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颅内肿瘤切除手术后感染病症的主要危险因素和相应的预防对策。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我院收治的颅内肿瘤切除术360例患者的临床诊治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有无脑脊液漏,引流管放置时间以及手术时间不同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颅内肿瘤切除术后颅内感染危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出现脑脊液漏,超过24 h留置引流管以及超过4 h手术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夹闭术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作用,并分析影响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2005年1月~2009年1月,入选患者72例,共颅内动脉瘤73个,在我科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夹闭术,观察围手术期术后动脉瘤夹闭情况及并发症的产生情况,分析影响疗效的因素,观察出院后随访半年内再出血发生的情况。结果本组成功夹闭动脉瘤65个,8个瘤壁加固包裹术。无术中及围手术期死亡。术后出现动眼神经麻痹、肢体偏瘫、脑积水、意识障碍等并发症共11例(15.3%)。而术前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破裂情况是影响疗效的独立危险因素。随访半年,无1例有再出血发生。结论神经内镜辅助颅内动脉瘤夹闭术解剖清楚,夹闭确切,临床疗效满意;术前Hunt-Hess分级和动脉瘤破裂情况是影响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垂体肿瘤切除的手术入路。方法对68例垂体肿瘤患者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锁孔入路,经翼点入路,经鼻蝶入路,经鼻蝶联合翼点入路等手术入路方法,将垂体肿瘤在显微镜下彻底切除。结果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18例,占比26.47%,尿崩症是经颅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脑脊液鼻漏是经单侧鼻腔-蝶窦手术入路方法术后主要并发症。结论垂体肿瘤的手术入路选择应该根据患者具体病情和手术入路特点合理选择,才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前颞叶切除术对癫痫患者记忆改变的作用,并分析影响因素.方法:48例癫痫患者行前颞叶切除术,术后随访1年.采用临床记忆量表,分别在术前l周、术后2周和术后6月进行3次测评.结果:随访1年内,Engle I级38例(79.1%),II级6例(12.5%),Ⅲ级3例(6.3%),IV级l例(2.1%).术后2周,患者的记忆功能有明显的减退;至术后6月,记忆功能又有所恢复,和术前1周水平相当.而有海马硬化者、优势半球侧手术者、术后疗效差者记忆功能下降较为明显.结论:前颞叶切除术后2周,癫痫患者记忆水平有所下降,其后又逐渐恢复.海马硬化、优势半球侧手术、术后疗效差是其可能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矢状窦旁脑膜瘤的显微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42例矢状窦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 Ⅰ级切除33例(71.6%),Ⅱ级切除9例(28.4%),其中Ⅱ级切除者手术后行γ-刀治疗.全组病例41例恢复良好,1例对侧肢体轻瘫,无手术死亡,术后1年复查无复发.结论 应用显微手术技术切除肿瘤的方案应个体化,并注意脑静脉引流系统的保护,要重视手术的安全性和术后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硬膜下血肿 (CSDH)如治疗及时、得当 ,预后良好。作者等自 1992年以来手术治疗CSDH 140例 ,获得满意效果。现就手术方式的选择及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作一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140例中男 96例 ,女 4 4例 ,平均年龄 5 9岁 ,60岁以上 92例 ,占 66%。有明确头部外伤史 10 4例。外伤距手术时间 2 0d至 4个月。1.2 症状和体征 头痛或头晕 12 0例 ,肢体不同程度偏瘫 98例 ,智能和精神异常 112例 ,昏迷伴一侧瞳孔散大 6例。全组术前无癫痫发作1 .3 CT扫描 全组术前均行头部CT扫描。双侧血肿 8例 ,单侧血肿 132…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显微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显微手术治疗的57例基底节区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资料(血肿量50-85 mL).结果 死亡7例,另有5例患者因患方原因于手术后10~30 d放弃治疗,45例完成治疗的患者,控ADL分级:I级16例,Ⅱ级10例,Ⅲ级9例,Ⅳ级4例,V级6例.结论 基底节区短时间内大量出血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直切口小骨窗血肿清除术,清除血肿彻底,直视下止血可靠,手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低,可有效控制颅内压防治脑疝.  相似文献   
8.
高渗盐水降低颅脑损伤后高颅内压的临床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高渗盐水对颅脑损伤后高颅内压的治疗效果。方法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月颅脑损伤患者67例,颅内压均大于20mmHg。所有患者交替静脉滴注5%高渗盐水和20%甘露醇各2次,两次给药间隔视药物作用时间而定。每次给药后,观察药物的起效时间、药物的作用时间、颅内压降低的幅度。结果高渗盐水的起效时间和颅内压降低的幅度稍优于甘露醇,但两者差异不显著(P0.05);而高渗盐水的药物作用时间则明显长于甘露醇(P0.05)。5例用甘露醇后出现颅内压反弹,超过用药前水平。结论 5%高渗盐水能够降低颅脑损伤后高颅内压,对于不适于使用甘露醇的颅内压增高的患者,高渗盐水是降低颅内压较好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9.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处理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2009年1月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脑积水患者254例,其中11例分流术后并发颅内感染。对颅内感染者在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前,通过腰椎穿刺置管鞘内注射可在鞘内应用的广谱抗生素,并持续引流感染的脑脊液;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出来后,选用敏感抗生素鞘内注射;10例病情严重者拔除分流装置,行脑室外引流。结果 11例患者,1例经腰椎穿刺置管鞘内注射抗生素后治愈,10例不断调整引流装置同时脑室内注入抗生素后治愈。结论脑脊液脑室外引流、鞘内或脑室内注射抗生素,以及必要时拔除分流装置是治疗脑室-腹腔分流术后颅内感染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超早期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方式及临床效果,选择最佳治疗方法.方法:对该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5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出血量大,但未发生脑疝),采取超早期手术治疗(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或血肿置管引流+去骨瓣减压术),观察记录患者在治疗中的临床疗效.结果:经治疗后,2种手术方式死亡率及预后差异不大.结论:对于出血量大,且未形成脑疝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血肿置管引流+去骨瓣减压术有创伤小、医源性损伤小等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