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针对子宫内膜病变采用超声诊断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收集患有子宫内膜病变的89例患者经腹及经阴道超声诊断影像资料,将其与病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子宫内膜病变的经腹超声诊断相符率为,子宫内膜增生76.9%、子宫内膜息肉72.7%、子宫黏膜下肌瘤66.7%、子宫内膜癌66.7%;经阴道超声诊断相率为,子宫内膜增生92.9%、子宫内膜息肉83.3%、子宫黏膜下肌瘤76.9%、子宫内膜癌75%。子宫内膜病变与病理结果相比较,经腹超声诊断相符率为71.4%(30/42),经阴道超声诊断诊断相符率为83.0%(39/47),此结果差异具有统计意义。结论:在子宫内膜病变的经阴道超声诊断中,尽管与病理检查存在差距,但与经腹超声相比优势比较明显,子宫内膜病变采用阴道超声诊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彩超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的临床腹痛患儿进行诊断的探讨。方法:应用彩超跟踪检查64例腹痛患儿的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情况。结果:都是多发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大部分患儿位于脐周、右下腹,占90.62%(58/64)。经过半个月左右的治疗采用彩超对32例患者进行复查,有20例患者的症状得到缓解,或没有症状,占62.5%(20/32),淋巴结缩小或消失比较明显;有10例患者症状减轻,占31.25%(10/32),但淋巴结没有显著变化。结论:小儿肿大肠系膜淋巴结在高频彩超下能显示清楚,可做为临床鉴别诊断治疗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