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5篇
神经病学   1篇
外科学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0篇
  2019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3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甲状腺桥本病诊断与治疗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甲状腺桥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院1975-1995年,收治甲状腺桥本病58例,10例药物治疗,口服甲状腺素片和强地松,48例手术加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而且早期发现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结论 本病手术治疗非绝对禁忌,手术治疗效果满意,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 总结窦镰旁脑膜瘤的手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显微手术治疗的36例窦镰旁脑膜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Simpson分级:Ⅰ级23例,Ⅱ级9例,Ⅲ级2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3~12个月,临床症状明显改善,MRI复查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窦镰旁脑膜瘤手术治疗力争全切,完善术前影像学检查、设计好手术入路、术中处理好矢状窦及重要回流静脉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RNA聚合酶Ⅰ抑制剂CX-5461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增殖、侵袭与凋亡的作用机制。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鼻咽癌与癌旁组织NF-κb的表达。Western blot检测相关效应蛋白在蛋白质水平的表达。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CNE-1细胞系的增殖情况。Transwell法比较药物处理后CNE-1细胞系的侵袭能力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浓度药物处理后鼻咽癌细胞系CNE-1细胞周期和凋亡的变化。结果 鼻咽癌组织中磷酸化NF-κb表达较癌旁组织明显增高(P<0.01)。NF-κb总蛋白在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但磷酸化水平在药物处理后明显降低(P<0.01)。Bax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Bcl-2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1)。药物处理后,发现CNE-1 细胞系的增殖、侵袭能力较对照组明显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细胞凋亡较对照组明显增多(P<0.01),药物处理组较对照组细胞周期明显阻滞在G2期(P<0.01)。结论 RNA聚合酶Ⅰ抑制剂CX-5461能够通过调控 NF-κb磷酸化促进鼻咽癌CNE-1细胞系凋亡及周期阻滞,抑制其增殖与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4.
背景与目的:国外已有同期放,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成功经验。本研究观察术后三维适形放疗加替莫唑胺同步和辅助化疗治疗高级别脑胶质瘤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03年1月至2006年12月收治的21例高级别脑胶质瘤部分切除术后患者,行三维适形放疗[2.0Gy/(次·d),5d/周,总剂量60~70Gy],替莫唑胺同步化疗6~7周+辅助化疗3~6疗程。结果:本组21例患者有效率为81.0%。6个月无疾病进展生存率为76.2%(16121),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52.4%(11/21),1年生存率为71.4%(15/21);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良好,常见的不良反应为头痛、恶心、呕吐和乏力。结论:高级别脑胶质瘤术后三维适形放疗联合替莫唑胺化疗近期疗效良好。且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好,是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甲状腺桥本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本院 1975~ 1995年 ,收治甲状腺桥本病 5 8例 ,10例药物治疗 ,口服甲状腺素片和强地松 ,48例手术加甲状腺素替代治疗。结果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而且早期发现合并甲状腺癌患者。结论 本病手术治疗非绝对禁忌 ,手术治疗效果满意 ,避免误诊及漏诊。  相似文献   
6.
异环磷酰胺治疗头颈部软组织肉瘤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朱又华  孙学华  邓万凯 《癌症》2001,20(4):435-435
从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共有12例头颈部软组织肉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了以异环磷酰胺为主的联合化疗,现将应用此化疗方案治疗头颈部软组织肉瘤的疗效、毒性与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胸乳晕径路甲状腺癌手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4月—2015年8月46例内镜下胸乳晕径路甲状腺癌手术病例,对患者一般资料、手术方式及技巧、手术时间、出血量、引流时间、引流量和术后并发症等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4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内镜下手术,其中选择腺叶及峡部切除术9例,一侧腺叶及峡部切除+对侧部分或大部切除术28例,全甲状腺切除术9例;中央区淋巴结清除术21例;结节平均最大直径为(1.63±0.75)cm;手术平均时间为(108.15±32.60)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34.46±18.42)ml;术后平均引流总量为(157.41±103.45)ml;术后平均引流时间为(3.52±0.94)天;术后3例出现一过性声嘶;术中皮肤烫伤和术后感染各1例;术后病理标本见甲状旁腺者9例,无永久性低钙抽搐病例;术后病理见中央区淋巴结转移8例;术中快速病理未能明确诊断4例,其中1例行开放二次手术;随访0~48月,期间未见肿瘤复发和转移病例。结论 内镜下胸乳晕径路甲状腺癌手术是可选择的手术方式,美容和近期效果满意,但病例选择和术中操作需谨慎。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Smac 和Ki67 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并探讨Smac 表达与Ki67 的关系及其临床意 义。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87 例甲状腺癌组织中Smac 和Ki67 的表达,分析Smac 表达与临 床病理因素和Ki67 的关系。结果 Smac 在甲状腺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为71. 3 %(62/ 87) ,在所有的 腺瘤旁组织中均见表达(20/ 20) ; Ki67 增殖指数为42. 74 ±14. 52 。Smac 在男性、年龄≥45 岁、髓样癌和 未分化癌、原发病灶超出包膜、以及Ⅱ、Ⅲ、Ⅳ期甲状腺癌患者中的表达明显降低( P < 0. 05) 。Smac 阳性 表达患者的Ki67 增殖指数较Smac 阴性表达者低[ (40. 70 ±14. 68) vs (47. 78 ±13. 06) , P < 0. 05 ] 。结 论 Smac 和Ki67 在甲状腺癌中的表达发生改变具有相关性,提示其可能在甲状腺癌的发生发展中发 挥重要作用且两者可能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头颈部腺样囊性癌的临床病理及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1999年1月至2007年12月治疗的头颈部腺样囊性癌患者58例,通过对其临床病理资料的收集和预后随访,分析影响腺样囊性癌预后的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发现,组织病理类型、嗜神经侵袭、血管侵袭、肿瘤复发、肿瘤远处转移以及TNM分期与腺样囊性癌的预后有关(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TNM分期、组织病理类型筛孔型以及嗜神经侵袭是腺样囊性癌的独立预后因子(P<0.05).结论 组织病理类型、TNM分期、嗜神经侵袭、血管侵袭、肿瘤复发以及肿瘤远处转移是腺样囊性癌重要的预后因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pproach the prognostic factors of head and neck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Methods Fifty-eight head and neck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s were treated from January 1999 to December 2007.The demographic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data were obtained from a retrospective chart review.The follow-up and survival analysis were carried out to analyze the significant prognostic factors.Results Using the univariate analysis,the variables,such as histologic type,perineural invasion,vascular invasion,recurrence,metastasis and TNM stage were found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a worse prognosis (P <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histologic type,perineural invasion and TNM stage had an independent prognostic effect on survival (P < 0.05 ).Conclusion The variables including histologic type,TNM stage,perineural and vascular invasion,recurrence and metastasis are important prognostic factors for head and neck adenoid cystic carcinoma.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替莫唑胺联合放疗和单纯放疗对恶性胶质瘤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002~2003年收治的38例术后病理证实为恶性胶质瘤的病人,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22例)在放疗的同时采用替莫唑胺化疗,随后进行6个周期的化疗;对照组(16例)仅行放疗。长期随访,观察病人的无进展生存时间和总的生存时间以及药物的安全性。结果实验组的平均无进展生存时间为(10.97±6.14)月,对照组为(6.20±3.68)个月(P<0.05)。实验组总的生存时间为(14.89±10.08)个月,对照组为(8.26±4.80)个月(P<0.05)。常见的副作用为恶心、呕吐和乏力等,仅有两个病人表现为白细胞减少,经过对症处理和药物减量后病情好转。结论替莫唑胺和放疗联合治疗胶质瘤的效果要好于单纯放疗,病人可以较好的耐受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