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4篇
预防医学   15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根类饮片种植、加工、流通等全过程链微生物污染情况及与微生物污染相关的因素。方法:依据2015年版中国药典"非无菌产品"微生物检验方法,对甘草、黄芪、天冬、麦冬、丹参5种中药饮片进行需氧菌总数(TAMC)、酵母菌和霉菌总数(TYMC)、耐热菌及控制菌检查,对检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及聚类分析。结果:分别有25.7%(9/35)的样品TAMC、TYMC超过USP38限度规定。42.9%(15/35)的样品检出耐热菌。45.7%(16/35)的样品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载量超过中国药典饮片限度(10~4 MPN/g),1批甘草样品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批丹参、1批天冬及2批黄芪样品检出大肠埃希菌,1批天冬样品检出铜绿假单胞菌;黄芪、甘草TAMC、TYMC、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载量高于丹参、麦冬及天冬;黄芪耐热菌检出率最低,天冬最高。样品TAMC与TYMC、耐胆盐革兰阴性菌载量相关;聚类结果显示,黄芪、甘草大多聚于A分支,为微生物高污染型,天冬、麦冬及丹参大多聚于B分支,属微生物低污染型。结论:不同类型饮片微生物污染存在差异,应根据药材种植环境、炮制方法、水分及成分等分类制定微生物类别和限度标准。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建立顽癣净中苯甲酸和水杨酸的HPLC测定方法.方法:样品经提取后采用HPLC法测定.采用HypersilODS2色谱柱(200 mm×4.6 mm,10 μm),流动相为甲醇-0.1%磷酸溶液(55:45),检测波长为230 nm.结果:苯甲酸在0.0545~0.5450 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101.5%,RSD=1.0%;水杨酸在0.0266Φ0.2655μg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99.8%,RSD:2.5%.结论:该法简便、灵敏度高,分离效果好,能同时测定苯甲酸和水杨酸的含量,较好的控制该品种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运用流式细胞仪检测Vero-E6细胞中汉坦病毒抗原的方法,并与间接免疫荧光法(IFA)、ELISA进行比较。方法将汉坦病毒感染10d的Vero-E6细胞以A35单克隆抗体为一抗,FITC标记羊抗鼠抗体为二抗,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表达抗原的细胞,并将病毒不同感染天数及病毒不同载量感染情况下的抗原检测结果与IFA、双抗体夹心法ELISA进行比较。结果流式细胞术在感染后的第2天可检出的阳性细胞数为2.60%,其最低检出的病毒感染载量为50pfu/ml;而IFA和双抗体夹心法ELISA则分别在感染后的第3天、第2天能检出抗原,最低检出的病毒感染载量均为50pfu/ml。结论流式细胞术检测法作为一种检测细胞内汉坦病毒抗原的方法具有简便、灵敏快速,与ELISA、IFA方法比较,可更直接准确定量。  相似文献   
5.
海南省2006年麻疹流行与控制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了解海南省麻疹流行特征,评估政府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对控制麻疹疫情的作用和效果,为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法定传染病大疫情报告系统收集麻疹疫情资料,应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麻疹流行特征及控制策略的实施效果。结果海南省2006年麻疹发病763例,发病率为9.2/10万,麻疹发病率较2005年上升了2倍,为近10年最高年份,疫情波及全省95.2%的市县,发病高峰在3~4月。病例以14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5.6%,无麻疹疫苗(MV)免疫史或免疫史不详者占81.0%,流动人口病例占25.0%。省政府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后,全省在半个月内完成近200万名8月~14岁儿童的MV强化免疫接种,接种率达95%以上,麻疹发病率迅速下降至前5年平均水平以下,流行期较既往明显缩短。结论易感人群的积累和聚集是导致海南省2006年麻疹流行的主要原因,政府及时启动应急反应机制对迅速控制麻疹疫情起到了重要作用,控制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1999~2004年流行麻疹野病毒的基因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为了确定海南省流行的麻疹野病毒基因型别,从分子水平揭示麻疹的流行病学特点,为控制麻疹策略的制定提供本底资料。方法采用B95a细胞从麻疹爆发和散发病人咽拭子标本中分离麻疹病毒,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进行基因分型并测序。结果在57份疑似麻疹病例的咽拭子标本中,分离到14株麻疹病毒,经测序全部为H1基因型。结论引起海南省1999~2004年麻疹爆发和散发的病原为麻疹病毒H1基因型,尚未发现有其它基因型传入引起的麻疹病例。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从海南地区急性腹泻患者粪便中分离出4株亲水气单胞菌和1株豚鼠气单胞菌,对其做了动物毒力试验和药敏试验,表明亲水气单胞菌的毒力较强,并就本菌的致病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们对经手术病理证实或X线静脉肾盂造影、尿抗酸菌检查阳性病例的超声特点和有关临床资料加以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该病的超声诊断准确率.为临床治疗或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解海南省健康人群中流行性流脑膜炎奈瑟菌(Nm)带菌状况及抗体水平,为制定流脑防治规划和预警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海口市、儋州市和东方市,以整群抽样法采集被抽中家庭全部人员健康人群咽拭子和静脉血,进行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用间接酶联免疫法监测血清标本中脑膜炎A、C群IgG抗体,含量≥2μg/ml为阳性。结果本次抽样检测744人,脑膜炎奈瑟菌(Nm)培养阳性9人,总带菌率为1.21%,A群和c群带菌都主要集中在儋州地区。共检测676人流脑IgG抗体,其中A群抗体阳性者420人,阳性率为62.13%。C群阳性者195人,阳性率为28.85%。不同年龄组抗体水平差异有非常显著性差异,35-45岁年龄组抗体水平最高(P〈0.01);A群流脑抗体阳性率62.13%显著高于C群流脑抗体28.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群抗体各地区间无差异。结论海南省健康人群中存在流脑奈瑟菌(Nm)带菌者,人群中流脑A、C群保护性抗体较低,应加强流脑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