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4篇
临床医学   4篇
内科学   4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28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病例资料 患者,男,19岁。2004年2月19日被刀砍断左手腕46h入院。离断平面:自第一掌骨基底斜向尺骨茎突离断,创面已缝合,离断左手外形完整,创面整齐,无挫伤,污染轻。  相似文献   
2.
3.
目的报道应用中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年3月至2014年2月,对42例56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者,根据指固有动脉在远指间关节向背侧发出分支的解剖特点,采用带指固有动脉终末背侧支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皮瓣面积为1.2 cm×1.2 cm~2.2 cm×2.6 cm。结果本组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3~18个月,皮瓣质地柔软、耐磨,不臃肿、指端饱满,两点辨别觉6~12mm,供区植皮成活良好,无肌腱黏连及瘢痕挛缩。结论中节指背筋膜蒂逆行岛状皮瓣解剖恒定、操作简单,同时皮瓣外形良好、质地柔软,可恢复保护性感觉,是修复手指末节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静脉动脉化在复合组织块再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09年3月-2012年11月,对静脉复合组织块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38例。结果本组38例均成活,动脉危象发生4例,给予局部应用罂粟碱后危象均解除。12例远端伤口二期缝合后愈合良好。3个月后复诊见复合组织块色泽、外形均接近正常,效果满意。结论对静脉型复合组织块采用静脉动脉化再植是一种较好的选择。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8月-2012年12月,采用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29例,皮肤缺损面积为2.0 cm×3.0 cm~5.0 cm×8.0 cm,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行全厚皮片移植修复。结果本组29例皮瓣全部顺利成活,术后随访6~24个月,皮瓣质地柔软,外形及色泽良好,不臃肿,耐磨性好,恢复正常行走功能。供区植皮全部成活,愈合较满意。结论足内侧远端筋膜蒂岛状皮瓣血供可靠、操作简单、质地柔软、耐磨性好,是修复及前足背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局部棘间韧带阻滞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择棘间韧带损伤患者100例,用5号牙科穿刺针头行棘间韧带阻滞,所用药物为得宝松3.5mg,VitB120.5mg,2%利多卡因2~4ml,弥可保1.0g,5~7d1次,3~5次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效果不显著,改用小针疗法,手法以疏剥松解为主。结果100病例100%有效,效果显著,复发率底,副反应少。结论局部棘间韧带阻滞复合小针刀疗法治疗棘间韧带损伤是一种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测定42例贫血及14例白血病患者的血清维生素A、C、E含量,发现贫血组,白血病组维生素A,E含量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维生素C含量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对这些变化的临床产 讨论。  相似文献   
8.
掌指骨骨折为手外科常见的创伤性疾病,发生率极高,其治疗方法较多,临床骨折复位后常采用克氏针和微型钢板固定,我科自2006年1月以来,应用微型钢板螺钉治疗掌指骨骨折38例54指,术后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应用拇趾腓侧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缺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自2002年6月-2007年7月,我们采用拇趾腓侧皮瓣移植修复拇指指腹缺损14例,获得了满意的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脑电双频指数在小儿先心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脑电双频指数BIS(bispectral index)在小儿先心快通道麻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择期小儿先心病心内直视手术30例,随机分为BIS组(n=15)和对照组(n=15)。BIS组根据BIS值调节麻醉深度,术中维持BIS在40-60,手术结束前20min,BIS维持在60-70;对照组由同一麻醉医师根据临床经验判断麻醉深度并调整用药。比较两组术中血流动力学、术后拔管时间、重症监护室(ICU)停留时间、麻醉药用量及术中知晓情况。结果 BIS组术后拔管时间和ICU停留时间短于对照组,麻醉药用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间术中血流动力学和术中知晓情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小儿先心手术麻醉中,采用BIS监测可以减少术后拔管时间及ICU停留时间,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