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2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模式在妊高征护理中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80例妊高征产妇,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模式干预。对比两组血压控制、并发症发生、分娩方式及两组胎儿结局转归情况。结果在血压控制、并发症发生率、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新生儿窒息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几个方面,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妊高征产妇并发症的发生,降低剖宫产率,改善产妇及新生儿生存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建议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6例脑膜瘤和5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患者用明胶海绵碎粒作术前超选择颈外动脉分支栓塞术,结果表明,该方法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肿瘤切除率。  相似文献   
3.
经皮经导管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急性胆道大出血3例报告徐光炜,郭新洪,邓明,刘燕平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总医院(100037)急性胆道大出血并非少见。既往都采用手术治疗,其效果并不满意,再出血率及死亡率仍然很高。近年来,我们采用选择性肝动脉栓塞治疗胆道大出...  相似文献   
4.
我院自1988年11月~1991年9月,对脑膜瘤及鼻咽部纤维血管瘤11例患者作起选择颈外动脉分支柱塞术取得满意效果,观介绍如下。资料和方法一般情况本组男8例,女3例;年龄14~43岁;脑膜瘤6例,鼻咽部纤维血管瘤5例,入院后均作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证实颈外动脉参与供血,其中单侧供血10例,双侧供血1例,11例分别在栓塞术后l~15d做手术切除术。方法我们采用Selding,r方法,经股动脉插管,选用FS或FOHeadhunter导管,把导管顶端置于颈总动脉作DSA,确定有无肿瘤染色。如有染色,再选颈外动脉作DSA,观察颈外动脉是否参与供…  相似文献   
5.
介入放射学开展以来,经动脉灌注治疗消化、呼吸系等晚期恶性肿瘤已有大量的报道并取得了巨大的成绩。80年代以来国外已将此方法广泛应用于卵巢癌、子宫颈癌、子宮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应用直径300-500μm的聚乙烯醇(polyvinyl alcohol,PVA)颗粒单纯子宫动脉栓塞与采用直径300-500μm及500-700μm PVA颗粒的多水平子宫动脉栓塞对子宫肌瘤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50例症状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A、B 2组,A组应用300-500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血流停滞、螺旋状动脉不显影;B组应用300-500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至子宫动脉血流变慢后再应用500-700μm直径的PVA颗粒栓塞子宫动脉,直到子宫动脉主干血流停滞、螺旋状动脉不显影,并比较2组症状缓解、疗效和并发症情况。结果:(1)临床症状变化情况比较:A、B 2组的临床症状(经期时间、月经量、贫血、痛经、下腹坠胀、尿频和排尿困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疗效比较:栓塞治疗后6个月复查,结果显示A组肌瘤平均体积由87.45 cm3缩小为48.65 cm3,B组肌瘤平均体积由91.87 cm3缩小为38.25 cm3,组内术前与术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01),组间术后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3)并发症比较:2组并发症发生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与单纯应用直径300-500μm的PVA颗粒相比较,应用直径300-500μm及500-700μm PVA颗粒的多水平子宫动脉栓塞,可显著提高子宫肌瘤坏死缩小程度,而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著差异性,提示子宫肌瘤的多水平栓塞治疗技术是有效、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术前栓塞在颅底脑膜瘤手术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回顾42例颅底脑膜瘤施行术前栓塞治疗效果.方法 对42例颅底脑膜瘤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检查并选择性栓塞肿瘤供血动脉,栓塞的材料包括明胶海绵和聚乙烯醇颗粒.栓塞后3~7 d行手术切除肿瘤.结果 单纯的颈外动脉供血(Ⅰ型)7例,颈内外动脉联合供血者(Ⅱ Ⅲ型)35例.肿瘤全切除24 例,大部切除13例,部分切除5例,无栓塞相关并发症.结论 颅底脑膜瘤的术前栓塞能明显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提高手术安全性及全切率.  相似文献   
8.
张志勇  周春华  李明旭  郭新洪  林伟 《现代预防医学》2007,34(7):1374-1375,1385
[目的]研究缺血性肾病(IRD)的临床诊断线索、治疗方法的选择和疗效,以期进一步提高缺血性肾病的临床诊治水平。[方法]选择我科2000—2005年收治确诊的29例IRD患者资料进行分析,采用我科总结的临床诊断线索来发现可疑病例,观察治疗后肾功能、血色素、血压、并发症控制等变化,分析治疗效果及预后的相关因素。[结果]29例患者有24条肾动脉狭窄,狭窄程度60%-95%。狭窄位子近端或开口的肾动脉达18条(75%),位于中远端的肾动脉6条(25%)。病因分别为动脉粥样硬化16例(88.9%),大动脉炎1例(5.5%),纤维肌性发育不良1例(5.5%)。[结论]充分认识缺血性肾病,及时诊断并正确处理,对于减少心、脑血管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大脑后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上非常少见,其病理学特点表现为多种原因造成动脉破裂出血形成血肿,血肿吸收后残留假腔所致。由于缺乏真正的动脉瘤壁结构,极易破裂出血,其死亡率及病残率较高。对此病做出早期诊断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案对于挽救患者生命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于2004年6月收治1例,结合病史、头颅MRA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成像(DSA)证实为左侧大脑后动脉P1段假性动脉瘤,经小片段蓝宝石可脱卸弹簧圈(SDC)栓塞术后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10.
50例颅内动脉瘤的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介入手术治疗和非手术治疗对颅内动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总结回顾性分析2001年9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50例颅内动脉瘤行显微手术(26例)、经血管内介入手术(8例)和非手术治疗(16例)的临床资料。采用电话或信件随访方式来评价患者的预后,随访30例(其余失访),其中手术病例22例、非手术治疗8例,随访时间6个月至8年。结果全组有3例发生手术前住院死亡。全组手术34例,无手术后长期昏迷和死亡病例,出现并发症20.6%(7/34);其中,显微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23.1%(6/26),介入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12.5%(1/8)。出院时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lasgow outcomscales,GOS)分级,1级3例,2级0例,3级1例,4级6例,5级40例。在随访的30例中,手术组死亡2例,非手术治疗组死亡2例。结论显微外科和介入手术治疗能够显著降低颅内动脉瘤的致死、致残率,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有效方法,而对颅内动脉瘤采用非手术治疗风险巨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