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AITL)是一种独特的外周T细胞淋巴瘤亚型, 仅占非霍奇金淋巴瘤的1%~2%, 其主要病理形态特点为滤泡树突状细胞和高内皮小静脉显著增生, 伴多形性炎性细胞浸润, 小-中等大小透亮肿瘤细胞簇状增生围绕于血管周围。近年来学者们通过高通量测序或临床前模型等方法, 对AITL的发病机制尤其是分子遗传学机制做了深入研究, 进一步揭示了各基因突变的潜在作用机制。AITL总体预后差, 生存期短, 传统化疗方案总体生存率低。但随着对AITL分子遗传机制的不断深入研究, 一些新型药物或疗法已尝试用于复发难治性AITL患者, 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旨在归纳总结AITL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分子遗传机制的研究进展, 以加强对该病的充分认识, 并对其治疗策略的研究进展做汇总综述, 为临床诊治AITL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中学生的吸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影响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的因素 ,为预防和控制中学生吸烟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随机抽取广州市 6所中学在校学生 ,作吸烟情况及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 中学生总的吸烟率为 5.31 % ,其中男生为 9.0 6 % (2 4 0 / 2 650 ) ,女生为 1 .30 % (32 / 24 68) ,男女生之间吸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5)。初中生总吸烟率为 5 .83 % (1 79/ 3 0 69) ,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其吸烟率逐渐上升 ;高中生总吸烟率为 4 .54 % (9./ 2 0 4 9) ,且随着年级的增高 ,其吸烟率也逐渐上升。开始吸烟的原因主要是好玩、好奇和闲得无聊以及消除紧张 ;中学生吸烟主要受社会、家庭、环境等的影响。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 ,认为吸烟能帮助思考和集中精神、能使人放松、是个人自由等是吸烟的危险因素 ;而认为吸烟对学习不利、是浪费钱财及有害健康是吸烟的保护因素。结论 广州市中学生吸烟率不高 ,但初中生吸烟率高于高中学生 ,初中生开始吸烟的平均年龄早于高中生 ,提示控烟应从低龄做起。  相似文献   
3.
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技术和体外细胞实验探究盐酸药根碱(jatrorrhizine hydrochloride, JH)治疗酒精性肝炎(alcoholic hepatitis, AH)的作用机制,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基于PubMed数据库查询JH药物成分,借助SWISS数据库预测药物作用目标,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中找出AH的目标点。通过DAVID数据库实现基因本体(gene ontology, GO)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 KEGG)富集分析,利用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建立蛋白质互作网络(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network, PPI),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验证。利用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 LPS)诱导RAW264.7细胞构建体外炎症模型,将细胞分为五组,采用MTT法测定不同浓度JH对细胞活性的作用,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ELISA)...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近年来生脉散及其加减方对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临床研究进展,可以得出生脉散、生脉散加减方和二者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本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足等并发症具有明显疗效。虽然对于糖尿病及其并发症常采用西药为主的治疗方法,但辅助和调节作用同样不可忽视。无论是哪种疗法,都一定有进步和改良的空间,有进行临床试验和研究的价值。因此生脉散及其加减方作为中医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方法之一,显现出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本文对此进行了相关的研究汇总、个人总结以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南丹参的化学成分。方法 对南丹参根的90%乙醇提取物,采用正相硅胶柱、SephadexLH-20以及半制备液相色谱分离纯化,通过1H NMR和13C-NMR波谱技术对分离到的单体化合物进行结构鉴定。结果 分离鉴定出11个化合物为:丹参酮(1)、隐丹参酮(2)、弥罗松酚(3)、munjistin methy lester(4)、nepetoidin B(5)、(E,E)-nepetoidin B(6)、β-谷甾醇(7)、麦角甾醇(8)、亚麻酸(9)、亚油酸(10)、salpalaestinin(11)。结论 6个化合物为首次从南丹参分离得到,分别为:弥罗松酚(3)、munjistin methy lester(4)、(E,E)-nepetoidin B(6)、麦角甾醇(8)、亚麻酸(9)、salpalaestinin(1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