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9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评价汉川市8~10岁儿童及孕妇碘营养状况.方法 根据《湖北省碘缺乏病监测实施方案》,随机抽取全市共200名8~10岁儿童进行甲状腺检查和尿碘检测,100名孕妇进行尿碘检测和家中食盐碘含量检测,盐碘含量检测采用直接滴定法,尿碘检测采用砷铈催化分光光度法,甲状腺触诊分级采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诊断标准.结果 200名儿童未发现甲状腺肿大;尿碘中位数200~300 μg/L,尿碘浓度<100 μg/L占7.0%,>300 μg/L占26.0%;不同片区、不同性别和年龄儿童尿碘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孕妇尿碘中位数157.7 μg/L,<150 μg/L的占49%,各乡镇间孕妇碘营养水平不均衡.结论 汉川市碘缺乏病监测各项指标达到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人群碘营养状况总体适宜;但孕妇的碘营养状况应密切关注,在加强碘营养监测的基础上,加大宣教和碘盐监管,实施科学补碘.  相似文献   
2.
王树明  舒端  郑同刚  郭慧  李文芳 《实用预防医学》2014,(11):1327-1329,1326
目的了解汉川市农村学童监护人营养认知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整群随机抽取了汉川市两所农村小学的3~6年级共889名小学生的监护人为调查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农村学童监护人营养认知水平不理想,营养认知得分成绩达到满分的80%的仅占24.07%,营养知识知晓平均正确率偏低(66.64%),尤其对营养素食物来源和常见营养缺乏症的认知较低,饮食行为及营养态度的表现则相对较好。监护人文化程度为影响其营养认知水平的主要因素。监护人获取营养知识的实际途径和期望途径均主要为电视网络、医务人员及报刊杂志等。结论农村学童监护人存在较明显的营养知识漏洞,应以文化程度较低的监护人为重点对象,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全面的营养宣教,以促进农村学童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协调发展的模式。方法通过汉川市健康管理的试点,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在体制、机制、模式、政策突破等工作上的运行,摸索路径,积累经验,提炼出两者和谐发展的工作方式和方法。结果政府支持,政策倾斜;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措施改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相互补充,良性发展。结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健康管理共同促进、协调发展具有可持续性,但也要不断地在实践中积极思考,勇于创新。  相似文献   
4.
实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是一项惠及千家万户的民生工程,事关医改实施成效.汉川市于2010年6月全面启动此项工作以来,城乡公共卫生服务环境大为改善,服务水平明显提高,覆盖率和满意度分别达98%和95%以上.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不同监护人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效果,为促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6所中小学1 264名留守儿童进行SCL-90心理问卷量表测量,综合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量表得分.结果 干预后,监护人为父亲或母亲的留守儿童在9项因子得分上均有降低;监护人为祖父母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性、抑郁、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上有降低;监护人为外祖父母的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因子得分上有降低.监护人为其他亲戚与邻居的留守儿童在躯体化、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上有显著性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监护人为父(母)的留守儿童心理卫生问题干预效果最明显,而其他亲戚或邻居为监护人的,没能阻止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水平的恶化.  相似文献   
6.
舒端  李静  邓德红  郑同刚  郑念祥  张连生 《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3):2465-2466,2470
[目的]探讨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以及性别与干预效果的差异。[方法]选择6所有代表性的中小学留守学生进行SCL-90心理问卷量表测量,进行综合干预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量表得分。[结果]干预前,男女留守儿童在强迫症状、敌对、阳性症状痛苦水平等因子得分存在显著性差异;干预后,男生在躯体化、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和总分、阳性项目数上的得分有明显的降低;女生在恐怖因子和总分、阳性项目数上的得分有显著性降低。[结论]通过干预,男女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小学留守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湖北省汉川市3个乡镇共561名小学生和1987名中学生,应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比较中小学留守儿童量表得分的差异。[结果]除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外,小学生各项因子得分均低于初中学生。小学留守学生在躯体化(F=12.533)、抑郁(F=11.312)、恐怖(F=5.925)、精神病性(F=8.354)等因子和总分(F=5.995)、总症状指数(F=5.995)、阳性症状痛苦水平(F=17.318)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小学生。中学留守学生在恐怖因子(F=4.332)和阳性症状痛苦水平(F=5.588)的得分,显著高于非留守中学生。中学留守学生在强迫症状(F=42.572)、人际关系(F=39.092)、抑郁(F=15.051)、焦虑(F=9.462)、敌对(F=5.401)、恐怖(F=8.632)、偏执(F=13.844)、精神病症状因子(F=13.522)和总分(F=19.636)、总症状指数(F=19.636)、阳性项目数(F=36.068)的得分,显著高于小学留守学生。[结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会导致中小学留守学生出现心理问题,对中学留守儿童造成的心理危害比小学留守儿童更严重。  相似文献   
8.
汉川市农村不同类型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不同类型父母外出打工的差异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为开展健康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运用多阶段随机分层抽样方法 ,抽取汉川市6所中小学生2548名(留守儿童1284名,非留守儿童1264名),使用SCL-90心理健康测量量表比较组间差异。结果不同打工类型的留守儿童焦虑和敌对因子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父母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及总分、总症状指数、阳性项目数、阳性症状痛苦水平均高于非留守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父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因子的得分显著低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母亲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阳性症状痛苦水平高于非留守儿童(P0.05);焦虑、敌对因子得分低于父母双方均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能主动向老师倾诉心事的留守儿童比例低于2%。结论父母双方外出打工对留守儿童会造成心理上的伤害,如有一方家长在家作为抚养人(特别是母亲),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成长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9.
本文用队列研究方法研究了钩体脑动脉炎。暴露组与非暴露组脑动脉炎的发生率分别为1.86%及0.16%,u=4.0384,P<0.01,钩体病人患脑动脉炎比一般人群的相对危险性大11.63倍。血清显凝试验阳性率及几何平均滴度病例组均高于对照组。这些资料均支持钩体具有脑动脉炎的病因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加强我市医疗卫生机构网络直报的规范化管理,保证我市传染病报告工作持续稳定地高质量运行,我们于2007年12月6~8日组织相关专业,在全市范围内对传染病信息报告工作随机进行调查,现将有关情况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