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1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4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选取2010年9月~2011年9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76例,随机将所有患儿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进行治疗,静脉滴注纳洛酮(0.05mg/kg的纳洛酮与30~40ml浓度为10%的葡萄糖注射液充分融合)qd,滴速为6~8滴/min。研究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参麦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结果治疗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32%,研究组的总有效率为94.74%,经比较,研究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采用参麦注射液与纳洛酮联合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具有良好的协同作用,能有效促进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以及呼吸、循环系统的改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沐舒坦具有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合成和分泌的作用。近年来已有较多学者将其用于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该研究旨在比较静脉和雾化两种不同途径使用沐舒坦预防早产儿RDS的疗效。方法:将我院产科出生的早产儿(胎龄28~37周)随机分为静脉给药组、雾化吸入组两个用药组及未用沐舒坦的对照组,静脉给药组于出生后立即从脐静脉注射沐舒坦15mg/kg,随后静脉点滴每日30mg/kg,分2次给药;雾化给药组给予氧气驱动雾化吸入沐舒坦每日30mg/kg,分2次给药,均用药2d;对照组不使用沐舒坦。比较3组RDS的发生率、并发症及住院6h血气分析结果。结果:①静脉给药组RDS的发生率为7.5%,雾化给药组为5.0%,对照组为24.4%,两用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两用药组住院6h的血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用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③两用药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用药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结论:新生儿早期使用沐舒坦预防RDS,具有一定疗效,无论是经静脉还是雾化给药,均能获得相同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陈晓玲  连金媚  胡琴 《中国当代医药》2014,(16):115-116,121
目的探讨分析小组健康教育在哮喘患儿及家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0年11月~2013年9月收治的60例哮喘患儿及家属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小组健康教育方法,比较两组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患儿住院时间及半年复发次数。结果观察组患儿家属的哮喘诱发因素、发作先兆症状、心理健康教育及哮喘发作处理知晓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半年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组健康教育应用于哮喘患儿及家属,可提高患儿家属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缩短患儿住院时间,减少患儿哮喘复发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患儿93例,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匹多莫德,对照组46例,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2周后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和免疫功能各指标。结果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为28(59.6%)例,良为14(29.8%)例,差为5(10.6%)例,对照组临床疗效优为20(43.5%)例,良为15(32.6%)例,差为11(23.9%)例,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CD4+平均增加(10.7±2.1)%,IgE平均减少(131.5±17.2)ng/L,对照组CD4+平均增加(2.3±0.5)%,IgE平均减少(82.3±7.9)ng/L,两组患儿免疫功能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均未有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匹多莫德治疗小儿反复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好,同时改善患儿免疫功能,毒副作用少,值得在临床上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健康教育与规范治疗对哮喘儿童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本院110例哮喘儿童进行为期半年的门诊治疗,按是否接受规范治疗及教育管理分为2组,接受规范治疗及教育管理者为规范治疗组(60例),未拟行规范治疗及教育管理者为对照组(50例).规范治疗组加强教育管理,严格按照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方案制定相应的治疗措施进行分级治疗,并定期随访;对照组治疗方法同规范治疗组,家长未进行哮喘教育管理培训,仅采取不定期随访及监管.对两组治疗前后临床效果及肺功能进行比较;并采用哮喘儿童生命质量量表调查问卷(PAQ LQ)及治疗依从性积分法对治疗前后患儿进行评估.结果 半年后随访,规范治疗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肺功能测定呼气最高流速(PEF)和第1秒时间肺活量(FEV1)规范治疗组较对照组亦明显增高(P<0.01).规范治疗组半年后PAQLQ评分,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1);两组相比各维度得分及总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P<0.05).规范治疗组治疗依从性积分[(12.4±2.1)分]高于对照组[(8.1±2.3)分](t=2.5,P <0.01).结论 健康教育与规范治疗能有效控制哮喘,治疗依从性好,复发率低,并能改善哮喘患儿的生命质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孟鲁司特钠辅治儿童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80例儿童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按哮喘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急性期用药情况及肺功能等方面的变化.结果 治疗12周后,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达95.55%,优于对照组的80%,差异有显著性(P<0.05);在减少吸人表面皮质激素的用量和急性期用药等方面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嗜酸性细胞计数及肺功能测定方面有极显著差异(P<0.01).结论 孟鲁司特钠可作为儿童支气管哮喘GINA方案的重要辅助治疗措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观察早产低出生体重儿住院期间早期微量胃肠营养支持,了解其对生长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1日—2013年6月30日收住符合条件的早产儿,分为治疗组(早期微量胃肠营养)54例和对照组(非早期微量胃肠营养)49例,治疗组患儿出生后4~6 h,如生命体征稳定且无胃肠喂养禁忌证,开始0.1~4ml·kg-1·d-1缓慢加奶,对吸吮能力欠佳者,经口胃管喂养。对照组生后仅给予静脉营养,待患儿出现吸吮反射后则给予早产儿配方奶粉,每次5~10 ml,每天每次增加奶量2.5~5 ml/kg。观察两组间生长速率及喂养不耐受情况。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组生后1~4周每周的平均体重生长速率分别为:(-2.12±5.23)、(11.84±3.76)、(15.93±4.15)、(21.34±4.21)g·kg-1·d-1。对照组生后1~4周每周的平均体重生长速率分别为(-3.6±5.23)、(9.43±4.27)、(14.23±3.64)、(18.14±4.49)g·kg-1·d-1,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微量胃肠营养对早产儿生长速率影响显著,且减少出现喂养不耐受,应积极开展早产儿微量喂养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儿童植物神经性癫痫的临床特点及脑电图改变。方法对疑似植物神经性癫痫的患儿行多次脑电图检测,确诊病人给予药物治疗并随访观察。结果本组病例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以腹痛、头痛型多见,临床误诊率高达45%,多次脑电图检查可确诊,发作24小时内检查阳性率78.57%,24小时后检查阳性率40.62%,差异有显著性(P〈0.05),异常脑电图表现形式以阵发性高波幅慢节律、散发性尖波或棘波、阵发性高波幅尖波或尖慢波、棘波或棘慢波为多见;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其显效率达73.33%,临床控制发作先于脑电图的恢复。结论儿童植物神经性癫痫临床极易误诊;及时、反复脑电图检查可以提高本病的诊断率。规律、长效服药治愈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药物防治儿童过敏性哮喘发作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9年1月—2011年1月将80例轻中度过敏性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5例与对照组35例,两组患儿按全球哮喘防治方案进行分级基本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对照组加用氯雷他定片,12周后比较两组疗效、复发情况、EOS、FEV1与PEF的变化。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5.56%,对照组为80.0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哮喘缓解时间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EOS、FEV1、PEF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孟鲁司特钠咀嚼片可作为过敏性哮喘患儿全球哮喘防治方案重要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