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8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MRI动态对比增强(dynamic contrast-enhanced,DCE)对孤立性肺结节(solitary pulmonary nodule,SPN)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收集MRI检查确诊为SPN的患者60例,并经手术、针刺活检、综合影像或临床治疗随访后证实,其中恶性患者33例,良性患者27例。根据Schaefer分型标准观察曲线类型,并计算曲线最大斜率(steepest slope,SS)和廓清率(washout ratio,WR),观察结节形态特征。结果良性、恶性SPN曲线类型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01);B型曲线在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之间有重叠,SS在二者间差异有显著性(t=3.20,P=0.004);以SS=2.5%/s作为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鉴别标准,与病理结果对照,诊断敏感性为76%(13/17),特异性为50%(6/12),诊断准确率为66%(19/29);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的浅分叶征、空泡征及胸膜牵拉征差异有显著性(P=0.03;P<0.001;P=0.002),再结合形态学特征,诊断敏感性为88%(15/17),特异性为83%(10/12),诊断准确率为86%(25/29)。结论 MRI动态对比增强曲线类型能反映良性、恶性SPN的血流动力学情况,B型曲线在富血供良性、恶性结节之间有重叠,结合动态增强参数及形态学特征有助于进一步提高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2.
十二指肠降部螺旋CT表现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目的 探讨十二指腑降部螺旋CT表现在壶腹周围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螺旋CT诊断后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壶腹周围癌54例患者的临床和CT影像资料。结果 54例中,胆总管癌21例,十二指肠乳共癌20例,主胰管癌13例,CT见十二指肠降部有相交双环表现15例(27.8%),内切实心圆表现18例(33.3%),同心双环表现5例(9.3%)。结论 十二指腑降部螺旋CT表现在壶腹周围癌诊斩中具有较高的定位解剖学诊断价值。能为早期壶腹周围癌的影像诊断和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钆塞酸增强MRI在小肝癌和肝内疾病诊断中的临床意义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于本院MRI扫描发现肝内存在小病灶(直径3 cm的57例患者,对比剂采用钆塞酸。对比分析肝内小病灶在注射对比剂前后的信号强度(SI)变化情况。并对肝胆期肝内小病灶信号强度变化及肝胆期信号变化斜率K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57例患者中,病灶直径1.5 cm共27例、1.5~3.0 cm共30例。肝内小病灶在钆塞酸增强后小血管瘤易与其他疾病鉴别,小肝癌易与小转移瘤相混淆。肝胆期信号强度变化的斜率K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肝癌斜率K-1、而小转移瘤的斜率K-1。结论注射钆塞酸后有利于提高病灶的检出率和诊断率,肝胆期信号强度变化的斜率更有助于提高小肝癌的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 ADC)值在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效果评价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初次接受治疗的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58例,根据化疗第2周期肿瘤对化疗的反应分为有效组32例和无效组26例.于化疗前1周和化疗第1周期、第2周期分别行MRI常规平扫及DWI检查,比较两组病灶的ADC值和最大径,分析1周期后ADC值变化率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结果 有效组第1周期ADC值增长率高于无效组;两组ADC值于化疗后明显升高,肿瘤最大径明显降低;有效组化疗第1周期后ADC值增长率ROC曲线下面积为0.784.以ADC值升高8.5%作为诊断分界点,敏感性87.5%,特异性为83.3%.结论 通过化疗后病灶ADC值升高的幅度能够早于肿块长径的变化预评估非小细胞肺癌的化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1故障现象 (1)开机后C臂不能动,AC CON-SOLE提示"Frontle stand not ready foruse." (2)手闸脚闸无法正常曝光。 (3)GEO TSO无法正常工作,按下无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迂曲病人的临床特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采取回顾性方法对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华北油田总医院行冠状动脉CT检查的93例冠状动脉迂曲患者资料(迂曲组)和选取2012年9月-12月连续检查的无冠状动脉迂曲的患者80例患者的资料(非迂曲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迂曲组中女性明显的高于非迂曲组(P〈0.05);两组年龄、糖尿病、高血脂和心电图异常的人数以及体重指数、冠脉Gensini评分等指标比较无明显的差异(P〉0.05);两组中女性、高血压以及吸烟人数的比较具有明显的差异(P〈0.05)。冠脉狭窄积分、体重指数均与冠脉迂曲支数无直接的关系(r=0.113,r=0.231,P〉0.05)。结论冠状动脉硬化患者发生迂曲与年龄、高血压均以及吸烟等有着密切的关系,临床中应引起注意,从而合理的为该病进行诊断。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对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临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1年9月至2012年9月收治的60例疑似冠心脏病患者采用64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并与常规的冠状动脉造影诊断的结果进行比较,观察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特异性及诊断正确率等。结果 64层螺旋CT诊断轻度、中度以及重度冠状动脉狭窄的敏感度分别为68.6%、81.0%和90.9%;诊断的特异性分别为99.0%、99.3%和98.0%,诊断正确率分别为94.5%、97.1%和96.2%。诊断一致性较好,Kappa=0.453。结论采取64层螺旋CT诊断不同程度的冠状动脉狭窄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诊断正确率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64排VCT对胰腺和腹腔脂肪含量相关参数的测量和分析,探讨腹型肥胖与胰腺脂肪蓄积之间的关系。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81例健康成年人64排VCT扫描并测量的相关参数。首先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将其分为正常、超重、肥胖3组,对3组间胰腺密度和胰腺体积进行对比分析;其次对胰腺密度与其它相关参数间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正常组胰腺密度明显高于超重组和肥胖组,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超重组和肥胖组组间差别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81例健康成年人胰腺平均密度为(42.41±6.91) HU,与年龄、腹腔脂肪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01),但与胰腺体积、皮下脂肪含量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随着腹腔脂肪含量的增加,胰腺体积变化不明显,而密度相应减低,从而提示胰腺脂肪浸润程度增加与腹型肥胖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64排螺旋CT脉图像质量除受扫描技术、图像后处理等技术因素影现在已经广泛应用于冠状动脉病变的显示和冠心病的响外,检查前、检查中及检查后的护理工作也对图像质诊断,显示优质的冠状动脉图像是正确诊断的前提,冠量有着重要影响[1],  相似文献   
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