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7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4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4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3种不同支气管动脉栓塞方法治疗大咯血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探讨3种不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观察不同的栓塞物质和栓塞方式对大咯血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 93例大咯血病例,26例行单纯明胶海绵栓塞,30例行夹心面包法栓塞,37例行四重夹心面包法栓塞。所有病例随访6~24个月。结果 3组病例近期(6个月内)有效率:单纯明胶海绵栓塞92%(24/26),夹心面包法栓塞100%(30/30),四重夹心面包法栓塞100%(37/37);远期疗效(6-24个月)单纯明胶海绵栓塞和夹心面包法栓塞均有复发病例,四重夹心面包法栓塞无复发病例。结论 四重夹心面包法支气管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简便、创伤小,且高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
同轴微导管支气管动脉四重栓塞治疗大咯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支气管动脉同轴微导管四重栓塞术治疗大咯血的临床价值,观察大咯血栓塞治疗的临床效果及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大咯血患者42例,首先行明胶海绵微粒栓塞,再行丝线栓塞,第三步注入血管硬化剂,最后行大颗粒明胶海绵栓塞,所有病例随访6个月~2年。结果:本组病例短期、中期及远期疗效有效率均为100%。结论:支气管动脉同轴微导管四重栓塞术是治疗大咯血的一种简便、创伤小、长期疗效稳定且高效的疗法。  相似文献   
3.
腹部创伤436例急诊 CT 检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004年,我们共急诊(伤后24h内)CT检查腹部创伤后脏器损伤436例。现就其CT征象与临床意义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PET)基本原理及其与MRI的融合技术及特点,并综过了目前开展的临床应用及研究。  相似文献   
5.
背景:近年来,干细胞替代治疗为神经再生提供了新的方法,但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发育不全的相关报道甚少.目的:验证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发育不全的有效性.方法:2009-10解放军第163医院收治了1例脑发育不全的患者,给予物理降温、神经营养、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高压氧治疗的同时,以L3~4腰椎间隙为穿刺点,将配置好的神经干细胞约8×107个和嗅鞘细胞约4×107个缓慢注入蛛网膜下腔,每2周1次,2次为 1 个疗程,共治疗1个疗程.从体温恢复程度、双手精细动作、运动协调性、语言等方面来评价移植治疗效果.结果与结论:与移植前比较,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1个月后患儿体温恢复正常,四肢肌力明显下降,2个月后可以独自端坐,3个月后可以扶梯行走,有简单的语言表达.提示嗅鞘细胞联合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小儿脑发育不全是有效的,能恢复其中枢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比较颅内动脉瘤弹簧圈栓塞与显微外科夹闭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经16层螺旋CTA(MS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证实颅内动脉瘤患者89例,54例行DSA下弹簧圈栓塞治疗,35例行显微外科夹闭治疗,术后用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中Barthel指数(BI)来评价两者的疗效.[结果]89例中,弹簧圈栓塞54例,外科手术夹闭35例.前循环动脉瘤59例,弹簧圈栓塞35例,外科手术夹闭24例,两者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后循环动脉瘤30例,弹簧圈栓塞17例,外科手术夹闭11例,两者疗效对比有差异(P<0.05).53例动脉瘤直径<10 mm,弹簧圈栓塞32例,外科手术夹闭21例,两者疗效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36例直径≥10 mm,弹簧圈栓塞22例,外科手术14例,疗效比较有差异(P<0.05).两组疗效从动脉瘤生长的位置、大小及病人的临床状态对比来看,弹簧圈栓塞疗效优于显微外科治疗.[结论]弹簧圈栓塞和显微外科夹闭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主要方法,从总体疗效对比分析结果来看,可优先选择血管内栓塞治疗,但临床仍应根据具体情况综合分析、权衡利弊、正确的选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鼠脑伏隔核的定位方法。方法利用脑定位图谱在前囟前1.28 mm和2.16 mm处插入穿刺针,注入亚甲蓝,取出大脑在10%甲醛中性液固定24 h,根据脑表亚甲蓝标记的部位取出该区间的脑组织,常规脱水、浸蜡、包埋、切片和HE染色。结果侧脑室底深入伏隔核,前连合被伏隔核核区包绕且染色较深,基底沟形状位置固定。结论利用侧脑室底、前连合和基底沟能够成功定位伏隔核。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支气管动脉化疗、栓塞并发症的易发因素及其预防措施。方法678例患者,肺癌灌注加栓塞化疗共584例,大咯血支气管动脉栓塞术94例,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插管造影,明确供血血管,在支气管动脉干或支气管动脉分支内超选择插管下灌注化疗或栓塞。化疗药物:5-FU、丝裂霉素、顺铂、阿霉素。栓塞物质:无水酒精、明胶海绵、丝线。结果单纯化疗组脊髓损伤0.3%。化疗加酒精栓塞组,肺动脉栓塞及脊髓损伤均为10%,肋间动脉缺血30%。明胶海绵加丝线栓塞组,脊髓损伤及肺动脉栓塞1.1%,异位栓塞及肋间动脉缺血均为3.2%。结论无水酒精支气管动脉栓塞应慎用,明胶海绵、丝线是相对安全的栓塞物质,同轴微导管超选择支气管动脉插管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多排螺旋CT对隐匿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有明确胸部外伤史,临床症状明显,但X线平片检查阴性,或多发肋骨骨折者需要明确记数的行多排螺旋CT扫描,并经AW4.3工作站后处理后,分析其表现。结果21例有隐匿性肋骨中,第1肋5例,第2肋4例,腋段骨折7例,后肋近胸椎处2例,前肋近胸骨处2例,膈下1例。结论多排螺旋CT是诊断隐匿性肋骨骨折的理想的影像手段,结合VR、MPR及轴位薄层图象,为临床提供有价值的诊断和解剖信息。  相似文献   
10.
[目的]用16层螺旋CT揭示成人肝后下腔静脉前间隙的肝静脉(HV)、右下肝静脉(IRHV)与下腔静脉(IVC)之间的立体解剖关系.[方法]对160例上腹部受检者行16层螺旋CT各向同性扫描,然后进行MPR和VR成像,并进行MPR多方向调整,使HV、IVC、IRHV显示于冠状、矢状和横轴位图像上.根据HV汇入IVC的方式进行分型,分别测量肝右静脉(RHV)、肝中静脉(MHV)或与之共干的夹角,观察IRHV的出现几率,并测量RHV与IRHV的距离.[结果]在160例受检查者肝中、左支共干或合干型146例(91.3%),而3支肝静脉单独汇入IVC 14例(8.7%).RHV与MHV或与之共干的夹角为(52±17)°.33例出现IRHV,出现几率为20.6%.[结论]利用多层螺旋CT多方向调整的冠状面 MPR图像,可直观清晰显示肝静脉,对指导手术有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