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3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8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分析放射工作者外周血象、淋巴细胞微核及染色体畸变情况,为放射工作者职业防护和健康监测提供依据。方法 对2015年、2017年和2019年连续3次接受健康检查的127名放射工作者进行淋巴细胞微核、染色体及血象分析,将其设为放射组。另外选取133名无射线接触史的医务人员设为对照组;结果 放射组中淋巴细胞微核率和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对照组,白细胞和血小板计数低于对照组,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127名放射工作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随着接触电离辐射时间的增长逐渐降低,染色体畸变率逐渐增加,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损害工龄大于20年的放射工作者染色体畸变率高于低工龄组,不同损害工龄之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核医学与介入治疗工种染色体畸变率高于其他工种,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 长时间接触低剂量电离辐射可使放射工作者白细胞总数降低和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加,应加强放射工作者防护措施以备降低电离辐射损伤程度,特别要加强核医学和介入治疗放射工作人员的职业防护。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长期接触放射线人群的健康状况,为放射性职业健康监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于2016年以辽宁省内594名接触放射工作人员(接触组)和297名半年内未接触放射线人员(对照组)为调查对象,采用现况调查方法采集调查对象人口学基本信息、放射性职业接触状况、按照《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办法》进行健康体检,采用一般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探讨长期接触低剂量放射线对人群的健康损害及影响因素。结果对照组人群白细胞计数异常检出率与眼晶状体浑浊率分别为0.015%、0.030%,放射线接触组人群白细胞计数异常检出率与晶状体浑浊率分别为0.042%、0.150%;与对照组比较,放射线接触组人群白细胞计数异常检出率及眼晶状体浑浊率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人群血红蛋白、血小板、血糖异常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工龄0~9、10~19、≥20年放射线接触者眼晶状体浑浊率分别为0.039%、0.063%和0.133%;不同工龄放射线接触者眼晶状体浑浊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事放射治疗、介入放射、放射诊断、投照、工业探伤等放射工种之间各项健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期低剂量射线暴露对人体健康具有一定影响,应加强放射线接触人群放射线防护意识,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三硝基甲苯(TNT)对作业人员肝功能的影响。方法在健康监护的基础上,对72名TNT作业人员进行肝功能、乙肝五项指标检验。结果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和γ-谷氨酰转肽酶(γ-GT)的异常率分别为22.22%和26.39%,明显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乙肝表面抗原(HBsAg)阳性率11.12%,高于对照组,表面抗体(HBsAb)阳性率22.23%,明显低于对照组,二者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从事TNT作业对肝功能有一定的损害;同时该群体是乙型肝炎病毒易感人群,建议对作业人员应进行动态健康监护,建立健康档案,疑有肝功能损害者每3个月复查肝功能一次;对这部分易感性较高的职业人群应普及乙肝疫苗接种。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职业照射对介入治疗医务人员生物学效应指标的影响。
  方法  对2017—2020年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873名介入治疗医务人员、548名隔室操作医务人员、433名放射工作岗位岗前体检人员(对照组)进行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微核率检测、血细胞计数、眼科检查,并对个人剂量进行监测。
  结果  介入治疗组人均年有效剂量高于隔室操作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治疗组无着丝粒断片、双着丝粒体、染色体总畸变检出率,明显高于隔室操作组和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介入治疗组眼晶状体异常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3)。3组大部分血细胞指标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不同工龄介入治疗组医务人员微核检出率和眼晶状体异常率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P < 0.01);其余指标均未见有此趋势(P > 0.05)。不同工龄隔室操作的放射医务人员各指标均未见有随工龄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P > 0.05)。
  结论  职业照射对介入治疗医务人员生物学效应指标有一定的影响,应加强介入治疗的辐射防护工作,减少电离辐射损伤效应。
  相似文献   
5.
外周血染色体畸变率是辐射敏感性很强的观察指标之一,其染色体培养方法和结果至关重要,为防止染色体各种畸变漏检,提高检出率,我们采用培养前加秋水仙素和收获前加秋水仙素二种方法培养、收获、制片。现将二种方法的应用比较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放射线工作者体检采用微核率分析技术时,对血样培养前放置时间进行了适当地改进,分别于采集血样后0,26,50h进行培养分析,获得较好的细胞分裂效果。即保证了放射线工作者体检质量,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为异地放射线工作者体检提供了方便。通过对血样培养前放置不同时间的分析我们认为,血样培养前放置50h之内,对微核率分析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职业健康检查结果,探讨职业照射对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及血细胞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2021年来辽宁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进行职业健康检查的沈阳市三甲医院放射工作人员161人为接触组;同期不接触放射者156人为对照组。检测血细胞计数、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及微核,对数据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接触组WBC中位数低于对照组(Z=-2.457,P<0.05),染色体畸变率及检出率、微核率及检出率高于对照组(Z=-2.991、-3.037,χ2=7.063、5.807,P<0.05);不同年份间比较,2021年染色体畸变率及检出率、微核率及检出率均高于2017年组(H=6.328、8.953,χ2=6.341、7.066,P<0.05);不同工龄间比较,工龄≥20年组WBC中位数低于工龄<10年组、染色体畸变率及检出率高于工龄<10年组(H=9.506、12.031,χ2=10.396,P<0.01),工龄10~<20年组和≥20年组微核率、检出率及年有效...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者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的影响,确保介入放射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方法 选择363名从事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未接触电离辐射的435名健康从业人员为对照组,采取微量全血培养法对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和微核进行培养、检测和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组的淋巴细胞染色体总畸变率(0.11% ±0.373%)显著高于对照组(0.02% ±0.126%),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 = 5.080, P< 0.01);无着丝粒体率(0.04% ±0.199%)和双着丝粒体率(0.06%±0.234%),也明显高于对照组(0.01% ±0.107%)、(0.00% ±0.06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 = 2.693,4.529,P 均< 0.01);微核率(0.78‰ ±0.996‰)与对照组(0.65‰ ±0.853‰)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t = 2.000,P< 0.05)。不同工龄间的染色体畸变率、无着丝粒体率和双着丝粒体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 0.05);微核率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其中工龄 ≥ 20a工龄组与其他组的微核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组与普通放射组(放射诊断、放射治疗、工业应用)相比,染色体总畸变率、双着丝粒体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1,P < 0.05),组间两两比较,介入组染色体总畸变率(0.10% ±0.299%)显著高于放射诊断(0.06% ±0.312%)、放射治疗(0.03% ±0.170%)和工业应用组(0.04% ±0.18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介入组染色体双着丝粒体率(0.06% ±0.234%)亦显著高于放射诊断(0.03% ±0.239%)、放射治疗(0.01% ±0.121%)和工业应用组(0.02% ±0.13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介入组与各组之间的染色体无着丝粒体率和微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X射线对介入放射工作人员染色体畸变率及微核率有一定的影响。长期接触低剂量的电离辐射,可以导致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和微核率显著增加,并随着工作年龄的增加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10.
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周围血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电离辐射对介入放射学工作者周围血象的影响.方法 分别对185、301和300名从事介入诊疗(介入放射组)、医用X射线医护人员(普通放射组)和健康从业人员(对照组)的周围血象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介入放射组周围血白细胞数(WBC)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WBC的异常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和普通放射组(P<0.05),2个放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介入放射组周围血血红蛋白(Hb)含量低于普通放射组和对照组(P<0.01),其Hb异常检出率高于对照组和普通放射组(P<0.05);血小板数(Plt)和异常栓出率各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介入放射组周围血象的异常检出率与工龄无明显关系.结论 电离辐射对放射学工作者的周围血象有一定的影响,进一步证实了对从事介入治疗的放射工作人员进行定期的职业健康监护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