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3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婴幼儿直肠脱垂比较多见。除由于生理解剖因素外,多见于腹泻、慢性支气管炎、百日咳、营养不良及一般身体状况较差的小儿。临床上可分不完全型和完全型两种类型。它是婴幼儿肛肠疾病中较难治疗疾病之一。我院自1995~1999年间采用无水酒精和鱼肝油酸钠行直肠周围封闭及臀部粘膏固定,共收治病人12例,其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婴幼儿直肠脱垂12例,其中男性8例,女性4例,年龄最小为2岁,最大为6.5岁,平均年龄4.4岁。不完全型脱垂者9例,占总病例75%,完全脱垂3例,占25%。2 治疗方法 治疗前用肥皂水或洗必太溶液清洁肛周。取截石位,于肛门3点及9点处平行于肛管进针。医生带无菌手套或指套,左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应用疝环充填式无张力疝修补手术治疗腹股沟滑疝的经验。方法 :在部分腹股沟滑疝手术中不重建疝囊 ,实行直接还纳疝囊后填充修补。结果 :全组均治愈 ,近期无复发 ,无不良反应。结论 :本术式独特 ,简化了腹股沟滑疝手术的步骤 ,缩短了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3.
<正> 随着人们饮食结构及生态环境的变化,近二十年来,结肠癌的发病率与死亡率在我国有上升的趋势。为了增强对结肠癌疾病的警惕,现将本院1996~1999年所收8例误诊的结肠癌病例报道如下,并提出早期诊断的对策。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 本组收治8例中2例来自门诊,6例来自病房住院病人,其中男6例、女2例,年龄40~81岁,平均年龄58.8岁。平均病程8.8月。 1.2 临床表现 8例中有便血、贫血4例(其中2女1男患有内痔、1男合并混合痔)。腹痛、腹胀2例,腹痛、腹泻1例,贫血1例。  相似文献   
4.
58例颈部淋巴结肿大 ,针刺细胞学诊断与手术活检相对照 ,针刺细胞诊断符合率为 95 .5 5 %。 99例甲状腺肿块穿刺细胞诊断 ,以与手术活检对照 ,其诊断符合率为 10 0 %。此外 2 0例只作了手术活检 ,40例甲亢 ,以手术后切除标本活检都得到了确诊 ,2例单纯性甲状腺肿只作了临床诊断。报道了颈部肿块诊断的一些要点及经验。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治疗胆道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整群选取该院2014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83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胆道结石患者分为微创组(53例)和常规组(30例),分别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比较两组手术各项指标及术后情况.结果 微创组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少于常规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腔镜联合胆道镜微创手术是治疗胆道结石有效且安全的一种方法 ,微创优势明显,利于患者术后恢复,值得在临床上加以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原因。方法结合8例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复发的临床资料分析其复发的原因及体会,并提出改进手术的方法。结果 8例疝复发均再次行手术治疗,术中发现复发原因为医源性及患者因素两方面。医源性原因为:补片过小、移位1例,网片精索孔过大3例,耻骨缘无网片覆盖4例,病人因素:复发8例病人分别存在前列腺增生、排尿困难、便秘、术后咳嗽等情况。结论腹股沟疝无张力修补术后疝复发原因分为医源性和患者两方面因素,充分的治疗是能预防其复发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12月手术治疗的148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48例患者中男82例,女66例;年龄43~78(65.3 ±10.7)岁。其中69例患者采用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微创组),79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取石时间、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对比不同时间点患者血清白蛋白(ALB)、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球蛋白(G)、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变化情况,对比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微创组的手术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均低于开腹组,而取石时间长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组内不同时间点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以及WBC、中性粒细胞在术后第1天显著升高,此后逐渐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而血清ALB、G在手术前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皮质醇在术后逐渐升高,在第3天达高峰,之后降低(P<0.05)。组间比较: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ALB、G、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测定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术后第1、3、7天,微创组患者的血清ALT、AST、TBIL、WBC、中性粒细胞、皮质醇均低于开腹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血清ALB、G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为7.25%(5/69),低于开腹组患者的18.99%(15/7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44, P<0.05)。结论 腹腔镜左半肝切除联合纤维胆道镜取石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的优势。  相似文献   
8.
作者为28例重症布-加综合征(Budd giarisyndrorme简称B-CS)患者施行了脾静脉与颈内静脉转流术,并用彩色多普勒显像仪观测手术前后下腔静脉,肝固有动脉和门静脉的血流量变化。结果表明脾-颈转流术有效的降低了门静脉压力,是重症B-CS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后位切扩术为主综合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回顾研究分析2009-2011年采用后位切扩术为主综合治疗陈旧性肛裂的临床资料,Ⅱ期肛裂160例,Ⅲ期肛裂440例。结果显示:600例均一次性治愈,术后无大便失禁、血肿、肛门闭合不严、畸形和感染出现,无复发。结果表明:后位施术具有操作简单,不禁食、不控制大便、创面小,痛苦小,疗程短、治愈率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急性胰腺炎发病率有增加的趋势。急性胰腺炎是由于胰管阻塞、胰管内压突然增高、胰腺血管因素及其他因素所致的血液供给不足等原因所引起的胰腺急性炎症。作者根据所经治的非重型急性胰腺炎27例,侧重于诊断及治疗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