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4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痰液中两次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纯培养广东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512028)邱可清,冯树星,李宏真蜡样芽胞杆菌能引起人类的胃肠炎,但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罕见,我们于1993年6月,从一例患者的痰液中连续两次(纯)培养出此菌。患者,女,24岁,农民,临床诊...  相似文献   
2.
我院是传染病医院,诊治大量乙型肝炎病人,为了更好地了解院内环境和物品HBV污染情况,我们用非放射性HBV—DNA斑点杂交法检测HBV—DNA和ELISA方法检查HBsAg,并考核消毒效果,现报告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监测韶关地区2009年度分离的淋球菌对青霉素、四环素、大观霉素、头孢曲松和环丙沙星5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分析研究淋球菌的耐药性特点,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琼脂稀释法测定菌株对5种抗生素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判断标准按世界卫生组织(WHO)西太区淋球菌耐药性监测统一标准.用纸片碘量法检测产β-内酰胺酶淋球菌(PPNG)菌株.结果 200株淋球菌中检出154株对青霉素耐药(77.0%),PPNG菌株36株(占18.0%);四环素耐药率为79.5%,其中质粒介导高度耐四环素淋球菌(TRNG)29株,占14.5%;环丙沙星耐药率为70.0%;未发现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耐药菌株.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的50%菌株抑菌浓度(MIC50)及90%菌株抑菌浓度(MIC90)均已超过耐药标准.结论 淋球菌对大观霉素和头孢曲松的敏感性较高,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对青霉素、四环素和环丙沙星耐药率较高,提示对淋病的治疗效果差.  相似文献   
4.
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痰液分离出蜡样芽胞杆菌邱可清,冯树星,李宏真(广东韶关市粤北第二人民医院512028)蜡样芽胞杆菌能引起人类的胃肠炎,但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罕见,我们于1993年6月,从一例颈部淋巴结结核患者的痰液中连续两次(纯)培养出此菌。1病例简...  相似文献   
5.
目的:深入研究肝炎患者败血症优势菌种类及其耐药性,为肝炎患者败血症治疗提供依据。方法:从48例败血症患者的血清里提取致病菌菌株52株,对52株致病菌进行研究,分析其包含的致病菌种类以及其对药物的耐受情况。结果:大肠杆菌占38.4%,克雷伯菌占17.3%,链球菌占13.5%,葡萄球菌占11.5%,气单胞菌所占9.6%。而这些优势菌对药物的耐受情况为:大肠杆菌对于几种常见杀菌类药物如:头孢挫林、头孢哌酮钠、罗氏芬、环丙氟哌酸、菲宁达的耐受性分别为22.9%、11.7%、11.1%、37.9%、28.9%。而克雷伯菌对于头孢哌酮钠、头孢挫林、罗氏芬的耐受性则分别为27.6%、32.5%、36.3%。葡萄球菌对于环丙氟哌酸、菲宁达、罗氏芬、安莫西林的耐受性分别为16.8%、47.3%、40.2%、52.4%。气单胞菌属对于罗氏芬、赛米西林的耐受性为26.8%、83.4%。结论:当查明肝炎患者败血症血清中含有大肠杆菌时,可以选用罗氏芬作为治疗药剂;而致病菌为克雷伯菌时可以将环丙氟哌酸,菲宁达作为治疗药剂;链球菌为主要致病菌时可以使用罗氏芬治疗;气单胞菌属为致病因子时可以用环丙氟哌酸作为治疗药剂。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耐药结核病人的耐药状况。方法选取近3年该院收治的结核病患者120例,其痰液标本培养结果均呈阳性。采取绝对浓度法间接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20株结核分枝杆菌,经过药敏试验表明其中44株为敏感株,76株为耐药株,总耐药率为63.3%。16例为原发性耐多药患者,其中以老年组所占比例最高。36例为获得性耐多药患者,其中以青壮年组所占比例最高。36例获得性耐药结核病患者,有24例患者在进行治疗的初期出现不规则用药的情况,占66.7%。结论建议需加强对结核病防治的健康宣传教育,并且在治疗过程中给予全程的督导和指导,对于降低耐多药结核病的发生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AC系列血液分析仪是瑞典产的阻抗法多参数血液分析仪器,至今为止,国内少见自制溶血素的临床应用报道.从1995年始,笔者自制溶血素,经广泛应用于临床,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9.
作者报道了1980年1月~1989年12月间所分离的341株志贺氏菌的菌群分布和药敏试验结果。韶关市志贺氏菌属以B群(福氏菌)为最多占0.850,为历年优势菌;其次为A群:痢疾志贺氏Ⅰ型、Ⅱ型,分别占0.038和0.050;再次为D群(宋内氏菌)占0.059;C群(鲍氏菌)最少,只在1982年分离出1株仅占0.003。药敏结果表明,本市治疗菌痢有效的抑菌药物是吡哌酸、新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次之;复方新诺明、百炎净、痢特灵较差。而菌株耐药性比较普遍。为了解粤北地区志贺氏菌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情况,经收集、整理我院1980年1月~1989年12月的住院病例粪检材料,以便为今后菌痢的防治及流行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基因芯片检测临床痰液标本中的结核分枝杆菌对异烟肼(INH)、利福平(RIF)、链霉素(SM)和乙胺丁醇(EMB)的耐药性,并评价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基因芯片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反向点杂交相结合的技术,快速完成异烟肼、利福平、链霉素和乙胺丁醇四个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基因(katG、inhA、rpoB、rpsL、embB)突变位点的检测。同时以传统药敏试验法作对照。结果:基因芯片法对结核分枝杆菌INH耐药性检测符合率、特异性分别为82.1%、100%;对RFP耐药性检测符合率、特异性分别为94.9%、100%;对SM耐药性检测符合率、特异性分别为76.5%、100%;对EMB耐药性检测符合率、特异性分别为82.6%、100%。结论:基因芯片检测结核分枝杆菌的耐药性能满足临床的快速需要,但基因芯片法检测的抗结核药数量有限,并不能完全取代常规药物敏感性试验,因此基因芯片法可作为快速筛选有效抗结核药的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