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篇
  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17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0篇
预防医学   4篇
药学   7篇
肿瘤学   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急腹症的发生原因、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32例肿瘤内科治疗过程中发生急腹症外科手术的病例资料。结果由于肿瘤本身发展导致急腹症者占59.4%(19/32),应激性溃疡穿孔者占15.6%(5/32),其他原因者占25.8%(8/32);治愈31例,死亡1例。结论急腹症是危及肿瘤患者生命的常见并发症或合并症,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可延缓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治疗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00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17例原发性双侧乳腺癌和793例单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第一癌发生于绝经前13例,绝经后4例;双侧病理相同9例,不相同8例;免疫组织化学测定雌激素受体(ER)和(或)阳性22侧,阴性12侧,HER-2基因检测阳性22例;17例患者中有乳腺癌家族史5例,占29.4%。双侧乳腺癌患者2年生存率[93.3%(14/15)]和5年生存率[72.7%(8/11)]与单侧乳腺癌[2年生存率91.9%(627/682)、5年生存率73.5%(342/4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雌激素水平与原发性双侧乳腺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原发性双侧乳腺癌与单侧乳腺癌的总体生存率比较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治疗压力性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6~2008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骶尾部压力性溃疡患者32例,分为治疗组15例和对照组17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治疗,对照组采用聚维酮碘换药治疗。观察两组压力性溃疡创面的愈合情况,并分别于治疗前,治疗8周采用压力性溃疡PUSHTool3.0评分评估两组压力性溃疡创面。结果治疗4周时,治疗组创面局部新鲜肉芽组织生长,创缘有新生上皮爬行覆盖创面,而对照组创面局部仍有坏死组织覆盖,创缘上皮爬行不活跃。治疗8周时,治疗组创面上皮化和肉芽组织生长进一步增加,优于对照组。治疗8周时PUSHTool评分治疗组(8.53±4.88)低于对照组(11.06±3.3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之传统换药方法,改良封闭负压引流疗法更有利于创面肉芽组织的生长和上皮化,从而促进压力性溃疡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电泳不同表达模式在多发性硬化症中的意义。方法 选取北京天坛医院2014年至2021年行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电泳检测的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共150例,回顾性分析实验室数据。根据脑脊液寡克隆区带电泳检测结果分为4组,分别为无寡克隆区带组、血清渗透组、鞘内合成组、鞘内合成合并血清渗透组。利用脑脊液IgG、血清IgG、脑脊液白蛋白、血清白蛋白数据计算白蛋白商(QAlb),24 h鞘内IgG合成率(IgG syn),IgG指数(IgG I)。分析QAlb、IgG syn、IgG I、脑脊液细胞总数(CSF-TC)、脑脊液白细胞数(CSF-WBC)、脑脊液糖(CSF-Glu)、脑脊液蛋白(CSF-Pro)和脑脊液氯化物(CSF-Cl)在4组中的差异。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处理,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无寡克隆区带组的表达模式符合I型,血清渗透组表达模式符合IV型,鞘内合成组表达模式符合II型,鞘内合成合并血清渗透组表达模式符合III型。各组年龄、性别不存在统计学差异。QAlb、IgG syn、IgG I、CSF-WBC和CSF-Cl差异均存在统计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冷循环射频消融治疗恶性肿瘤的疗效。方法对60例原发性肝癌、肝转移癌、肺癌等恶性肿瘤进行射频治疗,术后定期复查彩超、CT、MIR和肿瘤标志物等,观察治疗效果。结果60例病人治疗后达到CR27例(45.0%),PR25例(41.7%),总有效率(CR PR)为86.7%,半年生存率100%,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射频消融对多种实体恶性肿瘤是一种安全的微创治疗技术,为晚期肿瘤综合治疗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骨髓转移癌26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非造血组织的恶性肿瘤向骨髓转移称骨髓转移癌。现在普遍认为骨髓是实体瘤的常见转移部位,有时是唯一的转移部位,Keich首次报道实体瘤骨髓转移,转移率报道不一(9%~47%)。我们对我院近5年26例骨髓转移癌病历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究神经外科术后脑膜炎(PNM)患者感染多重耐药(MDR)非发酵革兰氏阴性杆菌(NFGNB)的流行病学特征并评估其相关的风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2020年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神经外科术后感染NFGNB患者,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通过Mann-Whitney U检验遴选潜在的MDR-NFGNB的感染风险因素,并通过构建多因素回归分析评价患者的独立风险因素。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患者2940人,207例患者感染NFGNB。NFGNB感染相关PNM患者中,MDR-NFGNB组84人,非MDR-NFGNB组123人。分离率前三的NFGNB分别为鲍曼不动杆菌(105例,50.7%),铜绿假单胞菌(29例,14.0%)与洛菲不动杆菌(20例,9.7%)。NFGNB导致的PNM患者中,患者存在脑外伤(OR 14.244,95%CI 1.627~124.702,P=0.016)与辅助呼吸(OR 3.898,95%CI 1.919~7.917,P<0.001)为MDR-NFGNB感染患者的独立感染风险因素。结论 MDR-NFGNB导致的PNM严重影响神经外科手术患者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内乳淋巴结属乳房淋巴引流第1站,是乳腺癌淋巴转移常见途径,但内乳淋巴结位置隐蔽,转移后临床无特殊表现,临床不易发现。内乳淋巴结转移后导致膈肌麻痹更为少见,2000—03~2006—05我科曾收治以膈肌麻痹为首发表现的乳腺癌内乳淋巴结转移6例,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与研究乳腺癌新辅助化疗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文选择了80例乳腺癌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该80例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辅助化疗方法,并进行根治性手术。对术前穿刺活检与术后所提取的标本进行病理检查,观察分析患者腋窝淋巴结、原癌基因蛋白(C—erbB-2)、乳腺原发灶以及存在于癌组织中的雌孕激素受体(ER、PR)、乳腺纤维瘤、乳腺增生等的变化与表达。结果患者在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的标本与术后标本病理结果相比较,符合率为98.1%,且经新辅助化疗后腋窝淋巴结、乳腺原发灶均出现明显改善。结论新辅助化疗中超声引导下粗针穿刺活检有助于判断乳腺癌对所用药物及治疗方法的敏感度,在术前了解患者病情,可提高药物的针对性及治疗方法的有效性,减轻患者病痛,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实施与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卫生统计指标如病床有效利用准数和床位利用指数,运用质量控制图来分析医院11年来工作质量、业务水平、服务态度,工作效率等.方法:应用床位利用指数和病床有效利用准数分析医院工作效率,采用医学统计学方法,利用质量控制图观察医院历年床位使用率.结果:1995~1997年床位使用率呈逐年上升趋势,1997~2005年床位使用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医疗技术骨干外流、病人流失、新建住院楼、旧楼维修、造成床位使用率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