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4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4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了解国内临床医师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的评估手段以及在不同情况下抗凝策略的选择。方法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通过“问卷星”设计问卷,自2022年7月30日至2022年9月4日通过微信、电子邮件等方式推送至国内多家急诊、重症医学中心参与脓毒症患者诊治的临床医师,回收答卷后进行分析。结果 回收问卷157份,其中约半数医师的医疗机构未开展特殊凝血标志物检测。对于脓毒症患者,临床医师较多选用低分子肝素抗凝(72.6%~80.9%),并根据临床情况(如手术、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出血、术前口服抗凝药物等)进行调整。当发生或既往存在肝素诱导的血小板减少症(heparin-induced thrombocytopenia,HIT)Ⅱ型时,45.2%~61.1%的临床医师未选择非肝素类抗凝药物;对于术前服用华法林或直接口服抗凝药物(direct oral anticoagulant,DOAC)的术后患者,30.6%~45.2%的临床医师选择不抗凝或低分子肝素抗凝。结论 临床医师一般给予脓毒症患者抗凝治疗,应用最广泛的药物为低分子肝素。对于发生HIT的脓毒症患者,抗凝决策常不符合指南;对于术前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患者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病因及危险因素。方法:对2019年12月至2022年3月收治入院的91例免疫受损合并ARDS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有无合并耶氏肺孢子菌感染的生物学证据分为PJP组(52例)和非PJP组(39例),比较两组间患者病因分类、临床特征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1)免疫受损患者合并ARDS平均年龄在(53.0±15.0)岁,以男性为主(75.8%),大多数患者有发热(40.7%)和咳嗽(41.8%)症状,其中PJP组患者出现干咳(46.2%)、活动后气促(59.6%)的比例更高;(2)PJP组1,3-β-D-葡聚糖水平、CD3+和CD8+T细胞计数高于非PJ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1,3-β-D-葡聚糖、CD3+、CD4+、CD8+T细胞、WBC均为免疫受损患者合并ARDS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中CD8+T细胞最高(OR=1.04,95%CI:1.01~1.06)。结论:耶氏肺孢子菌肺炎患者合并ARDS大多伴有发热和咳嗽症状,以干咳为主,PJP患者合并真菌感染机会较高,CD8+T细胞是影响免疫受损患者合并ARDS的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2(toll-like receptor 2, 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易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05~2008-04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病史资料和血液样本,其中包括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患者各180例.根据Hapmap中国人群数据库选择SNPs和标签SNPs(Tag SNPs),利用Primer 3 软件设计引物;采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的DNA,PCR-直接测序法进行SNPs分型;利用Haploview 4.1和SPSS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TLR2基因2个Tag SNPs 即rs1898830和rs3804099在研究样本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2个SNPs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重症肺炎和非重症肺炎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与死亡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2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易感性和预后无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4.
读长沙市第三医院蒋谷诒同志“综合医院的药品管理与核算”一文(见《医院管理》1982年第一期),有一些粗浅的看法和意见,提出来与蒋谷诒同志商榷。(一)蒋文提出“定额控制管理核算法”,在与“零售价格核算、金额管理、数量统计、实耗实销法”(蒋文称“分户核算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非泌尿外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及危险因素结合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 SOFA)对该病的预测价值。方法 回顾性收集2018年3月至2021年5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57例非泌尿外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和细胞因子水平。根据是否发生休克,将患者分为休克组(n=26)和非休克组(n=31),比较2组的临床特征。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非泌尿外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分析各参数预测非泌尿外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价值。结果 与非休克组相比,休克组患者入院时SOFA评分及女性占比较高,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较高,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8和IL-10水平较高。调整性别后,高水平IL-8(≥48 pg/mL)为非泌尿外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独立危险因素(OR=3.579,95%CI 1.084~11.813,P=0.036),与SOFA评分联合预测非泌尿外科术后尿源性脓毒症休克的价值最高(AUC=0.818,95...  相似文献   
6.
脓毒症(Sepsis)是危重症患者常见的死亡原因。2016年国际3.0版脓毒症将其定义为由于宿主对感染的反应失调而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1]。脓毒症时全身炎症反应激活凝血系统, 形成具有免疫作用的微血管血栓。随着炎症反应和凝血激活的相互影响, 凝血紊乱严重者发展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 DIC)[2]。2014年国际血栓和止血协会(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ISTH)将DIC分为出血型、器官衰竭型、大出血型及无症状型四种类型[3], 而脓毒症中常见的是以高凝状态为主的器官衰竭型DIC[4], 且凝血紊乱早于多器官衰竭[5]。虽然多种分子标志物被报道具有诊断DIC的价值, 但尚无一种标志物可以单独诊断DIC[4]。目前国际上诊断DIC存在多个评分系统, 但是没有诊断DIC的金标准。近年来, 有两个研究团队先后发布了新的脓毒症凝血紊乱的诊断标准:脓毒症诱导凝血病(sepsis-induced coagulopathy, SI...  相似文献   
7.
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总院、紧密型医联体医院及患者3方面,分析急性胸痛患者管理现状。针对急性胸痛患者病史采集规范性、正确判断率、诊治流程等多个攻坚点拟定对策并加以筛选,形成3大方策群组予以实施:(1)建立急性胸痛规范化、同质化诊治流程;(2)基于大数据构建胸痛智慧化疾病诊断系统;(3)依托医联体增强胸痛患者早期预警意识。通过对策实施,形成了多项胸痛诊治标准流程,建立了胸痛诊断数据模型,为后续实践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oll-like-receptor4,TLR4)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与中国汉族人群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severe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SCAP)的易感性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2005年5月至2008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急诊科收治的360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nun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排除既往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正在应用免疫抑制剂、AIDS和肿瘤患者.本研究获得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根据患者的病情程度分为SCAP组和NSCAP组,每组各180例.根据患者30 d内是否存活,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存活组300例,死亡组60例.利用Hapmap中国人群数据库选择SNPs和标签SNPs(TagSNPs),利用Primer 3软件设计引物;采用DNA抽提试剂盒提取外周血DNA,PER-直接测序法进行SNPs分型.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各组之间的比较采用χ2检验.结果 TLR4基因3个TagSNPs(rs2149356,rs11536879,rs1927907)等位基因频率分布在研究样本中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TagSNPs等位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在SCAP组和非重症肺炎(non-SCAP,NSCAP)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存活组和死亡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由rs2149356和rs11536879组成的3种单倍型(GA,TA,TG)频率在SCAP组和NSCAP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死亡组和存活组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LR4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人群SCAP的易感性和预后无相关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估联合炎症和凝血标志物能否早期识别脓毒症DIC。方法本研究是一项单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 共纳入356例脓毒症患者。以脓毒症3.0版诊断标准定义脓毒症, 以国际血栓与止血学会(International Society on Thrombosis and Hemostasis, ISTH)显性DIC诊断标准定义DIC。本研究纳入的炎症标志物包括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白细胞介素-1β (interleukin-1β, IL-1β)、IL-2R、IL-6、IL-8、IL-10等, 纳入的凝血标志物包括血小板(PLT)、国际标准化比值(INR)、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Fib)等。结果在356例脓毒症患者中, 301例住院期间未发生DIC (非DIC, non-DIC), 32例在入院当天就存在DIC (overt DIC), 23例在入院后1周内发生DIC (pre-DIC)。与非DIC患者相比, pre-DIC患者PLT和Fib降低(P < 0.05), INR和D-二聚体升高(P < 0.05), 细胞因子(TNF-α、IL-1β、IL-2R、IL-8...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