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4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0~17岁不同年龄区间的未成年人体内乙肝病毒血清标志物,探讨乙肝疫苗的免疫效果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方法 收集2018年就诊于安徽省儿童医院42 509位患儿的血清,采用化学发光方法对乙型肝炎HBsAg和HBsAb定量检测,分析未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情况及疫苗接种效果分析。结果 经统计42 509位0~17岁未成年人血清检测结果,发现HBsAg阳性者37例,占0.087%。HBsAb总阳性率71.33%,其中1~2岁的群体抗体阳性率最高,为93.41%;3岁以后HBsAb阳性率逐渐下降;儿童从出生至7个月后,抗体浓度≥100 mIU/mL的人数比例从34.21%显著提高到88.05%;从4~6岁人群开始至18岁人群抗体浓度≥100 mIU/mL的人数比例基本保持在80%左右。结论 安徽地区未成年人乙肝病毒携带率较低;安徽地区的乙肝疫苗接种的效果较好,学龄前儿童可再次检测抗体浓度,必要时可加强免疫。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吸入性和食入性过敏原在儿童过敏疾病中的分布特点.方法:回顾分析安徽省儿童医院就诊的儿童外周血过敏原特异IgE(sIgE)的检测结果.结果:共1832名儿童sIgE阳性,其中男性1213名(66.21%),女性619名(33.79%).阳性过敏原以尘螨为主,阳性率56.17%,其次是花生(19.76%)、海鱼(13.05%)、鸡蛋白(12.61%)、豚草(11.74%)和屋尘(11.03%).总体吸入性过敏原检出率为73.64%,食入性过敏原为51.86%.食入性过敏原阳性儿童中3岁以下的婴幼儿占比49.15%,显著高于吸入性过敏原组的33.73%.食入性过敏原组儿童的平均年龄为4.45岁,而吸入性过敏原组为5.33岁.结论:儿童过敏原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食入性过敏原阳性儿童以3岁以下的婴幼儿居多.  相似文献   
3.
目的定量检测儿童体内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血清标志物抗-HBs的含量;对儿童体内抗-HBs不同含量进行统计,分析其对HBV的免疫力。方法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技术对3 480例非HBV感染儿童进行HBV抗-HBs定量检测。结果抗-HBs含量在0~mIU/ml 817人(23.5%)、在10~100 mIU/ml 1 142人(32.8%)、>100 mIU/ml 1 521人(43.7%),不同性别间抗-HBs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34,P=0.735);不同年龄组之间抗-HBs含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 634.00,P<0.001),且年龄组与抗-HBs含量呈现负相关(rs=-0.217,P<0.001)。结论安徽省部分儿童对HBV的免疫力不容乐观,且随着年龄的增长,抗-HBs水平呈下降趋势,因此定期定量检测抗-HBs含量和加强乙肝疫苗预防接种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程度,为指导临床合理应用抗生素提供依据。方法:对88例新生儿肺炎等患者克雷伯菌根据Micro Scan4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上测得各抗生素MIC值采用纸片扩散法进行确证试验。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敏感性为100%,左旋氧氟沙星为96.8%,加替沙星为92%,氨苄西林等其他18种抗生素敏感性不足90%。结论:亚胺培南是治疗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整合子的分布以及ESBLs的基因表型,探讨整合子介导的耐药机制在产ESBLs菌耐药性中的作用。方法对36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进行PCR检测,分析其整合子结构基因以及ESBLs基因(blaT旷bla…和6肠CTXM)。结果I类整合子、6肠sH。、6f口T旷6f口cTx_M的检测率分别为54.35%、40.93%、42.75%、44.82%,未检测到II、III类整合子阳性菌;携带6肠。。基因的菌株检测到I类整合子的比例显著高于携带6肠。~NSDbtaCTXM基因的菌株(P〈O.01);环丙沙星、头孢吡肟、左旋氧氟沙星和哌拉西林外,整合子阳性和整合子阴性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P〈O.05)。结论我院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整合子以I类整合子为主,II类和III类整合子较少;我院ESBLs肺炎克雷伯菌b/a…..比例略高;I类整合子参与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耐药性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肺炎克雷伯碳青霉烯酶型β-内酰胺酶(KPC)是近年来发现的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酶抗生素耐药的主要机制,可水解除头霉素以外的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然而由于实验室检测KPC的及时性与准确性仍不能达到临床要求,这必将给一线的抗感染治疗和管理院内感染带来困难,因此,临床医师和实验室更应该重视,相互加强联系与沟通。  相似文献   
7.
肺炎链球菌能引起多种侵袭性疾病,其症状之表现因感染部位不同而异。每年约有160万人因感染肺炎链球菌而死亡,其中小于5岁婴幼儿占70-100万人。然而在治疗药物进入临床数年后,接连出现了大批的不同药物的耐药事件,并且仍呈快速上升趋势。面对这一严峻形势,肺炎链球菌的耐药性研究及耐药基因的检测显得尤为重要,运用快速可靠的诊断技术检测耐药性肺炎链球菌是指导临床合理有效用药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研究9693例呼吸道感染儿童的病原学情况,为临床提供科学的诊断依据。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对2011年9月一2012年8月来安徽省立儿童医院诊疗的上、下呼吸道感染的9693例患儿进行9种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的检测分析。具体为嗜肺军团菌I型(1egionellapneumophilaI,LPI)、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pneumonise,MP)、Q热立克次体(coxiella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pneumoniae,CP)、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syncytial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avirus,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bvirus,INFB)、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virus,PIVS)。结果9693例呼吸道感染患儿中检出阳性病例3092例,总阳性率为31.9%,其中混合阳性为1068例,占阳性例数的34.5%。MP2062例(21.3%)、INFB1331例(13.7%)、RSV671例(6.9%)、ADV638例(6.6%)、LPI150例(1-5%)、PIVS125例(1.3%)、CP30例(0.3%)、COX3例、INFA5例。结论MP、INFB、RSV是安徽地区儿童非典型病原体感染的主要病原,混合感染比较普遍,主要是MP和INFB的混合感染(12.5%),应高度重视、科学诊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以及ESBLs的基因表型.方法对500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可疑临床分离株进行ESBLs确证,并采用琼脂稀释法进行药敏试验;采用聚合酶链(PCR)反应分析36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的ESBLs基因(blaTEM、blaSHV和blaCTX-M),分析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性及ESBLs的基因表型情况.结果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筛选试验初步筛出500株,通过进一步确认试验368 (77.2%)株确认为出产ESBLs菌;368株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中有158株(40.93%)检测到blasHv,165株(42.75%)检测到blaTEM,173株(44.82%)检测到blacTX-M;除阿米卡星、加替沙星、环丙沙星、左旋氧氟沙星外,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和不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株对其他8种抗生素的耐药率不同(P< 0.01);结论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其耐药性高于非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我院ESBLs肺炎克雷伯菌blaCTX-M比例略高.  相似文献   
10.
食物不耐受与小儿相关疾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荨麻疹患儿和其他相关疾病患儿的食物不耐受情况。方法将144例患儿分成慢性荨麻疹和其他相关疾病两组,采用酶联免疫方法(ELISA)检测患儿血清中14种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抗体。结果两组患儿高度敏感过敏原检出率及高、中度敏感过敏原总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14种食物过敏原中,两组患儿对鸡蛋和牛奶的不耐受程度都较高;对高、中度食物过敏原的种类进行分析.两组患儿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检测方法对食物不耐受引起的不同部位、不同症状疾病,具有同样灵敏性,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快速、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