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神经病学   3篇
特种医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颅脑外伤患者术后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脑梗死,若出现大面积脑梗死,则预后不佳。本院于2003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普洛迪治疗脑外伤术后患者35例,观察其预防脑梗死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慢性硬膜下血肿(chronic subdural hematoma)多见于50岁以上老年人,可发生于一侧或双侧,大多数病人有外伤史,临床卜有慢性颅内压增高症状,其出血来源和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1].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疗效.方法:将62例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上加用丹参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观察治疗前后2组临床疗效、血液流变学的影响,并进行2组间比较.结果: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组能降低致残率,改善血液流变学,提高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治愈率.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神经外科接受并行治疗的意识障碍患者施行集束化呼吸管理的效果展开调研评估。方法:在系统掌握病况条件下,以2015年5月-2016年5月入本院接受过神经外科手术、颅脑受损意识出现障碍的患者65例为调研对象,按照呼吸管理方法的差异性,将其划分作对比组32例、实验组33例。实验组以高流量供氧法开展温湿化系统氧疗,对比组以普通氧气面罩或经鼻导管方法开展氧疗。评比两种氧疗法的呼吸管理实施成效,并探究两组病例病情归转疗效。结果:实验组33例住ICU病房总时间是(4.5±2.93)d;对比组32例住ICU病房总时间是(6.4±3.71)d。实验组病例住ICU病房总时间少于对比组(P<0.05)。实验组病例在插通气管、气管切开、肺部受感染、ICU病死等多方面的疗效情况优越于对比组,组间比对差异性显著(P<0.05)。实验组患者的气道痰液排出情况较好,气道内部痰液比较稀薄。对比组存活病例有14例上呼吸气道的黏膜组织受损渗血,呼吸管理成效较差。结论:在神经外科开颅手术或其他类型外科术治疗后的呼吸医护操作中开展集束化呼吸管理,能规避呼吸衰竭方面的高危致病因素,使气道痰液得以有效排出,值得作进一步普及运用。  相似文献   
5.
外伤、肿瘤切除、感染等原因所致的头皮缺损,是临床常见问题.缺损较大处理比较困难,传统方法颅骨钻孔培养肉芽植皮,皮下软组织扩张术治疗时间长,增加病人痛苦,效果并不满意,采用保留基底枕动脉血供二次皮瓣转移修复头皮缺损方法治疗1例巨大头皮缺损,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宫中所谓侍寝,就是伺候帝王睡觉。这是嫔妃获得帝王宠幸的必由之途。因为嫔妃太多,帝王为了决定侍寝人选,嫔妃为了邀得宠幸,就发生了许多令人匪夷所思的事。骰子是一种赌具,在唐开元年间,曾被宫中称作媒人。原来,皇帝不耐烦为择妃侍寝而费神,就让嫔妃们掷骰子来定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微创引流加尿激酶血肿腔注射对慢性硬膜下血肿治疗效果.方法 2003年1月至12月共有118例患者接受了微创血肿穿刺手术,其中,52例手术后仅保持引流,2007年开始66例手术后接受了1~3次不等的血肿腔尿激酶注射.结果 66例接受了血肿腔尿激酶注射者,血肿引流干净的平均时间为4.1 d,均无复发;而没有接受尿激酶注射的患者有5例复发,血肿引流干净的平均时间为5.4 d,两者经统计学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硬膜下血肿应首选微创穿刺引流手术,随后在CT监测下向血肿腔注射尿激酶,可以尽可能地清除残留的血块,缩短手术后引流时间,最大程度减少血肿复发.  相似文献   
8.
我科自2004年1月至2007年5月,应用脑室外弓流结合尿激酶灌注溶解治疗脑室内血肿并脑积水患者获得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头皮下埋藏自体骨瓣早期颅骨成形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26例头皮下埋藏自体骨瓣牵引复位早期颅骨成形术。开颅时形成游离骨瓣和骨折骨瓣整复后埋藏于骨窗旁头皮下。术后2周内行骨瓣复位。复位后3~6个月X线随访,骨瓣复位良好。该法操作简中,创伤小,并发症少。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资料 本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1~78岁,平均31.5岁。脑外伤23例,其中硬膜外血肿15例,硬膜下血肿6例,严重脑挫裂2例(1例为双额叶脑挫裂伤)。高血压脑出血2例,1例为左基底节区出血,1例为左枕叶出血。肿  相似文献   
10.
微创手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微创引流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尿激酶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效果。方法:对324例慢性硬脑膜下血肿患者根据头颅CT扫描结果,采用局部麻醉下微创血肿腔置入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引流,并分次血肿腔注入尿激酶溶解血肿液引流的方法治疗。并对治愈出院患者进行随访,总结治疗效果。结果:278例患者获得随访,平均随访3个月,全组患者均取得较满意治疗效果,与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为9.57%(31/324),包括急性颅内血肿2例,颅内感染1例,非张力性气颅14例,硬膜下积液7例,低颅压5例。结论:采用微创引流手术(使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穿刺粉碎针及尿激酶技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能取得较钻孔引流术单纯微创冲洗引流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