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目的 探讨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在肝外胆管大结石内镜治疗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87例肝外胆管结石直径≥1.0 cm患者采用奇偶数法分为两组,奇数组43例接受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取石治疗,偶数组44例接受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治疗,比较两组间结石取净率、取石次数、机械碎石率、结石嵌顿率、操作时间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4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3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7/43);对照组中,有3例出现高淀粉酶血症,2例出现轻症急性胰腺炎,3例出血,并发症发生率为18.2%(8/44),差异无显著性(P >0.05),但出血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0.05)。观察组结石取净率、结石嵌顿率、机械碎石率、二次取石率、操作时间分别为97.7%(42/43)、0%(0/43)、4.6%(2/43)、0%(0/43)及(35.2±5.2)min;对照组对应为97.7%(43/44)、6.8%(3/44)、18.1%(8/44)、13.6%(6/44)及(45.1±4.0)min,除结石取净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0.05),其他4项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 <0.05)。结论 乳头括约肌小切开联合大气囊扩张术在肝外胆管大结石内镜治疗中安全有效,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透明短帽辅助初级操作者单人结肠镜检查的作用。方法门诊接受结肠镜检查1200例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奇数组及偶数组,奇数组采用常规结肠镜检查法,偶数组采用透明短帽辅助结肠镜检查法。比较初级操作者采用两种方法检查的成功率、平均到达回盲部时间、进入回肠末端成功率及时间、息肉检出率、平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透明短帽辅助结肠镜检查法操作成功率、平均到达回盲部时间、进入回肠末端成功率及时间、平均疼痛评分、息肉检出率均优于常规结肠镜检查法,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分别为(94% v 89%,P=0.00)、(8分 v 12分,P=0.00)、(87% v 81%,P=0.00)、(24s v 31s,P=0.02)、(4.2 v 4.9,P=0.01)、(27%v 21%,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初级操作者来说,透明短帽辅助结肠镜操作法更加简单、有效,对患者造成痛苦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为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收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正常人30例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例较对照组SDNN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检查在结肠镜检查困难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有便秘或腹部手术史的行结肠镜检查的388例患者,按照入组顺序分为奇数组及偶数组,奇数组采用常规单人结肠镜检查法,偶数组采用透明帽辅助单人结肠镜检查法。比较2种检查方法的成功率、平均到达回盲部时间、进入回肠末端成功率及时间、息肉检出率、平均疼痛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检查法操作成功率较高、平均到达回盲部时间、进入回肠末端时间少于常规结肠镜检查法,结果分别为(91%vs.79%,P=0.001)、[(7.4±1.8)min vs.(10.7±2.5)min,P=0.01]、[(15.2±4.0)s vs.(26.3±7.3)s,P=0.001],但2组进入回肠末端成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2%vs.90%,P=0.43);平均疼痛评分透明帽辅助组为(4.4±0.8)分,常规检查组为(5.8±1.3)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2组息肉检出率比较有差别,透明帽辅助组高于常规组(50%vs.31%,P=0.001),2组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有便秘或腹部手术史的患者,透明帽辅助结肠镜操作法安全、有效,对患者造成痛苦更小。  相似文献   
5.
结肠黑变病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肠黑变病(melanosis coli,Mc)的病因、发病机制、内镜特点及病理改变。方法对本院10余年来确诊为MC的资料完整的23例病例进行分析讨论。结果在对720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结肠镜的检查中.检出MC23例,检出率0.32%。结论MC与服用泻药有关,尤其与蒽醌类泻药有关.且MC常伴发结肠息肉.对便秘病人尽量不用蒽醌类泻药,一旦发现MC,应定期做结肠镜检查。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小肠肿瘤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小肠原发性肿瘤的临床特点,拓宽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思路,提高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1983年8月到2005年12月间本院收治,最后经手术及病理诊断的69例原发性小肠肿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本组69例中,良性31例,恶性38例;良性以平滑肌瘤为多,约占80.6%(25/31),其余为息肉及腺瘤等;恶性以腺癌为主,占81.5%(31/38),其余为平滑肌肉瘤、腺泡状软组织肉瘤、恶性淋巴瘤、间质瘤等。本组病例术前确诊仅12例,占17.4%。本组病例十二指肠肿瘤9例,占13%:空肠肿瘤32例,占46.4%;回肠肿瘤28例,占40.6%。小肠肿瘤临床表现以消化道出血、腹痛、腹胀、呕吐、肠梗阻、腹部肿块为主。结论 小肠肿瘤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诊断较为困难,目前缺乏价廉、易行、普及、特异的诊断手段,必要时考虑手术探查及术中内镜协助诊断治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清醒镇静与静脉麻醉在内窥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中的安全性、有效性.方法 将100例采用ERCP治疗的肝外胆管结石患者按入组顺序进行编号,50例奇数者采用静脉麻醉(静脉麻醉组),给予静脉注射丙泊酚;50例偶数者采用清醒镇静(清醒镇静组),给予肌肉注射地西泮及哌替啶.观察两组患者术中反应(拔镜行为、自行体位改变)、生命体征变化情况、操作时间、取石成功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清醒镇静组术中拔镜行为、自行体位改变发生率明显高于静脉麻醉组[24%(12/50)比2%(1/50)、18%(9/50)比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用药后5min平均动脉压、心率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镜后10 min、术后清醒时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脉搏血氧饱和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取石成功率均为98%(49/50).静脉麻醉组操作时间明显短于清醒镇静组[(38.2±6.3) min比(49.1±9.9)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静脉麻醉和清醒镇静均可用于ERCP治疗肝外胆管结石,但静脉麻醉能明显减轻患者不适,缩短操作时间.  相似文献   
8.
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51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大肠息肉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应用电子结肠镜与高频电凝发生器,在内镜直视下摘除息肉。结果512例经肠镜明确诊断、直径〈2.0cm的大肠息肉采用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全部病例仅有5例并发迟发性出血,经内镜下电凝止血而痊愈,1例并发迟发性穿孔而行外科手术治疗。全部病例切除率100%,并发症发生率1.17%,随访6个月-1年大肠息肉未见复发。结论内镜下高频电凝切除治疗大肠息肉是一种简便、安全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和评价内镜治疗大肠息肉早期癌变的疗效及预后。方法对我院1993年6月至2003年6月期间经内镜确诊的大肠息肉早期癌变患者,按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内镜治疗组和外科手术治疗组,对两组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4例大肠息肉早期癌变中,内镜治疗34例,外科手术治疗30例(包括1例内镜治疗后追加手术者)。内镜治疗组癌灶完全切除率为97.1%,无出血及穿孔并发症发生。外科手术治疗组有1例病理证实癌组织浸润达黏膜下深层。无远处转移。内镜治疗组经3个月-5年的随访,2例死于心脑等疾病外,无一例肿瘤复发。比较两组黏膜和黏膜下层早期癌变的临床资料、随访结果和5年生存率,内镜治疗组的疗效与手术治疗组相似(P〉0.05)。结论大肠息肉早期癌变,特别是黏膜层早期癌变,内镜治疗的疗效和随访结果与手术治疗相似,而且内镜治疗操作简便、安全、创伤小,患者易接受,恢复较快,费用较低,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肠易激综合征(IBS)与心率变异性(HRV)的相关性,为诊断、治疗提供新的手段。方法收集肠易激综合征患者80例进行心率变异性分析,并与正常人30例对照分析。结果观察组病例较对照组SDNN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大部分存在自主神经功能紊乱,主要表现为迷走神经功能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