKA-Ⅱ≥2μg/ml(P>0.05)。经维生素K_1治疗后PIVKA-Ⅱ≥2μg/ml各为2例和1例。两组间统计学处理差异不明显(P>0.05)。但维生素K_1治疗前、后PIVKA-Ⅱ≥2μg/ml分别为16例、3例。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本组LBWI观察期间无一例临床出血病例发生。结论:LBWI生后存在维生素K缺乏。静注维生素K_11mg、即可预防维生素K缺乏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