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探讨团体心理教育方法培训在减轻精神科护士职业压力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98名精神科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98名精神科护士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沟通技巧培训,观察组在沟通技巧培训中应用团体心理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护士的沟通技巧考核成绩、压力指数、职场正念评分、职业满意度、幸福感指数。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沟通技巧考核成绩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护士的压力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其职场正念评分、职业满意度、幸福感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科护士沟通技巧培训中应用团体心理教育方法,可有效提高护士沟通技巧的培训效果,还可有效减轻护士的工作压力,提升其职场正念、职业满意度和工作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阶段情绪疗法对精神科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倦怠感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为72名精神科护士,均于2020年1月—2022年12月在本院精神科工作。2020年1月—2021年5月实施常规管理,以此管理结果为对照组;在2021年6月开始对护理人员实施分阶段情绪疗法,以此干预结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护士压力应对方式、心理健康状况及职业倦怠感情况。结果 治疗后,组间自责、退避、幻想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合理化、求助、解决问题评分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组间心理健康状况以及职业倦怠感各维度评分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精神科护士实施分阶段情绪疗法,能够使护理人员对压力的应对方式更为合理,减少逃避情绪,使其心理健康状况明显提高,职业倦怠感减少,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阳性型和阴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事件相关电位P,0。的特点及事件相关电位与阴性、阳性症状的相关性。方法:对8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及46名健康志愿者进行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检测,并把患者组按PANSS的评分结果分为阳性型精神分裂症和阴性型精神分裂症。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患者组靶刺激时P300的N2、P,潜伏期延迟(P〈0.01~0.05),P2、P3波幅降低(P〈0.01~0.05);与阳性组比较,阴性组靶刺激的N1、P2、N2和P3潜伏期均明显延迟(P〈0.O1~0.05),P3波幅明显降低(P〈0.05);P300的主要指标与精神症状有相关性(P〈0.01~0.05)。结论:事件相关电位P300在辅助精神分裂症的诊断、分型及预后估计方面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院内分类康复训练对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社会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训练组与对照组各60例;训练组根据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分为轻度组(≥80分)30例,重度组(〈80分)30例;两组均维持原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一般日常管理,训练组在此基础上根据轻、重度分类进行系统康复训练,观察24周。于训练前及训练第4周、12周、24周末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对照组训练前后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无显著变化(P〉0.05);训练组训练后各时段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呈持续性升高,而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呈持续性下降。轻度组各时段功能独立性评定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重度组及对照组(P〈0.05或0.01);重度组训练前及训练4周末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而训练24周末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轻度组训练前及训练后各时段阴性症状量表评分均显著低重度组及对照组(P〈0.01);重度组训练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训练第12周、24周末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院内分类康复训练,能显著缓解患者的阴性症状,改善社会功能,提高功能独立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对首发精神病患者采取开放式护理管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首发精神病患者15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75例,使其有可比性。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封闭式护理管理;观察组患者采取开放式护理管理。对两组患者NOSIE各因子及项目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患者社会能力、社会兴趣、个人卫生、激惹、迟缓抑郁以及精神病表现评分均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总积极因素、总消极因素以及病情总评估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上述比较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有陪护条件的前提下,开放式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首发精神病患者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护理模式,有利于患者的康复,适应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要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疗效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将本院门诊120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一般心理护理,干预组在抗抑郁药物治疗同时给予强化心理行为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w后抑郁状况及治疗依从性情况。结果干预6w后两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scale,HAMD-17)评分及HAMD减分率、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干预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心理行为干预可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精神健康教育在精神分裂症康复期应用的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8月至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的抗精神病药物治疗和护理干预,而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健康教育干预。2个月后采用护士用住院患者观察量表(NOSIE)与自制的服药依从性评定表对两组患者进行评价。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NOSIE因子中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与个人整洁评分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社会兴趣、社会能力与个人整洁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而两组患者的精神病表现、激惹、抑郁和迟缓评分比较,差异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略优于对照组患者,但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健康教育可以更利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患者在接受健康教育后,其对疾病的预防、治疗、保健、康复均有较全面的认识,表明系统的健康教育可以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从而恢复其社会能力,对促进患者全面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并评价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亲属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及护理对策。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36例因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亲属陪护人员作为观察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陪护人员进行评定,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与应对方式问卷(CSQ)对136例陪护人员的心理状态进行评定。结果:陪护人员SCL-90量表总分及躯体化、忧郁、焦虑及因子评分显著高于中国常模分值(P<0.01或P<0.05);EPQ量表中的N分量表评分较高,达到(12.16±3.06)分,解决问题分量表评分为(6.18±3.61)分,退避分量表评分为(7.15±4.55)分,幻想分量表评分为(6.72±4.13)分。结论:车祸致颅脑损伤病人亲属陪护人员存在一系列的心理问题,人格特点明显改变,应给予重点关注,积极地对其心理问题进行干预,增强其应对能力,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调查分析车祸致颅脑损伤亲属陪护人的心理状况.方法 选取车祸致颅脑损伤亲属陪护人作为调查对象,对132例车祸致颅脑损伤亲属陪护人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定并与国内常模比较,进行综合生活质量问卷(GQOLI)、艾森克个性问卷(EPQ)和应对方式问卷(CSQ)评定并与对照组相比较.结果 车祸致颅脑损伤亲属陪护人在SCL-90评分中的躯体化、强迫、忧郁、焦虑因子分与国内常模比较有显著性差异,其GQOLI评分与正常人比较也存在多方位的显著性差异,EPQ的N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对车祸事件的改变出现负性应对方式.结论 车祸致颅脑损伤亲属陪护人存在较多的心理问题,生活质量下降,人格特点改变,对事件出现负性应对等,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0.
钟文凯  戴小燕 《中外医疗》2012,31(28):106+108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该院2011年8月—2012年7月收治31例老年抑郁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全部患者给予帕罗西汀治疗,同时配合有效护理。结果 TESS总分为(9.6±4.3),其中头晕3例、头痛3例、恶心2例、口干2例、便秘1例、心慌1例等,均不需处理。患者的血、尿、肝功能及生化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应用帕罗西汀治疗老年抑郁症,结合心理护理,不仅治疗效果显著,而且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